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9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合反应釜,包括立架、反应釜和料箱,反应釜固定在立架上,反应釜包括上盖和釜体、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固定在上盖外端面,上盖上连接有进料口和回料口,釜体底部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伸入到料箱内的出料管,料箱内设有倾斜的滚筒筛、产品桶、催化桶,料箱内固定有滚筒支架和驱动滚筒筛转动的滚筒电机,滚筒筛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上,滚筒筛上开有若干小孔和大孔,产品桶的开口设在小孔下方,催化桶的开口设置在大孔下方,出料管与滚筒筛一端连接,料箱上端面固定有抽吸泵,回料口连接有伸入催化桶内的抽吸管,抽吸泵连接在抽吸管上。可以快速分离合成物和催化剂颗粒,将催化剂颗粒抽吸到反应釜内进行再次利用。

A polymerization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涉及一种聚合反应釜。
技术介绍
聚合反应釜由锅体、锅盖、搅拌器、电加热油夹管、支承及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溢油槽等组成,并配有电加热棒及测温、测压表。夹套内放置导热油,由电热棒加热,夹套上开有进、排油、溢测量、放空及电热棒、测温等接管孔。夹套外壁焊接支座,聚合反应釜下部开有放料口。在一些聚合反应中需要加入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固体物质叫固体催化剂。固体催化剂是现代催化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固体酸、固体碱的工业化应用。当反应完后,需要将催化剂颗粒与合成物分离,目前最常用的是催化剂过滤分离系统,但该分离系统耗时又复杂,有些催化剂颗粒与合成物都是颗粒物但粒径大小差别比较大,那么只需要筛网就能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合反应釜,反应完成后,在清除出合成物时,可以将合成物和催化剂颗粒分离,并将催化剂颗粒重洗转移到反应釜内重复利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合反应釜,包括立架、反应釜和料箱,其特征在于,反应釜固定在立架上,反应釜包括上盖和釜体、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固定在上盖外端面,上盖上连接有进料口和回料口,釜体底部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伸入到料箱内的出料管,料箱内设有倾斜的滚筒筛、产品桶、催化桶,料箱内固定有滚筒支架和驱动滚筒筛转动的滚筒电机,滚筒筛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上,所述滚筒筛上开有若干小孔和大孔,产品桶的开口设在小孔下方,催化桶的开口设置在大孔下方,出料管与滚筒筛一端连接,料箱上端面固定有抽吸泵,回料口连接有伸入催化桶内的抽吸管,抽吸泵连接在抽吸管上。合成物的粒径小于催化剂颗粒的粒径,所以可以采用筛网的方式分离两者。通过滚筒筛可以自动分离出合成物和催化剂颗粒,并将催化剂颗粒抽吸回反应釜再利用。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位于靠近出料管的一端,所述大孔位于远离出料管一端。进一步的,滚筒筛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滚筒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进一步的,所述滚筒筛的倾斜角度为15°~30°。进一步的,所述催化桶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下料板,催化桶上设有驱动下料板封堵开口的自封组件,所述自封组件包括弹簧、固定在催化桶上的套筒、沿着套筒内滑动的铰接杆,铰接杆上固连有挡板,下料板上开有条形槽,铰接杆一端滑动连接在条形槽中,弹簧一端抵靠在挡板上,另一端抵靠在催化桶上。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下料板始终抵靠在催化桶的筒壁上,封堵开口,当催化剂颗粒从大孔落下,掉落在下料板上时,下料板积累到一定重量的催化剂颗粒,弹簧受压缩,而下料板下摆,使催化剂颗粒落入到催化桶底部。进一步的,釜体包括内筒、中筒和外筒,上盖转动连接有与搅拌电机输出轴动力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内筒上端具有与上盖扣合连接的连接法兰,中筒位于内筒与外筒之间且中筒和外筒上端均与连接法兰密封连接。进一步的,内筒与中筒之间具有供加热液储藏的间隙,中筒下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下端连接有端盖,端盖内固定有加热棒,加热棒沿着进液管伸入到中筒内。进一步的,外筒与中筒之间填充有石棉或玻璃纤维。石棉和玻璃纤维都是优良的隔热材料,保证加热液的热量不散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聚合反应釜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快速分离合成物和催化剂颗粒,将催化剂颗粒抽吸到反应釜内进行再次利用。2.