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01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属于弹簧顶针连接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端开口的套筒、于套筒内同轴滑动的探针及驱动探针朝向套筒的开口移动的弹簧,所述探针连接有保持其与套筒内壁导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探针滑移连接的若干连接头及驱动连接头与套筒内壁抵接的弹性件,所述探针外壁周向开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插置于连接槽内滑动,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均与套筒内壁抵接。利用弹性件对连接头施加远离探针轴线的弹力,使连接头与套筒内壁保持抵接,此时在顶针受到震动时探针仍可与套筒保持导通,从而使顶针的使用保持稳定。

An anti-interferenc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弹簧顶针连接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弹簧顶针是应用于通讯基站或终端、汽车、医疗、无人机、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精密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无论是信号或电流都可以通过该弹簧顶针传输。中国专利CN206490209U公开的一种绝缘弹簧式探针连接器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金属套筒、探针和设置于金属套筒内部连接探针的绝缘弹性件。探针在加工的时候的尺寸无法保持与金属套筒内壁的尺寸相同,顶针子啊受到震动时探针会发生移动,此时探针的外壁与金属套筒内壁之间会出现间隙,导致探针无法与金属套筒导通,影响顶针的使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在顶针受到震动而使探针发生移动时,探针仍可保持与套筒内壁的导通,使顶针的正常使用不会受到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包括一端开口的套筒、于套筒内同轴滑动的探针及驱动探针朝向套筒的开口移动的弹簧,所述探针连接有保持其与套筒内壁导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探针滑移连接的若干连接头及驱动连接头与套筒内壁抵接的弹性件,所述探针外壁周向开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插置于连接槽内滑动,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均与套筒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对连接筒施加远离探针轴线的弹力,使连接头保持与套筒内壁抵接,此时在顶针受到震动而使探针移动时,探针仍能保持与套筒的导通,使顶针的正常使用不易受到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块,所述弹性件分别置于连接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槽靠近探针轴线的端面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头插入连接槽的端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为绝缘材质,通过探针的电流不会对弹性件产生影响,使弹性件的使用过程保持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远离探针的端面皆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套筒内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接块连接头与套筒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连接头与套筒内壁之间的压强,从而在连接头发生沿套筒直径方向移动时套筒内壁不易产生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块上下两端面远离探针轴线的边沿均开设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朝向探针轴线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块沿探针的轴线移动时,抵接块上下两端面的棱边不会直接与套筒内壁抵接,从而使套筒内壁不易产生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倾斜于连接头侧壁设置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与连接槽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电片将连接头与连接槽内壁导通,此时在顶针使用时不易出现连接头未与探针连接的情况,使顶针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片远离连接头的一端朝向连接头方向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在连接槽内滑动时,导电片远离连接头的端面棱边处不会直接与连接槽内壁接触,从而使连接槽内壁不易产生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片分别设置于连接头平行于探针轴线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电片使连接头保持与连接槽内壁的导通,使顶针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路的情况,使顶针的使用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连接有导电片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导电片置于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容纳槽对导电片进行容纳,使导电片不会完全贴合于连接头表面而使导电片的形变幅度过大,在连接头侧壁与连接槽草侧壁脱离连接时导电片可恢复原状,使导电片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弹性件对连接头施加远离探针轴线的弹力,使连接头与套筒内壁保持抵接,此时在顶针受到震动时探针仍可与套筒保持导通,从而使顶针的使用保持稳定;2、利用导电片使连接头与探针保持导通,从而在探头沿其轴线方向产生移动时连接头保持与探针的导通,使顶针在使用时不易出现断路的情况,从而使顶针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套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示意图。附图说明:1、套筒;11、限位环;2、弹簧;3、探针;31、定位块;311、连接槽;5、连接机构;51、连接头;511、容纳槽;52、弹性件;53、抵接块;531、楔形面;54、导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呈一端开口的套筒1、与套筒1内同轴滑动的探针3及驱动探针3朝向套筒1的开口移动的弹簧2,弹簧2置于套筒1内腔,弹簧2的一端与套筒1内腔底面抵接,弹簧2的另一端与探针3插入套筒1的端面抵接。如图2所示,套筒1的开口处的端面压凹有限位环11,限位环11的内径小于套筒1的内径,探针3插入套筒1的端面同轴一体成型有定位块31,定位块31靠近探针3的端面与限位环11朝向套筒1内壁的端面抵接,且探针3远离定位块31的一端伸出套筒1。如图3所示,定位块31连接有使其与套筒1内壁导通的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包括与探针3滑移连接的三块连接头51及驱动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抵接的弹性件52。定位环侧壁周向开设有三个截面呈矩形的连接槽311,连接头51的一端插置于连接槽311内滑动,连接头51的另一端与套筒1内壁抵接。利用弹性件52对连接筒施加远离探针3轴线的弹力,使连接头51保持与套筒1内壁抵接,此时在顶针受到震动而使探针3移动时,探针3仍能保持与套筒1的导通,使顶针的正常使用不易受到影响。如图3所示,为了使弹性件52的使用保持稳定,弹性件52为橡胶块,其分别设置于连接槽311内,弹性件52的一端与连接槽311靠近探针3轴线的端面抵接,弹性件52的另一端与连接头51靠近探针3轴线的端面抵接。此时弹性件52为绝缘材质,通过探针3的电流不会对弹性件52产生影响,使弹性件52的使用过程保持稳定。如图3所示,由于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小,此时在使用时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之间的压强较大,在连接头51沿套筒1的轴线移动时易导致套筒1内壁产生损坏。因此连接头51远离探针3轴线的端面一体成型有抵接块53,抵接块53远离连接头51的端面与套筒1内壁贴合。利用抵接块53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之间的压强,从而在连接头51发生沿套筒1直径方向移动时套筒1内壁不易产生磨损。如图3所示,由于在连接头51沿套筒1的轴线移动时,抵接块53的上下两端面远离探针3轴线的棱边会直接与套筒1内壁接触,此处与套筒1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导致压强较大,仍易使套筒1内壁产生磨损。因此抵接块53上下两端面远离探针3轴线的边沿处均开设有圆弧形的楔形面531,同一抵接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套筒(1)、于套筒(1)内同轴滑动的探针(3)及驱动探针(3)朝向套筒(1)的开口移动的弹簧(2),所述探针(3)连接有保持其与套筒(1)内壁导通的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与探针(3)滑移连接的若干连接头(51)及驱动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抵接的弹性件(52),所述探针(3)外壁周向开设有若干连接槽(311),所述连接头(51)的一端插置于连接槽(311)内滑动,所述连接头(51)的另一端均与套筒(1)内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套筒(1)、于套筒(1)内同轴滑动的探针(3)及驱动探针(3)朝向套筒(1)的开口移动的弹簧(2),所述探针(3)连接有保持其与套筒(1)内壁导通的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与探针(3)滑移连接的若干连接头(51)及驱动连接头(51)与套筒(1)内壁抵接的弹性件(52),所述探针(3)外壁周向开设有若干连接槽(311),所述连接头(51)的一端插置于连接槽(311)内滑动,所述连接头(51)的另一端均与套筒(1)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2)为橡胶块,所述弹性件(52)分别置于连接槽(311)内,所述弹性件(52)的一端与连接槽(311)靠近探针(3)轴线的端面抵接,所述弹性件(52)的另一端与连接头(51)插入连接槽(311)的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51)远离探针(3)的端面皆固定连接有抵接块(53),所述抵接块(53)与套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默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