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94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涉及干粉混合机,旨在解决现有干粉混合机搅拌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内开设有内腔,搅拌桶内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一,环绕搅拌轴一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一,两个螺旋叶片一的传输方向相反,搅拌轴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桶,另一端穿出搅拌桶并连接有驱动机构,环绕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内齿环,搅拌桶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齿环的驱动电机一,内腔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二,两个螺旋叶片二分别位于内腔的两端并且传输方向朝向内腔中部,螺旋叶片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齿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物料在内腔形成对流从而相对充分混合。

A kind of convective dry powder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干粉混合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大力倡导,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厂商大力发展更环保节能的砂浆技术,塔式干粉砂浆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和封闭式生产污染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干粉砂浆成套设备主要由输送及提升系统、混合机系统、储料仓系统、包装系统机、除尘系统等组成。混合机系统主要由干粉搅拌机构成,干粉搅拌机也称为干粉混合机,是一种搅拌设备,干粉搅拌机是由适应于多种干粉、细颗粒状物料的混合(如:腻子粉、粉刷石膏、干粉砂浆、彩色水泥、各种矿粉、化工材料、有机肥料等)。公开号为CN20891193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干粉混合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外壁设置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一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一侧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搅拌桶内壁底部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旋转块传动连接。上述方案中解决了搅拌完成后干粉无法清理完全的问题,但是由于采用了水平设置的搅拌叶片使得物料的搅拌相对不充分,使得搅拌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可以使得搅拌桶内的物料形成对流从而相对较为充分的混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开设有内腔,所述搅拌桶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桶内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一,环绕所述搅拌轴一设置有螺旋叶片一,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一位于搅拌桶的中部且两个螺旋叶片一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桶,另一端穿出搅拌桶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轴一转动驱动机构,环绕所述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内齿环,所述搅拌桶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齿环转动的驱动电机一,所述内腔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二,两个螺旋叶片二分别位于内腔的两端并且传输方向朝向内腔中部并且螺旋叶片二的长度小于搅拌桶的长度,所述螺旋叶片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齿环,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启闭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搅拌时,位于搅拌桶两端的物料会被位于内腔两端的螺旋叶片二传输至中间位置,而中间位置的物料会被两个传输方向不同的螺旋叶片一传输至内腔两端,使得搅拌桶内的物料会在内腔内形成对流,从而相对较为充分的混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搅拌轴一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搅拌桶内物料较少时,不会只有一个螺旋叶片一对物料进行搅拌和传输,影响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二为双螺旋叶片,并且两个双螺旋叶片二之间距离小于螺旋叶片一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螺旋设置的螺旋叶片二对于物料的搅拌效果相对更佳,同时由于两个双螺旋叶片二的距离小于螺旋叶片一得长度,使得螺旋叶片一能够更有效的将物料传输至内腔的两端,使得对流的效果更佳,从而使得混合的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二的截面呈V状且两个螺旋叶片二的V状相向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截面为V状的螺旋叶片二有效的增加了起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得传输和搅拌时能够更有效的对物料进行传输和搅拌,使得物料的混合更加充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环绕所述内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其同中心轴的环槽,所述环槽开口朝向内腔的中心轴线并在环槽内并且内齿环卡接于环槽内,环绕所述内腔的中心轴线设置有多个驱动杆,所述内齿环固定连接于驱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能够有效的对螺旋叶片二进行支撑,有效的增强搅拌时螺旋叶片二承受载荷的能力,减小搅拌时螺旋叶片二被损伤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齿环环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背离内齿环中心的一侧,所述环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于搅拌轴一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平行于搅拌轴一并且多个转动辊环绕环槽的中心轴线分布于环槽内,环绕所述转动辊设置有环台,所述环台卡接于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进行搅拌时,转动的内齿环能够带动转动辊转动,相较于内齿环在转动时相对内腔滑动,内齿环所收到的阻碍有效的减小,从而在进行搅拌时能够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驱动电机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于内齿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搅拌时,联轴器能够对内齿环产生的振动和载荷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小搅拌时内齿环产生的振动等对驱动电机一造成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轴器为梅花联轴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梅花联轴器内设置有弹性件,使得内齿环收到较大阻碍或者产生较大的振动时,能够通过弹性件有效的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小对驱动电机一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与搅拌轴一平行的蜗杆,所述蜗杆一端穿出壳体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二,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蜗杆垂直的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传动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蜗杆平行的传动杆二,所述传动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传动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搅拌轴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涡轮蜗杆传动对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转速有效的降低,同时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使得驱动电机二与搅拌轴一之间经过多级传动,有效的减小搅拌轴一对驱动电机一产生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桶下部的固定板、铰接于出料口边沿的出料挡板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于出料挡板远离搅拌轴一的一侧,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板,所述出料挡板为圆弧板,所述出料挡板朝向搅拌桶中心轴线一侧的外壁的直径等于内腔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视呈圆弧状的出料挡板能够将出料口挡住并在搅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内腔内的死角,有效的减少停留在死角未被搅拌的物料,使得混合相对更加充分,使用效果更加。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传输方向朝向内腔中间一侧的螺旋叶片二,使得位于内腔两端的物料能够在搅拌时被传输至内腔的中间位置,同时位于内腔中间位置的两个螺旋叶片一,将中间位置的物料传输至内腔的两端,使得物料在内腔内形成对流,从而使得物料在搅拌桶内相对更加充分地混合,搅拌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展示内齿环和环槽的相对位置关系;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于展示螺旋叶片一和螺旋叶片二的安装位置关系;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包括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内开设有内腔(11),所述搅拌桶(1)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14)和出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内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一(2),环绕所述搅拌轴一(2)设置有螺旋叶片一(21),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一(21)位于搅拌桶(1)的中部且两个螺旋叶片一(21)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一(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桶(1),另一端穿出搅拌桶(1)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轴一(2)转动的驱动机构(3),环绕所述内腔(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内齿环(4),所述搅拌桶(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齿环(4)转动的驱动电机一(44),所述内腔(11)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二(42),两个螺旋叶片二(42)分别位于内腔(11)的两端并且传输方向朝向内腔(11)中部并且螺旋叶片二(42)的长度小于搅拌桶(1)的长度,所述螺旋叶片二(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齿环(4),所述出料口(15)设置有启闭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包括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内开设有内腔(11),所述搅拌桶(1)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14)和出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内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一(2),环绕所述搅拌轴一(2)设置有螺旋叶片一(21),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一(21)位于搅拌桶(1)的中部且两个螺旋叶片一(21)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一(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桶(1),另一端穿出搅拌桶(1)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轴一(2)转动的驱动机构(3),环绕所述内腔(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内齿环(4),所述搅拌桶(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齿环(4)转动的驱动电机一(44),所述内腔(11)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二(42),两个螺旋叶片二(42)分别位于内腔(11)的两端并且传输方向朝向内腔(11)中部并且螺旋叶片二(42)的长度小于搅拌桶(1)的长度,所述螺旋叶片二(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齿环(4),所述出料口(15)设置有启闭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搅拌轴一(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二(42)为双螺旋叶片,并且两个双螺旋叶片二(42)之间距离小于螺旋叶片一(21)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二(42)的截面呈V状且两个螺旋叶片二(42)的V状相向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内腔(1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其同中心轴的环槽(12),所述环槽(12)开口朝向内腔(11)的中心轴线并且内齿环(4)卡接于环槽(12)内,环绕所述内腔(11)的中心轴线设置有多个驱动杆(41),所述内齿环(4)固定连接于驱动杆(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环(4)环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清孙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腾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