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11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插头,属于插头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片相互抵接且呈U字形的壳体、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转子、与转子连接的若干端子及设置于两个壳体之间的若干导电片,所述转子置于U型槽口内转动,所述端子设置于转子垂直于转动轴线的侧壁,所述导电片设置于U型槽口相互远离的侧壁且其穿过壳体远离转子的一端,所述导电片分别与端子抵接且导通。在将插头与插座进行连接时,转动端子从而使壳体连接的导线不会受到压迫,从而使导线不易发生损坏。

A rotary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插头
本技术属于插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转插头。
技术介绍
电源插头是用于将用电器与带电的插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在使用时直接将电源插头插接在通电的插座上,就可实现用电器的通电。在将电源插头插在电源插座上,且电源插座的上端存在障碍物时,障碍物会对电源插头连接的导线产生挤压而使导线变形,此时会影响导线的使用寿命,易导致电源插头损坏,同时也会对插头插于插座上的过程造成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插头,在将插头与插座连接时可调节插头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使插头连接的导线不易受到压迫,使导线不易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插头,包括两片相互抵接且呈U字形的壳体、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转子、与转子连接的若干端子及设置于两个壳体之间的若干导电片,所述转子置于U型槽口内转动,所述端子设置于转子垂直于转动轴线的侧壁,所述导电片设置于U型槽口相互远离的侧壁且其穿过壳体远离转子的一端,所述导电片分别与端子抵接且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插头的端子插入插座内时,可将转子转动从而使壳体与端子垂直,此时导电片连接的导线不易受到压迫而产生损坏,同时减少插头插于插座上的过程所需要的空间,使插头的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垂直于其转动轴线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将转子朝向U型槽口的端面贯穿,所述安装槽远离导电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端子垂直于转子转动轴线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端子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定位杆插置于定位孔内且定位杆外壁与定位孔内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槽对端子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利用定位杆使端子不会产生朝向U型槽口底部移动,从而使端子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不易产生与转子的相对滑动,使插头的使用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侧壁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平行于转子伸出端子的端面,所述抵接面与定位孔内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接面增大了定位杆与定位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两者之间的压强,使端子在受到朝向转子方向的力时定位杆不易发生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远离转子的的端面边沿处开设有定位楔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楔形面减小了定位杆朝向定位孔的端面的面积,同时利用定位楔形面对端子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定位杆更易插入定位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片靠近端子的侧壁一体成型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弹性导电部,所述弹性导电部远离导电片的一端与端子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电片与端子之间的间距增大之后,弹性导电部远离导电片的一端朝向端子方向形变,利用弹性导电部使端子与导电片导通,从而使插头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导电部远离导电片的一端朝向导电片方向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导电部的端部棱边不会直接与端子接触,从而增加了弹性导电部与端子的接触面积,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压强,使端子不易发生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U型槽口相互远离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将两个壳体相互靠近的端面贯穿,所述卡接槽还将壳体远离U型槽口的侧壁贯穿,所述导电片置于卡接槽内,且所述导电片靠近端子的侧壁与U型槽口内壁处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接槽将导电片进行容纳,使导电片不易暴露于U型槽口内,此时不易出现人体与导电片接触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危险情况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底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导电片相互远离的两个端面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置于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对导电片的移动进行限制,使导电片不易与壳体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导电片和端子的连接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将插头与插座进行连接时,转动端子从而使壳体连接的导线不会受到压迫,从而使导线不易发生损坏;2、在导电片端面设置弹性导电部,从而在导电片与端子的间距发生改变之后可使导电片仍能与端子导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壳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附图说明:1、壳体;11、紧固槽;12、紧固杆;13、卡接槽;14、限位槽;2、转子;21、转轴;22、安装槽;23、定位杆;231、抵接面;232、定位楔形面;3、端子;31、定位孔;4、导电片;41、弹性导电部;4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旋转插头,如图1所示,包括两片互相抵接且呈U字形的壳体1、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子2、与转子2连接的两个可导电的端子3及设置于两个壳体1之间的两片导电片4。转子2相互远离的两端面均一体成型有转轴21(见图2),转子2置于U型槽口内且转轴21插入两个壳体1之间转动,且转子2靠近U型槽口底面的侧壁呈圆弧状,且圆弧状面的轴线与转轴21的轴线重合。端子3分别设置于转子2设置有转轴21的两个侧壁,转轴21穿过端子3且其与端子3不接触,导电片4设置于U型槽口相互远离的两个侧壁,且其穿过壳体1远离转子2的一端与导电连接,导电片4分别与最近的端子3抵接且导通,导电片4和端子3均为铜制,转轴21穿过导电片4且两者不接触。两个壳体1相互靠近且相同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紧固杆12,两个壳体1相互靠近且相同的位置均开设有紧固槽11,紧固杆12插置于相邻壳体1的紧固槽11内。在将插头的端子3插入插座内时,可将转子2转动从而使壳体1与端子3垂直,此时导电片4连接的导线不易受到压迫而产生损坏,同时减少插头插于插座上的过程所需要的空间,使插头的使用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转子2垂直于其转动轴线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将转子2远离其圆弧面的端面贯穿,转轴21位于安装槽22朝向U型槽口内壁的侧壁,端子3置于安装槽22内且其与安装槽22相互远离的两个侧壁贴合,端子3靠近U型槽口的侧壁与转子2设置有转轴21的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安装槽22与转轴21连接的侧壁均一体成型有定位杆23,定位杆23位于转轴21远离圆弧面的一侧。端子3垂直于转子2转动轴线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31,定位杆23插置于定位孔31内,且定位杆23的外壁与定位孔31的内壁贴合。利用安装槽22对端子3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利用定位杆23使端子3不会产生朝向U型槽口底部移动,从而使端子3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不易产生与转子2的相对滑动,使插头的使用更加稳定。如图2所示,由于在利用定位杆23对端子3施加阻碍其朝向U型槽口底部的力时,定位杆23与端子3的接触面积较小,此时定位杆23与端子3之间的压强较大而易导致定位杆23损坏。因此定位杆23远离圆弧面的一侧设置有抵接面231,抵接面231垂直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相互抵接且呈U字形的壳体(1)、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子(2)、与转子(2)连接的若干端子(3)及设置于两个壳体(1)之间的若干导电片(4),所述转子(2)置于U型槽口内转动,所述端子(3)设置于转子(2)垂直于转动轴线的侧壁,所述导电片(4)设置于U型槽口相互远离的侧壁且其穿过壳体(1)远离转子(2)的一端,所述导电片(4)分别与端子(3)抵接且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相互抵接且呈U字形的壳体(1)、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子(2)、与转子(2)连接的若干端子(3)及设置于两个壳体(1)之间的若干导电片(4),所述转子(2)置于U型槽口内转动,所述端子(3)设置于转子(2)垂直于转动轴线的侧壁,所述导电片(4)设置于U型槽口相互远离的侧壁且其穿过壳体(1)远离转子(2)的一端,所述导电片(4)分别与端子(3)抵接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垂直于其转动轴线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将转子(2)朝向U型槽口的端面贯穿,所述安装槽(22)远离导电片(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3),所述端子(3)垂直于转子(2)转动轴线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31),所述端子(3)置于安装槽(22)内所述定位杆(23)插置于定位孔(31)内且定位杆(23)外壁与定位孔(31)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3)侧壁设置有抵接面(231),所述抵接面(231)平行于转子(2)伸出端子(3)的端面,所述抵接面(231)与定位孔内壁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峰张新安李炳陈俊坤
申请(专利权)人:益模钢模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