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吸收器和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992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流吸收器和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包括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腔壁为中空形成水冷层;所述密封腔体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与水冷层导通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依次交错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密封腔体前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烟气进口、吸收液进口、冷却水进口,密封腔体后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冷却水出口、烟气出口和吸收液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与所述水冷层导通;所述烟气进口、吸收液进口、烟气出口和吸收液出口与所述密封腔体腔内导通。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吸收效率高。

Baffle absorber and flue gas absorption system based on baffle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流吸收器和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烟气吸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流吸收器和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特点是以煤炭发电为主,其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保持不变。燃煤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颗粒物、SO2、NOx、VOCs、二恶英等,严重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身体健康。SO2、NOx等酸性气体不仅可以引起降水酸化,而且还是PM2.5的前体物,极易引起连锁反应并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世界各国对SO2和NOx排放标准的制定越来越严格,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积极展开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以应对未来可预期的严峻形势。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较为成熟的烟气治理技术,比如石灰石-石灰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等,会造成设备冗杂,流程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多种污染物共同高效脱除、无二次污染的烟气综合治理新技术。液体吸收法广泛用于目前工业上烟气治理,不仅可以用于SO2、NOx、H2S、Cl2、HCl等无机烟气的吸收,也可用于各种有机废气,含汞废气、恶臭气体的吸收治理。目前的液体吸收设备多采用喷淋塔。喷淋塔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塔设备占地面积大,吸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流吸收器和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其占地面积小,吸收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折流吸收器,应用于烟气吸收系统,包括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腔壁为中空形成水冷层;所述密封腔体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与水冷层导通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依次交错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上隔板和下隔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隔板下端与密封腔体底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入口,下隔板上端与所述密封腔体顶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出口,相邻两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形成吸收通道;所述吸收通道入口、吸收通道、吸收通道出口组成一个单元折流吸收通道,所述密封腔体内包括两个以上的单元折流吸收通道;所述密封腔体前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烟气进口、吸收液进口、冷却水进口,密封腔体后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冷却水出口、烟气出口和吸收液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与所述水冷层导通;所述烟气进口、吸收液进口、烟气出口和吸收液出口与所述密封腔体腔内导通。本方案通过设计一个密封腔体作为密封腔体代替喷淋塔,密封腔体的腔壁均为中空结构,然后设计与中空结构导通的隔板,隔板同样设计为中空结构,由此则形成了一个水冷层,烟气和吸收液则从隔板之间穿过,从而实现了烟气吸收,吸收过程中由上隔板、下隔板、腔壁之间形成是水冷系统进行降温,整个设备体积小、吸收效率更高。进一步的,相邻两上隔板和下隔板形成的平行阵列依次导通,即上隔板的下端与其后方的下隔板导通,上隔板的上端与其前方的下隔板上端导通。进一步的,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彼此镜像,由垂直段和倾斜段组成,上隔板的倾斜段与所述密封腔体顶部导通,下隔板的倾斜段于所述密封腔体底部导通。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间隙为1-3cm。进一步的,所述上隔板顶部与密封腔体顶部之间以及下隔板底部与密封腔体底部之间的间距为3-5cm。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出口、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所在高度高出所述上隔板顶部;所述冷却水进口、吸收液进口、吸收液出口所在高度低于所述下隔板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进口尺寸小于冷却水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尺寸大于所述烟气出口,所述吸收液进口尺寸小于吸收液出口。液体出口管径比入口大,吸收器中的液体也为不会高于隔板最高位置,以确保吸收器中液体不会过多而进入烟气系统。一种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该系统包括烟气缓冲罐、溶液罐、烟气压缩机、循环冷却水泵、风机、折流吸收器、增压离心泵和冷却水源;所述烟气缓冲罐、烟气压缩机、风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用于将呆吸收烟气由所述烟气进口送入折流吸收器;所述溶液罐、增压离心泵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吸收液由所述吸收液进口送入所述折流吸收器,所述吸收液出口通过管道回流连接至溶液罐;所述冷却水源、循环冷却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冷却水由冷却水进口送入所述折流吸收器,所述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回流连接至冷却水源。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使用罗茨风机可以便于控制烟气量,做到系统精准调节。