具备自封的下料板,可以保证催化桶内抽吸时的负压压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聚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图中,1、立架;2、反应釜;3、料箱;4、上盖;5、搅拌电机;6、进料口;7、回料口;8、出料口;9、出料管;10、滚筒筛;11、产品桶;12、催化桶;13、滚筒支架;14、滚筒电机;15、小孔;16、大孔;17、抽吸泵;18、抽吸管;19、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下料板;22、弹簧;23、套筒;24、铰接杆;25、挡板;26、条形槽;27、内筒;28、中筒;29、外筒;30、搅拌轴;31、搅拌桨;32、连接法兰;33、进液管;34、端盖;35、加热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聚合反应釜包括立架1、反应釜2和料箱3,反应釜2固定在立架1上,反应釜2包括上盖4和釜体、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固定在上盖4外端面,上盖4上连接有进料口6和回料口7,釜体底部连接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连接有伸入到料箱3内的出料管9,料箱3内设有倾斜设置的滚筒筛10、产品桶11、催化桶12,料箱3内固定有滚筒支架13和驱动滚筒筛10转动的滚筒电机14,滚筒筛10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13上,所述滚筒筛10上开有若干小孔15和大孔16,产品桶11的开口设在小孔15下方,催化桶12的开口设置在大孔16下方,出料管9与滚筒筛10一端连接,料箱3上端面固定有抽吸泵17,回料口7连接有伸入催化桶12内的抽吸管18,抽吸泵17连接在抽吸管18上。合成物的粒径小于催化剂颗粒的粒径,所以可以采用筛网的方式分离两者。通过滚筒筛10可以自动分离出合成物和催化剂颗粒,并将催化剂颗粒抽吸回反应釜2再利用。所述的小孔15位于靠近出料管9的一端,所述大孔16位于远离出料管9一端。滚筒筛10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19,滚筒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从动齿轮19啮合的主动齿轮20,所述滚筒筛10的倾斜角度为15°~30°。所述催化桶12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下料板21,催化桶12上设有驱动下料板21封堵开口的自封组件,所述自封组件包括弹簧22、固定在催化桶12上的套筒23、沿着套筒23内滑动的铰接杆24,铰接杆24上固连有挡板25,下料板21上开有条形槽26,铰接杆24一端滑动连接在条形槽26中,弹簧22一端抵靠在挡板25上,另一端抵靠在催化桶12上。在弹簧22的作用力下,下料板21始终抵靠在催化桶12的筒壁上,封堵开口,当催化剂颗粒从大孔16落下,掉落在下料板21上时,下料板21积累到一定重量的催化剂颗粒,弹簧22受压缩,而下料板21下摆,使催化剂颗粒落入到催化桶12底部。如图3所示,釜体包括内筒27、中筒28和外筒29,上盖4转动连接有与搅拌电机5输出轴动力连接的搅拌轴30,搅拌轴30上设有搅拌桨31,内筒27上端具有与上盖4扣合连接的连接法兰32,中筒28位于内筒27与外筒29之间且中筒28和外筒29上端均与连接法兰32密封连接。内筒27与中筒28之间具有供加热液储藏的间隙,中筒28下端连接有进液管33,进液管33下端连接有端盖34,端盖34内固定有加热棒35,加热棒35沿着进液管33伸入到中筒28内。外筒29与中筒28之间填充有石棉或玻璃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反应釜,包括立架、反应釜和料箱,其特征在于,反应釜固定在立架上,反应釜包括上盖和釜体、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固定在上盖外端面,上盖上连接有进料口和回料口,釜体底部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伸入到料箱内的出料管,料箱内设有倾斜的滚筒筛、产品桶、催化桶,料箱内固定有滚筒支架和驱动滚筒筛转动的滚筒电机,滚筒筛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上,所述滚筒筛上开有若干小孔和大孔,产品桶的开口设在小孔下方,催化桶的开口设置在大孔下方,出料管与滚筒筛一端连接,料箱上端面固定有抽吸泵,回料口连接有伸入催化桶内的抽吸管,抽吸泵连接在抽吸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反应釜,包括立架、反应釜和料箱,其特征在于,反应釜固定在立架上,反应釜包括上盖和釜体、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固定在上盖外端面,上盖上连接有进料口和回料口,釜体底部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伸入到料箱内的出料管,料箱内设有倾斜的滚筒筛、产品桶、催化桶,料箱内固定有滚筒支架和驱动滚筒筛转动的滚筒电机,滚筒筛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上,所述滚筒筛上开有若干小孔和大孔,产品桶的开口设在小孔下方,催化桶的开口设置在大孔下方,出料管与滚筒筛一端连接,料箱上端面固定有抽吸泵,回料口连接有伸入催化桶内的抽吸管,抽吸泵连接在抽吸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位于靠近出料管的一端,所述大孔位于远离出料管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滚筒筛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滚筒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筛的倾斜角度为15°~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心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