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56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与变速箱相连的搅刀,一驱动装置通过减速机与所述变速箱相连,所述搅刀截面形状为一边凹陷、一边凸出,搅刀旋转时,凹陷的一边迎向糊料;搅刀搅拌时,凹陷边更利于分割、搅动糊料,使糊料不易凝结成团,达到对糊料进行分散的目的,提高了搅拌效率,提升最终碳素制品的质量。

A carbon cooler which is not easy to agglomerate p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素制品制备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素凉料机。
技术介绍
在碳素制品制备行业中,碳素糊料经过混捏机加工后,温度在180℃左右,之后往往需要进行降温冷却。中国专利CN204022477U公开了一种双速节能高效混捏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带有锅盖的锅体,锅体内设置有搅刀,所述的搅刀与第一变速箱相连接,第一变速箱与第二变速箱相连接,第二变速箱通过第一欧式离合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接,第一电机为55kw电机,第二变速箱通过第二欧式离合器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第二电机为5.5kw电机;该双速节能高效混捏锅,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功率的电机,在干混阶段采用小功率电机,能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但是,上述混捏机的搅刀设计陈旧,搅拌、打散碳素糊团的效率不高,在使用小功率电机时,搅拌效率进一步降低,整个工序耗时较长;而且其搅刀采用对称设计,中间臂附近的糊团得不到充分搅拌,反而伴随中间臂的运动产生相互挤压,更容易形成球团,影响最后生成碳素制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包括内设有搅刀锅体和驱动装置,所述搅刀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对所述锅体内的糊料进行搅拌;所述搅刀截面形状为一边凹陷、一边凸出,搅刀旋转时,凹陷的一边迎向糊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刀上设有若干个切割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装置为犁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刀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搅刀通过传动齿轮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部相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刀的外形为不对称的Z字型,搅刀的结构包括长刀臂、中间臂和短刀臂,所述长刀臂和短刀臂通过所述中间臂相连接,同时两个搅刀正反交错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在所述锅体的底侧,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锅体的顶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上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锅体上方,而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下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底门,所述底门与一控制油缸相连,可进行上下移动和左右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刀之间依次设有减速机及变速箱。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的截面为横8字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碳素凉料机中,将搅刀设计为一边凸起、一边凹陷的形状,搅刀旋转搅拌时,凹陷边更利于分割、搅动糊料,使糊料不易凝结成团,达到对糊料进行分散的目的;在搅刀上增加了切割装置,在搅刀运转时,利用切割装置的尖端打散碳素糊料,达到对糊料进行分散的目的,提高了搅拌效率;同时,将搅刀的外形设计成不对称Z字型并交错设置,减少搅刀中间臂附近糊料相互挤压情况的发生,使得糊料分散均匀,不易成球团状,提升最终碳素制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2-搅刀、3-切割装置、4-进水口、5-出水口、6-进料口、7-出料口、8-底门、9-控制油缸、10-变速箱、11-减速机、12-电动机、13-糊料、14-排烟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个别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所示,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包括内设有搅刀2的锅体1以及驱动所述搅刀2转动的电动机12,所述电动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搅刀2之间依次设有减速机11和变速箱10;所述搅刀2截面形状为一边凹陷、一边凸出,搅刀旋转时,凹陷的一边迎向糊料13。在传统的凉料机中,搅刀的截面往往是向两边凸出的形状,搅刀在转动时,凸出的刀面会将部分糊料推开,被推开的糊料又与锅体内壁或其它糊料碰撞,相互挤压,反而容易凝结成团,最终搅拌的结果不够理想。本申请提供的凉料机中,搅刀2凹陷的一面转向糊料13,凹陷边不会将接触的糊料推开,而是分割、搅动糊料13,使糊料13不易凝结成团,达到对糊料13进行分散的目的,提高了搅拌效率。所述搅刀2上还可以设置有若干个切割装置3,切割装置3具有锐利的尖端,在搅刀2转动时,切割装置3的顶尖会打散碳素糊料13,使得糊料分散均匀,进而提升碳素的制品质量。所述切割装置3为犁刀,其数目为三个。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切割装置3的数量,在本优选例中,三个切割装置3已能有效提升凉料机的搅拌效果。所述搅刀2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搅刀2通过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电动机12的输出部相连,所述传动齿轮组位于变速箱10内,可以设置为同步或异步传动齿轮组,借助不同的传动齿轮组,可以改变两个搅刀2的转向和转速,以满足不同凉料工艺的工作需求。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搅刀2的个数,在综合考虑凉料机锅体1的体积以及搅刀2工作效率后,本实施例将搅刀2的数量定为两个,已可确保凉料机较佳的工作成效。所述搅刀2的外形为不对称的Z字型,搅刀2的结构包括长刀臂、中间臂和短刀臂,所述长刀臂和短刀臂通过所述中间臂相连接,同时两个搅刀2正反交错设置。传统凉料机里的搅刀往往设置为规则对称的Z字型,并且同向设置在凉料设备中,这样必须严格控制多个搅刀的转向和转速,否则会出现搅刀相碰撞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下,搅刀中间臂附近的碳素糊料不仅得不到很好的搅拌,还会被中间臂挤压,反而容易凝结成团,降低后续碳素制品的质量。本实施例中,搅刀2的两个刀臂采用一长一短的设计,形成不对称的Z字型,长刀臂与短刀臂通过中间臂连接。设置于锅体1内时,两个搅刀2反向安装,使得搅刀2各部得以错开,无论两个搅刀2的转速、转向如何,都不会产生碰撞;同时,错开了中间臂,让其附近的糊料不会被中间臂挤压,使整个凉料机的搅拌效率得以提高。所述锅体1上设有进水口4与出水口5,进水口4设在锅体1的底侧,而出水口5设在锅体1的顶侧。冷却水从进水口4进入锅体1,装满锅体1后,从出水口5处排出。在搅刀2旋转搅拌时,通入冷却水可增强凉料机的降温效果,缩短冷却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所述锅体1上设有排烟气口14,利于锅体1内部的热气、水蒸气等烟气顺利排出。所述锅体1上设有进料口6与出料口7,进料口6设置在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搅刀(2)的锅体(1)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搅刀(2)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对所述锅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搅刀(2)截面形状为一边凹陷、一边凸出,搅刀(2)旋转时,凹陷的一边迎向待搅拌物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使糊料凝团的碳素凉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搅刀(2)的锅体(1)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搅刀(2)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对所述锅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搅刀(2)截面形状为一边凹陷、一边凸出,搅刀(2)旋转时,凹陷的一边迎向待搅拌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凉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刀(2)上设有若干个切割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素凉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3)为犁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素凉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刀(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搅刀(2)通过传动齿轮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素凉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刀(2)的外形为不对称的Z字型,所述搅刀(2)的结构包括长刀臂、中间臂和短刀臂,所述长刀臂和短刀臂通过所述中间臂相连接,同时两个所述搅刀(2)交错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元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坤宏捏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