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分级液体加热器,涉及加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它由加热容器、进水口、出水口组成;加热容器包含了加热管、水管、外壳;加热容器为圆柱形状,进水口设置在加热容器的外壳顶部,出水口设置在加热容器的外壳左侧端面上;加热管居中设置在加热容器的内部;水管设置在加热管的上方,水管将加热容器分为预热腔和加热腔两层腔体;水管上还设置有引流孔,所述预热腔与进水口相连接,加热腔与出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外壁管液体收集内壁加热液体时的余热加热外壁的液体,从而减少了加热的时间,节约能源的消耗。
A multi-layer graded liquid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分级液体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分级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液体加热器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类为燃气即热式,这类加热器的热转换率较低,使用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常由于燃气泄漏而造成易燃,易爆及人身伤亡事故;另一类为电加热式,现有技术中液体从进水口注入到加热容器后,在由底部传统发热材料进行加热,这样不仅加热时间过长、在加热过程中热量容易散失热转换率低、能源的消耗过大、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加热时间过长、在加热过程中热量容易散失热转换率低、能源的消耗过大、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提供一种多层分级液体加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由加热容器1、进水口2、出水口3组成;加热容器1包含了加热管11、水管12、外壳13;加热容器1为圆柱形状,进水口2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顶部,出水口3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左侧端面上;加热管11居中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内部;水管12设置在加热管11的上方,水管12将加热容器1分为预热腔4和加热腔5两层腔体;水管12上还设置有引流孔121。所述预热腔4与进水口2相连接,加热腔5与出水口3相连。所述预热腔4与加热腔5之间可用多条水管12分层多个加热腔。充分有效的利用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热量的外散进而加热外壁的液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水管12为单条波纹管或者在预热腔4内设置有环形导水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极大限度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减少加热的时间且水管不易生锈磨损。环形导水槽可以是的水流呈环形流动,增加水流的时间和行程,使得提高预热效果。所述加热管11为功率两千瓦的单头加热管。结构简单、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时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轻便、拆装方便,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加热内壁管液体时内壁会热传递加热外壁管内的水,使外壁管内水温升高,外壁管内水在通过引流进入内壁再进行加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外壁管液体收集内壁加热液体时的余热加热外壁的液体,从而减少了加热的时间,节约能源的消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截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加热容器1、进水口2、出水口3、预热腔4、加热腔5、加热管11、水管12、外壳13、引流孔12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看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加热容器1、进水口2、出水口3组成;加热容器1包含了加热管11、水管12、外壳13;加热容器1为圆柱形状,进水口2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顶部,出水口3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左侧端面上;加热管11居中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内部;水管12设置在加热管11的上方,水管12将加热容器1分为预热腔4和加热腔5两层腔体;水管12上还设置有引流孔121。所述预热腔4与进水口2相连接,加热腔5与出水口3相连。所述预热腔4与加热腔5之间可用多条水管12分层多个加热腔。充分有效的利用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热量的外散进而加热外壁的液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水管12为单条波纹管或者在预热腔4内设置有环形导水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极大限度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减少加热的时间且水管不易生锈磨损。环形导水槽可以是的水流呈环形流动,增加水流的时间和行程,使得提高预热效果。所述加热管11为功率两千瓦的单头加热管。结构简单、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时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轻便、拆装方便,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加热内壁管液体时内壁会热传递加热外壁管内的水,使外壁管内水温升高,外壁管内水在通过引流进入内壁再进行加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外壁管液体收集内壁加热液体时的余热加热外壁的液体,从而减少了加热的时间,节约能源的消耗。实施例2参看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2为两条波纹管,将加热腔5分成两个加热腔体,水管12左端设置引流孔121,出水口3设置在加热容器右侧边缘。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两个加热腔能更有效的利用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外散的热量进而加热外壁的液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加热线路增长,所需加热等待时间较实施例1长。实施例3参看图4所示,此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2为三条波纹管,将加热腔5分成三个加热腔体。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引流层数增加,充分有效的利用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热量的外散进而加热外壁的液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加热线路增长,在相同工作环境下所需加热等待时间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更长。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分级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加热容器(1)、进水口(2)、出水口(3)组成;加热容器(1)包含了加热管(11)、水管(12)、外壳(13);加热容器(1)为圆柱形状,进水口(2)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顶部,出水口(3)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左侧端面上;加热管(11)居中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内部;水管(12)设置在加热管(11)的上方,水管(12)将加热容器(1)分为预热腔(4)和加热腔(5)两层腔体;水管(12)上还设置有引流孔(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分级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加热容器(1)、进水口(2)、出水口(3)组成;加热容器(1)包含了加热管(11)、水管(12)、外壳(13);加热容器(1)为圆柱形状,进水口(2)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顶部,出水口(3)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外壳(13)左侧端面上;加热管(11)居中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内部;水管(12)设置在加热管(11)的上方,水管(12)将加热容器(1)分为预热腔(4)和加热腔(5)两层腔体;水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彭国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