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64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19
一种用于块型热交换器的挡板(1),其包括挡板(100)。挡板(100)包括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其与位于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之间的挡板面(P1)平行。挡板(100)包括第一纵向边缘(103)、第二纵向边缘(104)、第一横向边缘(105)和第二横向边缘(106)。挡板包括在第二纵向边缘(104)处的弹性部件(140)。挡板包括远离挡板面P1延伸的加强件(107)。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块型热交换器的挡板。
技术介绍
今天若干不同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存在,且取决于它们的类型用于各种应用中。某一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通过将顶盖、底盖和四个侧板栓接到成组的角梁来组装,以形成围绕热传递或热交换板堆叠的箱状封壳。该某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被称为块型热交换器。市售的块型热交换器的一个示例是由AlfaLavalAB以产品名Compabloc提供的热交换器。在专利文献EP165179和WO93/22608中公开其它块型板式热交换器。在块型板式热交换器中,用于两个热交换流体的流体路径形成在热交换板堆叠中的热交换板之间,以便在两个热交换流体之间传递热量。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典型地布置在侧板上,而挡板附接到热传递板堆叠的侧部且布置在热传递板堆叠的侧部处,以用于来回引导流体通过形成在热传递板之间的流体路径。挡板布置在形成于热传递板堆叠与侧板之间的空间中。角梁典型地由梁衬覆盖,该梁衬保护角梁免于热交换流体。所谓的真空笼可沿着梁衬设在形成于热传递板堆叠与侧板之间的空间中。用于上文提到的Compabloc热交换器中的一种类型的挡板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两个波状板。板中的每个包括沿着挡板的一个纵向边缘的褶皱,两个板的该褶皱一起形成接合热传递板的叉状形状。板中的每个还包括沿着挡板的相反纵向边缘的褶皱,该褶皱已折叠成略小于90°以用于抵靠侧板按压和密封。板中的每个还包括沿着横向边缘的褶皱,该褶皱焊接至梁衬或真空笼。现有挡板重,制造昂贵,且安装和移除复杂。因此,需要改进的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提供改进的挡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改进挡板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改进挡板的刚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改进挡板的耐压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便于挡板的制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减小用于挡板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减小挡板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减小挡板的重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减小挡板的材料消耗。这些和另外的目标通过用于块型热交换器的挡板来实现。挡板包括挡板(baffleplate)。挡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与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挡板面平行。挡板包括第一纵向边缘、第二纵向边缘、第一横向边缘和第二横向边缘。挡板包括在第二纵向边缘处的弹性部件。挡板包括远离挡板面延伸的加强件。加强件改进挡板的强度、硬度和刚度。加强件简化和减小制造挡板的成本。加强件减小挡板的必要厚度和材料消耗。加强件允许平挡板且消除对于波纹的需要。挡板可通过弯曲金属板来制造,且按压来获得波纹不是必要的。挡板的还有其它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以及从图中显现。附图说明将参照所附示意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所附示意图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带有挡板的块型热交换器的分解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挡板组件的实施例的块型热交换器的透视图,该挡板组件带有挡板和挡板支承件,图3是带有图2中示出的挡板组件的实施例的图2的块型热交换器的细节的透视图,图4是带有图2中示出的挡板组件的实施例的图2的块型热交换器的另一细节的透视图,其中挡板从挡板支承件抽出,图5是图2-4中示出的挡板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是图2-5中示出的挡板的实施例的另一透视图,图7是图2-6中示出的挡板的实施例的细节的透视图,图8是图2-7中示出的挡板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示出具有焊接至梁衬的常规挡板的块型板式热交换器300。板式热交换器300包括顶盖315、底盖316和四个侧板311、312、313、314,其与成组的四个角梁321-324栓接在一起,以用于组装板式热交换器300。当组装时,板式热交换器300具有箱状或块状形状,且封壳由顶盖315、底盖316和侧板311-314形成。热传递板堆叠330布置在封壳内且包括多对热传递板。热传递板堆叠330还具有箱状或块状形状,该形状对应于由盖315、316和侧板311-314形成的封壳的形状。热传递板堆叠330在其转角处具有四个梁衬331-334,该梁衬布置成面向角梁321-324。板式热交换器300还具有基部317,基部317便于板式热交换器300附接到地。垫圈(未示出)布置在侧板311-314上在面向角梁321-324和盖315、316的区段处,使得由盖315、316和侧板311-314形成的封壳适当地密封以用于防止从板式热交换器300泄漏。