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2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由上盖、滤清座和下盖构成,所述上盖内设有第一旋转盘,所述下盖底部设有橡胶座,所述下盖内设有第二旋转盘和机油进口,所述第二旋转盘上设有机油出口,所述滤清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座板,所述滤清座外部设有滤网,所述滤清座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清座顶部的座板上设有滤芯固定弹簧。通过滤清座与盖体旋转嵌合结构的设计,当机油从机油进口进入时,在油体的冲力,滤清座会随着冲力的方向进行旋转,有效的降低了油体对滤清座冲击产生的能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滤网对滤芯进行了保护,起到抵抗冲力的同时,也可预防一些大型的颗粒进入滤芯内,造成滤芯阻塞的情况。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oi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机油过滤设备
,具体为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
技术介绍
机油滤清器,又称机油格。用于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有全流式与分流式之分。全流式滤清器串联于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因此能滤清进入主油道的全部润滑油。分流式清器与主油道并联,仅过滤机油泵送出的部分润滑油。机油滤清器包括盖体和滤芯构成,滤芯位于盖体内部,目前的机油滤清器的滤芯都是直接固定于盖体内部,然而机油都是通过电子油泵进行传输,当机油进入机油滤清时,由于油体的冲力较大,容易使得滤片之间产生较大缝隙,影响过滤的质量,同时油体的冲力也会将油体中的颗粒物质夹杂在滤片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解决了油体的冲力较大,容易使得滤片之间产生较大缝隙,影响过滤的质量,同时油体的冲力也会将油体中的颗粒物质夹杂在滤片上。(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由上盖、滤清座和下盖构成,所述上盖内设有第一旋转盘,所述下盖底部设有橡胶座,所述下盖内设有第二旋转盘和机油进口,所述第二旋转盘上设有机油出口,所述滤清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座板,所述滤清座外部设有滤网,所述滤清座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清座顶部的座板上设有滤芯固定弹簧,所述滤芯固定弹簧与上盖内部的第一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滤清座底部的座板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固定于第二旋转盘上,所述止回阀上设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机油出口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滤清座顶部的座板和底部的座板内侧板体上均设有滤网嵌合槽,所述滤网嵌合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密封条。优选的,所述滤芯固定弹簧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螺丝分别与滤清座顶部的座板和上盖内的第一旋转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盘通过旋转螺丝与上盖衔接,所述第一旋转盘的盘体与滤芯固定弹簧衔接的固定片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盘底部设有限位卡扣,所述下盖内侧底面上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扣与限位卡槽嵌合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滤清座与盖体旋转嵌合结构的设计,使得滤清座可以在盖体内进行旋转,当机油从机油进口进入时,在油体的冲力,滤清座会随着冲力的方向进行旋转,有效的降低了油体对滤清座冲击产生的能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滤网对滤芯进行了保护,起到抵抗冲力的同时,也可预防一些大型的颗粒进入滤芯内,造成滤芯阻塞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滤清座结构示意图。图中,上盖-1,滤清座-2,下盖-3,第一旋转盘-4,橡胶座-5,第二旋转盘-6,机油出口-7,机油进口-8,座板-9,滤芯固定弹簧-10,止回阀-11,滤网-12,滤芯-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由上盖1、滤清座2和下盖3构成,所述上盖1内设有第一旋转盘4,所述下盖3底部设有橡胶座5,所述下盖3内设有第二旋转盘6和机油进口8,所述第二旋转盘6上设有机油出口7,所述滤清座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座板9,所述滤清座2外部设有滤网12,所述滤清座2内部设有滤芯13,所述滤清座2顶部的座板9上设有滤芯固定弹簧10,所述滤芯固定弹簧10与上盖1内部的第一旋转盘4固定连接,所述滤清座2底部的座板9上设有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固定于第二旋转盘6上,所述止回阀11上设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机油出口7位置对应。