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及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34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及起重机。所述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包括缸本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活塞杆,缸本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对中段,第一活塞滑设在第一腔室内,第二活塞滑设在第二腔室内,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对中段设有回油流道;活塞杆与第一活塞之间设有第一缓冲腔,活塞杆与第二活塞之间设有第二缓冲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均与回油流道连通,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内均充满油液。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能够在对中过程中,对活塞杆实现缓冲保护,从而避免甩尾。

Centering oil cylinder and crane with two-way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及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汽车起重机需要依靠多桥转向来满足车辆的灵活性,汽车起重机在高速行驶时,后轴由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锁定在中位,保持直行。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如图1所示,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包括缸底1、缸筒2、导向套3、左管路4、右管路5、第一通路6、第二通路7、左活塞8、右活塞9和活塞杆10。其中,缸底1设置在缸筒的一端以将缸筒2封闭,导向套3设置在缸筒2的另一端,缸筒2内形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左活塞8滑设在左腔室内,右活塞9滑设在右腔室内,活塞杆10的一端位于左活塞8和右活塞9之间,另一端穿过导向套3伸出缸筒2外,以与后轴连接。左管路4、右管路5和第一通路6均设置在缸筒2外,左管路4的一端与左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通路6连通,右管路5的一端与右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通路6连通,第二通路7设置在缸筒2内,其一端与左腔室和右腔室均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回油管路连通。这种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的工作原理是:汽车起重机转向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包括缸本体(10)、第一活塞(20)、第二活塞(30)和活塞杆(120),所述缸本体(10)包括第一腔室(40)、第二腔室(5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40)和所述第二腔室(50)之间的对中段(60),所述第一活塞(20)滑设在所述第一腔室(40)内,所述第二活塞(30)滑设在所述第二腔室(50)内,所述活塞杆(1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20)和第二活塞(30)之间,所述对中段(60)设有回油流道(70);/n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20)与所述第一活塞(20)之间设有第一缓冲腔(130),所述活塞杆(120)与所述第二活塞(30)之间设有第二缓冲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包括缸本体(10)、第一活塞(20)、第二活塞(30)和活塞杆(120),所述缸本体(10)包括第一腔室(40)、第二腔室(5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40)和所述第二腔室(50)之间的对中段(60),所述第一活塞(20)滑设在所述第一腔室(40)内,所述第二活塞(30)滑设在所述第二腔室(50)内,所述活塞杆(1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20)和第二活塞(30)之间,所述对中段(60)设有回油流道(70);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20)与所述第一活塞(20)之间设有第一缓冲腔(130),所述活塞杆(120)与所述第二活塞(30)之间设有第二缓冲腔(140),所述第一缓冲腔(130)和所述第二缓冲腔(140)均与所述回油流道(70)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130)和所述第二缓冲腔(140)内均充满油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20)的靠近所述活塞杆(120)的一端设置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一缓冲腔(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20)靠近所述第一活塞(20)的一端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缓冲腔(130)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80),所述第一间隙(80)与所述第一缓冲腔(130)和所述回油流道(70)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双向缓冲的对中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阳华熊超邹砚湖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