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98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为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包括筒体、上单元转动杆、下单元转动杆和滑动杆,所述筒体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筒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上单元转动杆和下单元转动杆,所述上单元转动杆内部滑动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滑动杆和测量轴,所述滑动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滑动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测量轴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测量轴外侧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动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限位杆实现上下单元转动杆固定,保证检测工装检测的准确性,通过转动限位环实现固定作用,减少工装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储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Elastic diaphragm coupling inspection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具体为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
技术介绍
弹性膜片联轴器是由几组膜片用螺栓交错地与两半联轴器联接,每组膜片由数片叠集而成,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连接两轴的相对位移,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不用润滑,结构较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无旋转间隙,不受温度和油污影响,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的特点,结构比较简单,装拆方便,适用于高温、高速、有腐蚀介质工况环境的轴系传动。弹性膜片联轴器应用到机械工程、机械零件等方面,但是社会上海没有弹性膜片联轴器的检验工装,在生产安装过程中联轴器上下连接孔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或者在运输挤压联轴器使联轴器变形,上下孔中心无法对齐,在使用时,联轴器容易挤压损坏,且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会导致装置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包括筒体、上单元转动杆、下单元转动杆和滑动杆,所述筒体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筒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上单元转动杆和下单元转动杆,所述上单元转动杆内部滑动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滑动杆和测量轴,所述滑动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滑动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测量轴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测量轴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面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面与上单元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测量轴下方设有联轴器,所述下单元转动杆上端面左侧开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下单元转动杆上端面右侧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均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下端面与下单元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通过卡槽与下单元转动杆卡合。优选的,所述限位环数量为两个,且限位环关于筒体中心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限位环呈2/3圆环设置。优选的,所以测量轴和固定轴数量均为两个,且测量轴均位于固定轴的正上方,位于左侧的所述测量轴的轴心与位于左侧的固定轴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位于右侧的所述测量轴的轴心与位于右侧的固定轴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横截面呈矩形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限位杆下端面面积与第一凹槽上端面面积相同。优选的,所述上单元转动杆下端面和下单元转动杆上端面均开设有滑槽,且限位环通过滑槽分别与上单元转动杆和下单元转动杆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动杆、转动把手、限位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限位杆进入第二凹槽然后转动使上下单元转动杆实现固定,保证检测工装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在测量完成后,通过转动上下单元转动杆,然后转动限位环实现固定作用,减少工装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储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测量轴、压板、弹簧、卡槽和固定轴,联轴器下端通过卡槽固定在下单元转动杆上方,然后通过按下压板判断测量轴是否能插入联轴器上方的孔内,能有效快速检测联轴器是否合格,这种检测方式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使用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单元转动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上单元转动杆、3-下单元转动杆、4-滑动杆、5-转动把手、6-限位杆、7-测量轴、8-压板、9-弹簧、10-联轴器、11-限位环、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卡槽、15-固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包括筒体1、上单元转动杆2、下单元转动杆3和滑动杆4,所述筒体1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11,所述筒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所述上单元转动杆2内部滑动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滑动杆4和测量轴7,所述滑动杆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5,所述滑动杆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限位杆6实现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的固定作用,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测量轴7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测量轴7外侧设有弹簧9,弹簧9自动可以在压板8的作用下将测量轴7弹起,方便进行下一轮的检测工作,十分方便,所述弹簧9上端面与压板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下端面与上单元转动杆2固定连接,所述测量轴7下方设有联轴器10,所述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左侧开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右侧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部均设有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下端面与下单元转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10通过卡槽14与下单元转动杆3卡合。所述限位环11数量为两个,且限位环11关于筒体1中心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限位环11呈2/3圆环设置,这种设置保证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正常转动,当需要固定时,限位环11具有限位的目的,所以测量轴7和固定轴15数量均为两个,且测量轴7均位于固定轴15的正上方,位于左侧的所述测量轴7的轴心与位于左侧的固定轴15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位于右侧的所述测量轴7的轴心与位于右侧的固定轴15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这种设置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且可以测量不同大小的联轴器10,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所述第一凹槽12横截面呈矩形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3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限位杆6下端面面积与第一凹槽12上端面面积相同,这种设置使上单元固定杆2和下单元固定杆3处于平行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所述上单元转动杆2下端面和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均开设有滑槽,且限位环11通过滑槽分别与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滑动连接,这种设置保证限位环11可以固定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向右转动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通过向下按动转动把手5带动滑动杆4向下移动,滑动杆4向下移动带动限位杆6移动,当限位杆6经过第一凹槽12进入第二凹槽13时,转动转动把手5,从而实现固定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的目的,联轴器10通过固定轴15和卡槽14固定在下单元转动杆3上方,通过按下压板8带动测量轴7下移,当测量轴7能正常与联轴器10上方的孔卡合,即联轴器10上下孔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正常使用,当测量轴7不能正常与联轴器10上方的孔卡合,则联轴器10上下侧的孔中心无法位于同一直线上,则这种联轴器10质量不合格,当测试完成后,转动转动把手5使限位杆6与第二凹槽13脱离,然后将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包括筒体(1)、上单元转动杆(2)、下单元转动杆(3)和滑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11),所述筒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所述上单元转动杆(2)内部滑动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滑动杆(4)和测量轴(7),所述滑动杆(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5),所述滑动杆(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所述测量轴(7)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测量轴(7)外侧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上端面与压板(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下端面与上单元转动杆(2)固定连接,所述测量轴(7)下方设有联轴器(10),所述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左侧开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右侧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部均设有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下端面与下单元转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10)通过卡槽(14)与下单元转动杆(3)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膜片联轴器检验工装,包括筒体(1)、上单元转动杆(2)、下单元转动杆(3)和滑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环(11),所述筒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上单元转动杆(2)和下单元转动杆(3),所述上单元转动杆(2)内部滑动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滑动杆(4)和测量轴(7),所述滑动杆(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5),所述滑动杆(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所述测量轴(7)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测量轴(7)外侧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上端面与压板(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下端面与上单元转动杆(2)固定连接,所述测量轴(7)下方设有联轴器(10),所述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左侧开设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下单元转动杆(3)上端面右侧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部均设有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下端面与下单元转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10)通过卡槽(14)与下单元转动杆(3)卡合。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开青翁有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鑫垚传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