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侧相配合设置有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分别固定在外部导向装置上;上模和下模相对的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裁切段、拉伸段、精裁段和翻边脱带段;裁切段包含冲孔导料孔工艺面、第一冲孔工艺面和第二冲孔工艺面;拉伸段包含第一拉深工艺面、空步工艺面、第二拉深工艺面、成型工艺面、第一整形工艺面和第二整形工艺面;精裁段包含第一翻边工艺面、第三整形工艺面和冲孔飞边工艺面;翻边脱带段包含第二翻边工艺面,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环周无毛刺,模具整体稳定性好,耐用性高,产品质量稳定,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A mould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electronic en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
技术介绍
BB盖为电机端盖上的一关键零件,BB盖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现有的BB盖通常通过BB盖连续模制造,现有的模具由十个工位构成,需经过落料、拉伸、整形、切边、翻边、冲孔等工序将零件自动冲压完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BB盖连续模生产出来的产品环周容易产生毛刺,模具的稳定性较差,模具使用寿命比较短,大大降低产生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环周无毛刺,模具整体稳定性好,耐用性高,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侧相配合设置有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分别固定在外部导向装置上;上模和下模相对的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裁切段、拉伸段、精裁段和翻边脱带段;所述的裁切段包含冲孔导料孔工艺面、第一冲孔工艺面和第二冲孔工艺面,且冲孔导料孔工艺面、第一冲孔工艺面和第二冲孔工艺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上;所述的拉伸段包含第一拉深工艺面、空步工艺面、第二拉深工艺面、成型工艺面、第一整形工艺面和第二整形工艺面,且第一拉深工艺面、空步工艺面、第二拉深工艺面、成型工艺面、第一整形工艺面和第二整形工艺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上;第一拉深工艺面设置在第二冲孔工艺面的右侧;所述的精裁段包含第一翻边工艺面、第三整形工艺面和冲孔飞边工艺面,且第一翻边工艺面、第三整形工艺面和冲孔飞边工艺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上;第一翻边工艺面设置在第二整形工艺面右侧;所述的翻边脱带段包含第二翻边工艺面,第二翻边工艺面设置在冲孔飞边工艺面的右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环周无毛刺,模具整体稳定性好,耐用性高,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裁切段、拉伸段、精裁段和翻边脱带段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每段加工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BB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模1、下模2、裁切段3、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第二冲孔工艺面3-3、拉伸段4、第一拉深工艺面4-1、空步工艺面4-2、第二拉深工艺面4-3、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第二整形工艺面4-6、精裁段5、第一翻边工艺面5-1、第三整形工艺面5-2、冲孔飞边工艺面5-3、翻边脱带段6、第二翻边工艺面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下侧相配合设置有下模2;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分别固定在外部导向装置上;上模1和下模2相对的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裁切段3、拉伸段4、精裁段5和翻边脱带段6;所述的裁切段3包含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和第二冲孔工艺面3-3,且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和第二冲孔工艺面3-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裁切段3的主要作用是对材料片的多余边角料裁切;所述的拉伸段4包含第一拉深工艺面4-1、空步工艺面4-2、第二拉深工艺面4-3、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6,且第一拉深工艺面4-1、空步工艺面4-2、第二拉深工艺面4-3、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6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第一拉深工艺面4-1设置在第二冲孔工艺面3-3的右侧;第一拉深工艺面4-1形成R角为5mm的台阶凹槽面,第二拉伸工艺面形成R角为4mm的两个阶梯部的凹面,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6用于用于使二次拉伸后材料片再次拉伸,材料片的凹槽整体高度降低,形成轴承室内直径为22mm,台阶面R角为1mm;所述的精裁段5包含第一翻边工艺面5-1、第三整形工艺面5-2和冲孔飞边工艺面5-3,且第一翻边工艺面5-1、第三整形工艺面5-2和冲孔飞边工艺面5-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第一翻边工艺面5-1设置在第二整形工艺面4-6右侧;精裁段5主要是为了拉伸整底部,同时,拉伸整形R角,并将产品平面上的孔、边、角进行整体裁切,去除边缘的边界区域而保留产品的主体;所述的翻边脱带段6包含第二翻边工艺面6-1,第二翻边工艺面6-1设置在冲孔飞边工艺面5-3的右侧;进行产品翻边,脱带切断,最后外部辅助工具将产品取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材料片在裁切段3进行多余边角料裁切;第一拉伸工艺面用于使材料片形成为具有一个阶梯部的凹形;第二拉伸工艺面用于使材料片进一步形成为具有两个阶梯部的凹形;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6用于用于使二次拉伸后材料片再次拉伸,材料片的凹槽整体高度降低;在精裁段5对产品平面上的孔、边、角进行整体裁切,去除边缘的边界区域而保留产品的主体,同时,对料带连接处做不脱带预切断;第一翻边工艺面5-1、第三整形工艺面5-2和冲孔飞边工艺面5-3将产品的边缘卷起,并对轴承室进行粗整形,脱带切断,工序完成即获得BB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环周无毛刺,模具整体稳定性好,耐用性高,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下侧相配合设置有下模(2);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分别固定在外部导向装置上;上模(1)和下模(2)相对的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裁切段(3)、拉伸段(4)、精裁段(5)和翻边脱带段(6);/n所述的裁切段(3)包含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和第二冲孔工艺面(3-3),且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和第二冲孔工艺面(3-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n所述的拉伸段(4)包含第一拉深工艺面(4-1)、空步工艺面(4-2)、第二拉深工艺面(4-3)、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6),且第一拉深工艺面(4-1)、空步工艺面(4-2)、第二拉深工艺面(4-3)、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6)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第一拉深工艺面(4-1)设置在第二冲孔工艺面(3-3)的右侧;/n所述的精裁段(5)包含第一翻边工艺面(5-1)、第三整形工艺面(5-2)和冲孔飞边工艺面(5-3),且第一翻边工艺面(5-1)、第三整形工艺面(5-2)和冲孔飞边工艺面(5-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第一翻边工艺面(5-1)设置在第二整形工艺面(4-6)右侧;/n所述的翻边脱带段(6)包含第二翻边工艺面(6-1),第二翻边工艺面(6-1)设置在冲孔飞边工艺面(5-3)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端盖连续生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下侧相配合设置有下模(2);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分别固定在外部导向装置上;上模(1)和下模(2)相对的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裁切段(3)、拉伸段(4)、精裁段(5)和翻边脱带段(6);
所述的裁切段(3)包含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和第二冲孔工艺面(3-3),且冲孔导料孔工艺面(3-1)、第一冲孔工艺面(3-2)和第二冲孔工艺面(3-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的相对面上;
所述的拉伸段(4)包含第一拉深工艺面(4-1)、空步工艺面(4-2)、第二拉深工艺面(4-3)、成型工艺面(4-4)、第一整形工艺面(4-5)和第二整形工艺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三发,周云,李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钇云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