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209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包括:岩心,所述岩心的底部中心钻设有岩孔,所述岩孔的底部挖有诱导缝,所述岩心的侧面和顶面形成有高渗层;模拟井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岩心的岩孔内,所述模拟井筒的顶部预留有槽缝,所述槽缝与诱导缝对齐,所述模拟井筒的底部伸出所述岩孔外部;底座,设置在所述岩心的底部,所述模拟井筒的底部密封嵌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与所述模拟井筒的内腔连通的入口通道;顶盖,放置在所述岩心的顶面的高渗层上,所述顶盖上形成有出口通道;热缩套,加热套置在所述岩心的侧面的高渗层、底座以及顶盖的外部。

A fracturing simulation test sample device for constant pressure boundary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属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完井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防砂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水力压裂的基本原理是地面高压泵组将压裂液以远超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附近憋起超过地层岩石的强度的压力,即在地层中形成裂缝。自1947年美国进行第1次水力压裂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力压裂技术从理论研究到现场实践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复杂储层条件下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依旧是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问题。室内压裂模拟实验是研究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的重要方法,其对理论研究及现场施工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室内压裂实验多不考虑孔隙压力边界条件或为不渗透边界条件;而真实的压裂过程中,当压裂液注入孔眼后,由于储层无限大,孔眼周围岩石为渗透、定压边界条件,因此,实验与现场施工的边界条件有一定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能够克服室内压裂实验和现场施工的边界条件的差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岩心(1),所述岩心(1)的底部中心钻设有岩孔(11),所述岩孔(11)的底部挖有诱导缝(12),所述岩心(1)的侧面和顶面形成有高渗层(13);/n模拟井筒(2),固定设置在所述岩心(1)的岩孔(11)内,所述模拟井筒(2)的顶部预留有槽缝(20),所述槽缝(20)与诱导缝(12)对齐,所述模拟井筒(2)的底部伸出所述岩孔(11)外部;/n底座(3),设置在所述岩心(1)的底部,所述模拟井筒(2)的底部密封嵌设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所述底座(3)上形成有与所述模拟井筒(2)的内腔连通的入口通道(31);/n顶盖(4),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岩心(1),所述岩心(1)的底部中心钻设有岩孔(11),所述岩孔(11)的底部挖有诱导缝(12),所述岩心(1)的侧面和顶面形成有高渗层(13);
模拟井筒(2),固定设置在所述岩心(1)的岩孔(11)内,所述模拟井筒(2)的顶部预留有槽缝(20),所述槽缝(20)与诱导缝(12)对齐,所述模拟井筒(2)的底部伸出所述岩孔(11)外部;
底座(3),设置在所述岩心(1)的底部,所述模拟井筒(2)的底部密封嵌设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所述底座(3)上形成有与所述模拟井筒(2)的内腔连通的入口通道(31);
顶盖(4),放置在所述岩心(1)的顶面的高渗层(13)上,所述顶盖(4)上形成有出口通道(41);
热缩套(5),加热套置在所述岩心(1)的侧面的高渗层(13)、底座(3)以及顶盖(4)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密封袋(6),所述密封袋(6)套置在所述试样装置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岩心(1)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岩心(1)的直径为三轴压缩试验机的围压腔内径的70%~80%,所述岩心(1)的高度为其直径的1~1.2倍;所述岩孔(11)的高度为所述岩心(1)的高度的一半,所述诱导缝(12)为对称分布在所述岩孔(11)的底部两侧的两条缝隙,所述缝隙的高10mm,宽1mm,深1~2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定压边界条件的压裂模拟实验试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井筒(2)的纵截面呈I字形结构,所述模拟井筒(2)的顶部封闭,所述模拟井筒(2)的顶部直径与所述岩孔(11)的内径相同,所述模拟井筒(2)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槽口(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刘伟罗超邓金根谭强蔚宝华闫伟冯永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