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搅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设置若干搅拌轴,使搅拌罐体内各个方位都能得到充分搅拌,无死角。搅拌轴的直径和搅拌叶片的宽度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有效地提高搅拌装置内物料从上至下的搅拌均匀程度,并利于形成涡流状态,促使物料更易于混匀。设置贯通搅拌叶片的通孔,并在通孔的一侧设置覆盖通孔的捕粒网兜,原料颗粒会从通孔的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穿出,而捕粒网兜就设置在通孔的另一侧,并且网兜口覆盖通孔,所以原料颗粒会进入到捕粒网兜内,而研磨不均匀的、直径超过网眼的大原料颗粒,受到网眼的阻挡,则滞留在捕粒网兜内,定期清理捕粒网兜即可;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
Mixing device of sand wall texture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物料搅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能力是涂料生产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良好的搅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好的传质条件,而且促进物料的分散,使之混合均匀,同时在容器空间制造一个良好流动条件,杜绝流场死角,减少粘壁。特别是砂壁状质感涂料而言,不好的搅拌不能使物料充分分散混合,各种原料分布不均匀,品质差。另外在砂壁状质感涂料制备过程中,在制备过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细粒度研磨,研磨达到需要的标准后,才可以被添加搅拌,然而经常会有研磨不均匀的原料被添加到搅拌装置中,因此导致了制备的砂壁状质感涂料不均匀,进而影响了涂料的喷涂工艺,影响整体工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能够均匀搅拌原料,并对原料中的研磨不均匀的大颗粒进行过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若干搅拌电机,还包括若干搅拌轴,任一搅拌轴的直径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宽度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叶片靠近搅拌轴的一端高于搅拌叶片远离搅拌轴的一端;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通孔和捕粒网兜,所述通孔贯通搅拌叶片的整个厚度,形成在搅拌叶片两侧通透的通孔;所述捕粒网兜设置在搅拌叶片的一侧,捕粒网兜的网兜口包覆通孔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一侧的周边上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钩挂捕粒网兜的网兜口。采用此方案使捕粒网兜可拆卸的固定在搅拌叶片上,并使捕粒网兜的网兜口包覆通孔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一侧的周边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压在捕粒网兜的网兜口上,将捕粒网兜固定在搅拌叶片上,并使捕粒网兜的网兜口包覆通孔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捕粒网兜设置在与搅拌方向相反的搅拌叶片的一侧。采用此方案,可避免捕粒网兜在旋转力的作用下穿入到通孔的另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为3个,并且每两个搅拌轴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采用此方案,使搅拌罐体内各个方位都能得到充分搅拌,无死角。作为优选,所述捕粒网兜的网眼直径尺寸为400-800μm。采用此方案,小于预设直径的原料颗粒可从网眼流出,而大于预设直径的原料颗粒就会被滞留在捕粒网兜内。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面积不大于搅拌叶片面积的四分之一。采用此方案,避免通孔面积过大,搅拌力减小,影响搅拌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与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若干搅拌轴,使搅拌罐体内各个方位都能得到充分搅拌,无死角。(2)搅拌轴的直径和搅拌叶片的宽度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促使搅拌罐体在使用时,搅拌罐体内从上至下的压力增大对搅拌轴及搅拌叶片的影响较小,有效地提高搅拌装置内物料从上至下的搅拌均匀程度,并利于形成涡流状态,促使物料更易于混匀。(3)搅拌叶片靠近搅拌轴的一端高于搅拌叶片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能够使搅拌力度的扩散范围更广。