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88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管箱本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支撑腿、支撑块、管箱本体、L形杆、第一固定板、固定块、固定机构、固定座、活动杆、连接杆、第二固定板、存储槽、卡紧机构、拉簧、U形杆、限位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用管箱不好保持工作位置安放,不便于对管箱进行清洗,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麻烦,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换热器管箱的支撑机构,具备放置稳定,便于后续操作的优点,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A support mechanism of tube box for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到换热器,由于管箱内腔含有生产作业时所产生的最顽固的水垢、锈垢、油垢、粘泥等沉淀物,并且可能带有粘连损坏的垫圈,经常需要拆卸管箱并对管箱的内腔进行清洗,由于其不规则的外形,不好保持工作位置安放,位置易发生移动,不便于清理管箱内腔的沉淀物和垫圈,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换热器用管箱不好保持工作位置安放,不便于对管箱进行清洗,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麻烦,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具备放置稳定,便于后续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用管箱不好保持工作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设置有管箱本体(4),所述底座(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5),所述L形杆(5)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顶部的后侧设置有与管箱本体(4)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块(7)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卡紧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设置有管箱本体(4),所述底座(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5),所述L形杆(5)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顶部的后侧设置有与管箱本体(4)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块(7)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卡紧机构(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座(801),所述固定座(8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02),所述活动杆(802)靠近管箱本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03),所述连接杆(803)远离活动杆(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804),所述活动杆(802)的顶部开设有与卡紧机构(9)配合使用的存储槽(8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管箱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9)包括拉簧(901),所述拉簧(901)的顶部与存储槽(805)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聚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裕顺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