所述滤清座2顶部的座板9和底部的座板9内侧板体上均设有滤网嵌合槽,所述滤网嵌合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密封条。通过滤网嵌合槽可对滤网的两端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滤网可以固定于滤清座上。所述滤芯固定弹簧10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螺丝分别与滤清座2顶部的座板9和上盖1内的第一旋转盘4固定连接。固定片起到衔接固定的作用,确保了滤芯固定弹簧可以分别与第一旋转盘和滤清座的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盘4通过旋转螺丝与上盖1衔接,所述第一旋转盘4的盘体与滤芯固定弹簧10衔接的固定片大小相同。第一旋转盘可以通过旋转螺丝进行转动,第一旋转盘和滤芯固定弹簧的固定片结构相同,确保了固定结构的对应性和一致性。所述第二旋转盘6底部设有限位卡扣,所述下盖3内侧底面上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扣与限位卡槽嵌合连接。限位卡扣和限位卡槽的嵌合,一方面对第二旋转盘进行限位固定,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二旋转盘在限位卡槽内进行转动。工作原理:机油通过电子油泵将油体通过机油进口8传输至壳体内部,在机油的冲力下,冲力会使得滤清座2进行转动,有效的起到缓冲能量的作用,同时滤清座2上的滤网12也可抵挡一部分油体的冲力,同时油体内含有的杂质颗粒会被滤网12进行过滤,油体会通过滤网12的间隙进入滤芯13上,由滤芯13对油体进行二次过滤,达到双过滤的效果,过滤后的油体会通过回止阀11流入机油出口7。本技术的上盖1,滤清座2,下盖3,第一旋转盘4,橡胶座5,第二旋转盘6,机油出口7,机油进口8,座板9,滤芯固定弹簧10,止回阀11,滤网12,滤芯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油体的冲力较大,容易使得滤片之间产生较大缝隙,影响过滤的质量,同时油体的冲力也会将油体中的颗粒物质夹杂在滤片上,本技术通过滤清座2与盖体旋转嵌合结构的设计,使得滤清座2可以在盖体内进行旋转,当机油从机油进口8进入时,在油体的冲力,滤清座2会随着冲力的方向进行旋转,有效的降低了油体对滤清座2冲击产生的能量,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滤网12对滤芯13进行了保护,起到抵抗冲力的同时,也可预防一些大型的颗粒进入滤芯13内,造成滤芯13阻塞的情况。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由上盖(1)、滤清座(2)和下盖(3)构成,所述上盖(1)内设有第一旋转盘(4),所述下盖(3)底部设有橡胶座(5),所述下盖(3)内设有第二旋转盘(6)和机油进口(8),所述第二旋转盘(6)上设有机油出口(7),所述滤清座(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座板(9),所述滤清座(2)外部设有滤网(12),所述滤清座(2)内部设有滤芯(13),所述滤清座(2)顶部的座板(9)上设有滤芯固定弹簧(10),所述滤芯固定弹簧(10)与上盖(1)内部的第一旋转盘(4)固定连接,所述滤清座(2)底部的座板(9)上设有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固定于第二旋转盘(6)上,所述止回阀(11)上设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机油出口(7)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由上盖(1)、滤清座(2)和下盖(3)构成,所述上盖(1)内设有第一旋转盘(4),所述下盖(3)底部设有橡胶座(5),所述下盖(3)内设有第二旋转盘(6)和机油进口(8),所述第二旋转盘(6)上设有机油出口(7),所述滤清座(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座板(9),所述滤清座(2)外部设有滤网(12),所述滤清座(2)内部设有滤芯(13),所述滤清座(2)顶部的座板(9)上设有滤芯固定弹簧(10),所述滤芯固定弹簧(10)与上盖(1)内部的第一旋转盘(4)固定连接,所述滤清座(2)底部的座板(9)上设有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固定于第二旋转盘(6)上,所述止回阀(11)上设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机油出口(7)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机油滤清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策陈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