(4)设置贯通搅拌叶片的通孔,并在通孔的一侧设置覆盖通孔的捕粒网兜,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旋转,原料颗粒会从通孔的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穿出,而捕粒网兜就设置在通孔的另一侧,并且网兜口覆盖通孔,所以原料颗粒会进入到捕粒网兜内,研磨均匀的原料颗粒可以从捕粒网兜的网眼正常流出,而研磨不均匀的、直径超过网眼的大原料颗粒,受到网眼的阻挡,则滞留在捕粒网兜内,定期清理捕粒网兜即可;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叶片和通孔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捕粒网兜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捕粒网兜与搅拌叶片的结合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2中捕粒网兜与搅拌叶片的结合示意图;其中:1-搅拌罐体、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捕粒网兜、5.1-网兜口、6-通孔、7-挂钩、8-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图2、图3所示,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1、3个搅拌电机2、3个搅拌轴3;每个搅拌电机1分别独立的与一个搅拌轴3连接;每个搅拌轴3的直径沿搅拌罐体1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片4,搅拌叶片4的宽度沿搅拌罐体1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每片搅拌叶片4靠近搅拌轴3的一端高于搅拌叶片4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所述搅拌叶片4上设有通孔6和捕粒网兜5,所述通孔6贯通搅拌叶片4的整个厚度,形成在搅拌叶片4两侧通透的通孔6,也就是在搅拌叶片4的两侧形成左通孔口和右通孔口;所述捕粒网兜5为只有一端开口的网兜,开口处为网兜口5.1,捕粒网兜5的周身上设有镂空的网眼;所述捕粒网兜5设置在搅拌叶片4的一侧,捕粒网兜5的网兜口5.1包覆通孔6的一侧,也就是相当于网兜口5.1包覆左通孔口或者右通孔口其中的一个。如图4所示,通孔6右侧的周边上(围绕右通孔口)固定焊接有挂钩7,捕粒网兜5的网兜口5.1挂在挂钩7上,使捕粒网兜5的网兜口5.1包覆通孔6的右侧(也就是右通孔口)。积累到一段时间后,可将网兜口5.1从挂钩7上摘取下来,定期清理捕粒网兜5。进一步的,所述捕粒网兜5设置在与搅拌方向相反的搅拌叶片4的一侧。采用此方案,可避免捕粒网兜5在旋转力的作用下穿入到通孔6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捕粒网兜5的网眼直径尺寸为400-800μm。采用此方案,小于预设直径的原料颗粒可从网眼流出,而大于预设直径的原料颗粒就会被滞留在捕粒网兜5内。进一步的,所述通孔6的面积不大于搅拌叶片面积的四分之一。采用此方案,避免通孔6面积过大,搅拌力减小,影响搅拌效果。实施例2:如图5所示,捕粒网兜5固定在搅拌叶片4上的方式可采用在通孔6右侧(右通孔口)的周边上焊接固定板8,并将捕粒网兜5的网兜口5.1四周压在固定板8与搅拌叶片4中间,使捕粒网兜5的网兜口5.1包覆通孔6的右侧,也就是包覆右通孔口。积累到一段时间后,可定期清理捕粒网兜5,将捕粒网兜5穿过通孔,掏至通孔6的左侧,即可倾倒存储在捕粒网兜5内的原料颗粒。工作原理:将原材料加入搅拌罐体1后,搅拌电机2带动搅拌轴3旋转,每两个搅拌轴3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搅拌罐体1内各个方位都能得到充分搅拌,无死角。搅拌轴3的直径和搅拌叶片4的宽度沿搅拌罐体1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促使搅拌罐体1在使用时,搅拌罐体1内从上至下的压力增大对搅拌轴3及搅拌叶片4的影响较小,有效地提高搅拌装置内物料从上至下的搅拌均匀程度,并利于形成涡流状态,促使物料更易于混匀。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4旋转,原料颗粒会从通孔6的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穿出,而捕粒网兜5就设置在通孔6的另一侧,并且网兜口5.1覆盖通孔6,所以原料颗粒会进入到捕粒网兜5内,研磨均匀的原料颗粒可以从捕粒网兜5的网眼正常流出,而研磨不均匀的、直径超过网眼的大原料颗粒,受到网眼的阻挡,则滞留在捕粒网兜5内,最后定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若干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搅拌轴,任一搅拌轴的直径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宽度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叶片靠近搅拌轴的一端高于搅拌叶片远离搅拌轴的一端;/n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通孔和捕粒网兜,所述通孔贯通搅拌叶片的整个厚度,形成在搅拌叶片两侧通透的通孔;所述捕粒网兜设置在搅拌叶片的一侧,捕粒网兜的网兜口包覆通孔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若干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搅拌轴,任一搅拌轴的直径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宽度沿搅拌罐体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搅拌叶片靠近搅拌轴的一端高于搅拌叶片远离搅拌轴的一端;
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通孔和捕粒网兜,所述通孔贯通搅拌叶片的整个厚度,形成在搅拌叶片两侧通透的通孔;所述捕粒网兜设置在搅拌叶片的一侧,捕粒网兜的网兜口包覆通孔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壁状质感涂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侧的周边上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钩挂捕粒网兜的网兜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壁状质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奇,宋华超,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朗润环球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