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电力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23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架体、散热鳍片、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和门体,所述架体内部通过隔板和横板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三腔室顶部安装有温湿传感器和单片机,单片机和警示铃电连接,且第三腔室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防潮片、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和送风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过送风风机一侧的进风口内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的一侧与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固定连接的结构,实现了在进风中可以将空气的杂质过滤到滤网外侧,减少腔室内空气杂质的优点。

A kind of power cabinet with adjustable heat dissipation for 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电力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电力柜。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柜是重要设施,在现在电力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但在电力柜中安装完电力设施后,长时间运行电力柜发热,容易引起火灾和容易引起故障,造成安全隐患。现有的电力柜散热效果差极易引发电力故障,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问题,并且现有的电力柜出故障不易维修,也不易移动和固定使用,在潮湿的环境中电力柜不及时排湿除湿易造成电路短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运输过程中电力柜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电力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力柜出故障不易维修,也不易移动和固定使用,在潮湿的环境中电力柜不及时排湿除湿易造成电路短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运输过程中电力柜易损坏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架体、散热鳍片、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和门体,所述架体的两侧及一端安装有门体,门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门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门把手,门体的一侧安装有吸热板,且门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吸热板相配合的散热鳍片,所述架体顶部的外侧安装有警示铃,架体的内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散热层,架体内部通过隔板和横板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三腔室顶部安装有温湿传感器和单片机,单片机和警示铃电连接,且第三腔室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防潮片、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和送风风机,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防潮片、第二活性炭玻璃层和抽风风机,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第一风扇、等二风扇、抽风风机和送风风机电连接,且温湿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架体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通过减震弹簧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顶部安装有制动片。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内壁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块,且第二腔室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通气孔。优选的,所述送风风机一侧的进风口内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的一侧与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底端设置有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连接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顶端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且第一通气孔连接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用电力柜通过架体的两侧及一端安装有门体,门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门把手,实现架体三面的门体都可通过把手打开,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检修维护电力柜内的电线线路,通过送风风机一侧的进风口内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的一侧与第一活性炭玻璃层固定连接的结构,实现了在进风中可以将空气的杂质过滤到滤网外侧,减少腔室内空气杂质的优点,通过在风机的一侧安装活性炭玻璃层,地区梅雨季节时空气湿度大,实现了减少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了电路短路的风险,通过在门体的一侧安装有吸热板,且门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吸热板相配合的散热鳍片,实现使用散热鳍片散热,环保高效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温湿传感器来感应电力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单片机和警示铃,实现在易造成安全危害的时候及时通过单片机传送信号发送警报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送风风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图中:1、减震弹簧;2、制动片;3、万向轮;4、第一风扇;5、门体;6、吸热板;7、散热鳍片;8、第二风扇;9、单片机;10、警示铃;11、温湿传感器;12、出风口;13、抽风风机;14、进风口;15、限位卡块;16、第一防潮片;17、架体;18、滤网;19、送风风机;20、门把手;21、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2、第二活性炭玻璃层;23、散热层;24、第一腔室;25、第二腔室;26、第三腔室;27、第二防潮片;28、第二通气孔;29、第一通气孔;30、隔板;31、横板;3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架体17、散热鳍片7、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和门体5,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2,架体17的两侧及一端安装有门体5,架体17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通过减震弹簧1安装有万向轮3,且万向轮3的顶部安装有制动片2,门体5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门把手20,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吸热板6,且门体5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吸热板6相配合的散热鳍片7,架体17顶部的外侧安装有警示铃10,架体17的内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散热层23,架体17内部通过隔板30和横板31分为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和第三腔室26,隔板30底端设置有第二通气孔28,第二通气孔28连接第三腔室26和第二腔室25,隔板30顶端设置有第一通气孔29,且第一通气孔29连接第一腔室24和第三腔室26,第二腔室25内壁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卡块15,且第二腔室25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通气孔28,第三腔室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风扇4,该风扇4的型号可为ARCTICF9第三腔室26顶部安装有温湿感应器11,该温湿传感器11的型号可为SHT11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9,该单片机9的型号可为AT89S51单片机,单片机9和警示铃10电连接,且第三腔室26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扇8,该风扇8的型号可为ARCTICF9,第二腔室25内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14,且进风口14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防潮片16、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和送风风机19,该风机19的型号可为ARCTICF9送风风机19一侧的进风口14内部安装有滤网18,且滤网18的一侧与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固定连接,第一腔室24内部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12,且出风口12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防潮片27、第二活性炭玻璃层22和抽风风机13,该抽风风机13的型号可为ARCTICF9,所述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第一风扇4、等二风扇8、抽风风机13和送风风机19电连接,且温湿传感器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温湿传感器11的型号可为DWS-T5W1-E-S1A。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电力柜通过万向轮3推到需要安装电力柜的地方,脚踩制动片2将电力柜固定住,将横板31和隔板30安装到电力柜内部,横21可以通过限位卡块15根据需要调整高低,将电路安装到电力箱柜内,架体的两侧及一端安装有门体5,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吸热板6,且门体5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吸热板6相配合的散热鳍片7进行散热,空气从进风口通过第一防潮片16和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再经过送风风机19进入第二腔室25,空气通过第二腔室25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减震弹簧(1)、架体(17)、散热鳍片(7)、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和门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7)的两侧及一端安装有门体(5),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2),门体(5)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门把手(20),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吸热板(6),且门体(5)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吸热板(6)相配合的散热鳍片(7),所述架体(17)顶部的外侧安装有警示铃(10),架体(17)的内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散热层(23),架体(17)内部通过隔板(30)和横板(31)分为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和第三腔室(26),第三腔室(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风扇(4),第三腔室(26)顶部安装有温湿传感器(11)和单片机(9),单片机(9)和警示铃(10)电连接,且第三腔室(26)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扇(8),所述第二腔室(25)内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14),且进风口(14)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防潮片(16)、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和送风风机(19),所述第一腔室(24)内部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12),且出风口(12)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防潮片(27)、第二活性炭玻璃层(22)和抽风风机(13),所述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第一风扇(4)、等二风扇(8)、抽风风机(13)和送风风机(19)电连接,且温湿传感器(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调节散热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减震弹簧(1)、架体(17)、散热鳍片(7)、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和门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7)的两侧及一端安装有门体(5),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2),门体(5)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门把手(20),门体(5)的一侧安装有吸热板(6),且门体(5)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吸热板(6)相配合的散热鳍片(7),所述架体(17)顶部的外侧安装有警示铃(10),架体(17)的内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散热层(23),架体(17)内部通过隔板(30)和横板(31)分为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和第三腔室(26),第三腔室(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风扇(4),第三腔室(26)顶部安装有温湿传感器(11)和单片机(9),单片机(9)和警示铃(10)电连接,且第三腔室(26)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扇(8),所述第二腔室(25)内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14),且进风口(14)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防潮片(16)、第一活性炭玻璃层(21)和送风风机(19),所述第一腔室(24)内部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12),且出风口(12)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二防潮片(27)、第二活性炭玻璃层(22)和抽风风机(13),所述控制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姆罗拉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