侧板311-314的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包括用于两个流体的入口和出口。详细地,第一侧板311具有用于第一流体的入口341和出口342。第一板311的入口341和出口342与热传递板堆叠330组合形成用于第一流体的流径,其中流径从入口341在热传递板堆叠330内延伸且延伸到出口342。该流径由在平行于方向F1的方向上延伸的虚线箭头示出。挡板(诸如常规挡板339)连接到热传递板堆叠330的侧部,以用于引导第一流体在堆叠330内的多个通路中流动(示出的图1中的四个通路在每侧上具有两个挡板)。第二侧板312具有用于第二流体的入口343和出口344。第二侧板312的入口343和出口344与热传递板堆叠330组合形成用于第二流体的流径,其中流径从入口343在热传递板堆叠330内延伸且延伸到出口344。该流径由在平行于方向F2的方向上延伸的虚线箭头示出。连接到热传递板堆叠330的侧部的挡板(诸如常规挡板333)引导第二流体在堆叠330内的多个通路(在这里与用于第一流体相同数量的通路)中的流动。用于第一流体的第一流径在堆叠330中成对的热传递板之间,而用于第二流体的第二流径在堆叠330中成对的热传递板内。成对的热传递板包括第一热传递板和第二热传递板。这意味着第一流体的流动在不同对的热传递板的热传递板之间,而第二流体的流动在相同对的第一热传递板与第二热传递板之间,即在一对内。梁衬331-334密封热传递板堆叠330的转角,这确保两个不同的流体路径是分开的。板式热交换器300的组装典型地通过使用常规方法和螺栓(未示出)来执行,其将所提到的构件经由螺栓孔(像孔335和336)附接到彼此。简言之,组装板式热交换器300包括:将热传递板堆叠330布置在底盖316上,将角梁321-324滑动到梁衬331-334中,以及将它们栓接到底盖316。通道端板338布置在热传递板堆叠330之上,且顶盖315栓接到角梁321-324。挡板附接到梁衬。此后,侧板311-314栓接到角梁321-324和盖315、316。参照图2-4,公开图1中示出类型的块型板式热交换器,但其中新型挡板组件包括借助于挡板支承件2附接的挡板1。除了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块型热交换器的挡板(1),其包括挡板(100、2100、3100、4100、5100、6100),所述挡板(100、2100、3100、4100、5100、6100)包括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其与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1)与所述第二表面(102)之间的挡板面(P1)平行,所述挡板(100、2100、3100、4100、5100、6100)包括第一纵向边缘(103)、第二纵向边缘(104)、第一横向边缘(105)和第二横向边缘(106),所述挡板包括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104)处的弹性部件(140、2140、3140、4140、5140、6140)以及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的加强件(107、2107、3107、4107、5107、6107)。/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5 EP 17191228.01.一种用于块型热交换器的挡板(1),其包括挡板(100、2100、3100、4100、5100、6100),所述挡板(100、2100、3100、4100、5100、6100)包括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其与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1)与所述第二表面(102)之间的挡板面(P1)平行,所述挡板(100、2100、3100、4100、5100、6100)包括第一纵向边缘(103)、第二纵向边缘(104)、第一横向边缘(105)和第二横向边缘(106),所述挡板包括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104)处的弹性部件(140、2140、3140、4140、5140、6140)以及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的加强件(107、2107、3107、4107、5107、6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07、2107、3107、4107、5107、6107)位于所述第二纵向边缘(104)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40、2140、3140、4140、5140、6140)附接到所述加强件(107、2107、3107、4107、5107、610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40、2140、3140、4140、5140、6140)的一部分在至少具有平行于所述挡板面(P1)且垂直于所述第二纵向边缘(104)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07、2107、3107、4107、5107、6107)在两个方向上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优选地所述加强件(107、2107、3107、4107、5107、6107)在两个方向上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其中所述两个方向中的一个具有在与其中所述两个方向中另一个的分量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的方向基本相反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的分量,更优选地所述加强件(107、2107、3107、4107、6107)在两个基本相反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挡板面(P1)延伸。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07)包括主双弯曲部分(108),所述主双弯曲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诺埃尔巴隆
申请(专利权)人: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阿尔法拉瓦尔维卡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