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凳结构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4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梯凳结构的改良,其梯凳包括前腿、后腿、踏板,其特征在于梯凳前腿与后腿之间的连接铰链,其紧固连接于前腿的连接铰链上与后腿连接的铆钉孔的中心(基准B)和前腿的中轴线(基准A)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前腿管半径与后腿管半径之和。(*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梯凳折叠结构的改良。技术背景梯凳结合了折叠椅、梯子的结构,使梯子象凳子一样的稳定,实现平稳攀登和安全,同时又具有折叠椅的特点可折叠,是传统梯子的一大发展;而作为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是世界的一体化,生产越来越集中,质量、成本被降低到最低,生产的集约化也带来了运输费用的不断提高,商品的储藏、运输成本所占比例极高,因此,如何缩小运输时所占体积,减少运输费用又是一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折叠时体积最小的梯凳,二腿可完全贴合在一起的叠合。本技术的梯凳包括前腿、后腿、踏板,在梯凳前腿与后腿之间的连接铰链,其紧固连接于前腿的连接铰链上与后腿连接的铆钉孔的中心(基准B)和前腿的中轴线(基准A)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前腿管半径与后腿管半径之和。所述的梯凳,其后腿通过自攻螺丝与后腿堵头连接成一体,前腿通过铆钉与连接铰链连接成一体,前腿堵头与连接铰链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后腿与连接片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连接片与跳板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踏板与前腿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构成一四连杆结构。所述的梯凳是有多层踏板。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使梯凳的前后腿完全叠合,这样可将多张梯凳完全合起装载,大大缩小了运载体积,降低了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a、b)为本技术梯凳连接铰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梯凳折叠机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梯凳张开、折起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本技术梯凳由前腿1、后腿2、踏板3组成,前腿1与踏板3由铆钉14连接,连接铰链4一端套入前腿1内,并由铆钉5、6固定在前腿上,后腿2通过自攻螺丝9与后腿堵头8连接,连接铰链4由铆钉7与后腿堵头8连接。在设立踏板的位置,后腿2由铆钉13与连接片12连接,连接片12通过铆钉10与踏板3形成可旋转连接。在上述结构中,后腿堵头8与连接铰链4通过铆钉7铆接一可旋转铰链,后腿2与连接片12通过铆钉13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连接片12与踏板3通过铆钉10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踏板3与前腿1通过铆钉14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构成一四连杆结构。在跳踏板凳上还设有一凸点11,张开梯凳时凸点11起着踏板的限位作用。在前腿1下方还设有一踏板15。其连接在前腿下端。本技术的这一结构可根据梯凳的高度,设立多层踏板,以满足各种高度攀登的需要。连接铰链如图1所示其包括连接前腿的套管4.1和连接后腿堵头的Y形叉4.2。权利要求1.一种梯凳结构的改良,其梯凳包括前腿、后腿、踏板,其特征在于梯凳前腿与后腿之间的连接铰链,其紧固连接于前腿的连接铰链上与后腿连接的铆钉孔的中心(基准B)和前腿的中轴线(基准A)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前腿管半径与后腿管半径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凳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后腿通过自攻螺丝与后腿堵头连接成一体,前腿通过铆钉与连接铰链连接成一体,后腿堵头与连接铰链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后腿与连接片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连接片与踏板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踏板与前腿通过铆钉铆接成一可旋转铰链,构成一四连杆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凳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梯凳有多层踏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凳结构的改良,其梯凳包括前腿、后腿、踏板,其特点是在梯凳前腿与后腿之间的连接铰链,其紧固连接于前腿的连接铰链上与后腿连接的铆钉孔的中心(基准B)和前腿的中轴线(基准A)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前腿管半径与后腿管半径之和。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使梯凳的前后腿完全叠合,这样可将多张梯凳完全合起装载,大大缩小了运载体积,降低了运输成本。文档编号A47C12/00GK2498922SQ0126185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冷鹭浩, 李强 申请人:厦门新技术集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鹭浩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技术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