进一步的,吸收过程中,所述吸收液的最高高度不超过所述上隔板顶部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和传统的喷淋塔烟气吸收系统相比,本方案占地面积更小,通过隔板形成若干折叠吸收面,使得烟气均匀分布,延长了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使得烟气与吸收液充分反映,从而提高了烟气吸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折流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于折流吸收器的烟气吸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折流吸收器,应用于烟气吸收系统,包括密封腔体601,所述密封腔体601的腔壁为中空形成水冷层;所述密封腔体601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与水冷层导通的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所述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依次交错形成平行阵列位于所述密封腔体601内,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均为中空结构。其中相邻两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形成的平行阵列依次导通,即上隔板611的下端与其后方的下隔板612通过一根导通管609导通,上隔板611的上端与其前方的下隔板612上端通过一根导通管609导通,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彼此镜像,由垂直段和倾斜段组成,上隔板611的倾斜段与密封腔体601顶部导通,下隔板612的倾斜段于密封腔体601底部导通。密封腔体601可设计为筒状或立方体状,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长方体的结构,其六面均设有夹层以作为水冷层,对应的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为矩形,其中上隔板611除下端以外其余三侧均与水冷层导通,同理的,下隔板612除上端以外其余三侧均与水冷层导通。使得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在密封腔体601的腔体内构造出折叠状态的吸收甬道。具体为上隔板611下端与密封腔体601底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入口,下隔板612上端与密封腔体601顶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出口,相邻两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之间形成吸收通道;吸收通道入口、吸收通道、吸收通道出口组成一个单元折流吸收通道,密封腔体601内的吸收甬道包括两个以上的单元折流吸收通道。密封腔体601前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烟气进口605、吸收液进口607、冷却水进口603,密封腔体601后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冷却水出口604、烟气出口606和吸收液出口608;冷却水进口603、冷却水出口604与所述水冷层导通,烟气进口605、吸收液进口607、烟气出口606和吸收液出口608与所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吸收器,应用于烟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腔体(601),所述密封腔体(601)的腔壁为中空形成水冷层;/n所述密封腔体(601)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与水冷层导通的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所述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依次交错位于所述密封腔体(601)内,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均为中空结构;/n所述上隔板(611)下端与密封腔体(601)底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入口,下隔板(612)上端与所述密封腔体(601)顶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出口,相邻两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之间形成吸收通道;/n所述吸收通道入口、吸收通道、吸收通道出口组成一个单元折流吸收通道,所述密封腔体(601)内包括两个以上的单元折流吸收通道;/n所述密封腔体(601)前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烟气进口(605)、吸收液进口(607)、冷却水进口(603),密封腔体(601)后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冷却水出口(604)、烟气出口(606)和吸收液出口(608);/n所述冷却水进口(603)、冷却水出口(604)与所述水冷层导通;/n所述烟气进口(605)、吸收液进口(607)、烟气出口(606)和吸收液出口(608)与所述密封腔体(601)腔内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吸收器,应用于烟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腔体(601),所述密封腔体(601)的腔壁为中空形成水冷层;
所述密封腔体(601)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与水冷层导通的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所述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依次交错位于所述密封腔体(601)内,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均为中空结构;
所述上隔板(611)下端与密封腔体(601)底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入口,下隔板(612)上端与所述密封腔体(601)顶部留出间隙作为吸收通道出口,相邻两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之间形成吸收通道;
所述吸收通道入口、吸收通道、吸收通道出口组成一个单元折流吸收通道,所述密封腔体(601)内包括两个以上的单元折流吸收通道;
所述密封腔体(601)前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烟气进口(605)、吸收液进口(607)、冷却水进口(603),密封腔体(601)后端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冷却水出口(604)、烟气出口(606)和吸收液出口(608);
所述冷却水进口(603)、冷却水出口(604)与所述水冷层导通;
所述烟气进口(605)、吸收液进口(607)、烟气出口(606)和吸收液出口(608)与所述密封腔体(601)腔内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形成的平行阵列依次导通,即上隔板(611)的下端与其后方的下隔板(612)导通,上隔板(611)的上端与其前方的下隔板(612)上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彼此镜像,由垂直段和倾斜段组成,上隔板(611)的倾斜段与所述密封腔体(601)顶部导通,下隔板(612)的倾斜段于所述密封腔体(601)底部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流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上隔板(611)和下隔板(6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珂桥何劲松何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思达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