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显示介质层(displaymediumlayer)被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包夹。两个基板通过框胶接合在一起以形成液晶胞(displaycell)。显示介质层的厚度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质。框胶可协助维持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适当距离。当设计有显示介质层的显示面板时,必须考虑显示面板的其他元件的结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具有凹槽的基板以及容纳于凹槽中的框胶,而可使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层厚度设计富有弹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框胶、导电层以及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可具有位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第二基板可相对于第一基板配置。框胶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框胶可容纳于第一凹槽中。导电层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可以共形的方式覆盖第一凹槽,且导电层介于第一基板与框胶之间。显示介质层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显示介质层可由框胶包围。框胶的厚度可大于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宽度可大于所述框胶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具有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且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导电层,自第二区域连续延伸,横越第一区域且到达第三区域,以共形方式覆盖第一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第一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n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n框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框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中;/n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导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框胶之间;以及/n显示介质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显示介质层由所述框胶包围;/n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0 US 16/195,872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
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
框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框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导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框胶之间;以及
显示介质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显示介质层由所述框胶包围;
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框胶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导电层自所述第二区域连续延伸,横越所述第一区域且到达所述第三区域,并以共形方式覆盖所述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厚度以及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第三厚度,且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或所述第三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侧表面为倾斜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显示介质层的外侧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垂直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层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的一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介质层的厚度小于2μ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底板和配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保护层,且所述第二基板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于所述保护层中,而所述框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由所述保护层覆盖的主动元件层,且所述保护层夹于所述框胶与所述主动元件层的一部分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底板为硅基板,且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柏宏,陈亚柔,王兴龙,范姜冠旭,
申请(专利权)人: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