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93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53
一种显示面板可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框胶、导电层以及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可具有位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第二基板可相对于第一基板配置。框胶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框胶可容纳于第一凹槽中。导电层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可以共形的方式覆盖第一凹槽。导电层介于第一基板与框胶之间。显示介质层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显示介质层可由框胶包围。框胶的厚度可大于位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使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层厚度设计富有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显示介质层(displaymediumlayer)被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包夹。两个基板通过框胶接合在一起以形成液晶胞(displaycell)。显示介质层的厚度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质。框胶可协助维持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适当距离。当设计有显示介质层的显示面板时,必须考虑显示面板的其他元件的结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具有凹槽的基板以及容纳于凹槽中的框胶,而可使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层厚度设计富有弹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框胶、导电层以及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可具有位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第二基板可相对于第一基板配置。框胶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框胶可容纳于第一凹槽中。导电层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可以共形的方式覆盖第一凹槽,且导电层介于第一基板与框胶之间。显示介质层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显示介质层可由框胶包围。框胶的厚度可大于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宽度可大于所述框胶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具有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且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导电层,自第二区域连续延伸,横越第一区域且到达第三区域,以共形方式覆盖第一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于第一区域可具有第一厚度,第一基板于第二区域可具有第二厚度以及第一基板于第三区域可具有第三厚度,且第一厚度可小于第二厚度或第三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侧表面可为倾斜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包括遮光层配置于第一基板的远离显示介质层的外侧表面上,且第一凹槽的垂直投影可落在遮光层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遮光层的宽度可大于第一凹槽的最大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可小于第一基板于第二区域的厚度的一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的厚度可小于2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可包括底板和配置于底板上的保护层,第二基板于第一区域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形成于保护层中,且框胶容纳于第二凹槽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可还包括由保护层覆盖的主动元件层。保护层可夹于框胶与主动元件层的一部分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底板可为硅基板,且主动元件层可包括多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形成于硅基板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框胶可包括密封材料与分散于密封材料中的多个填充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包括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第一配向层配置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一基板之间,以及第二配向层配置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无机配向层与有机配向层,无机配向层可与框胶隔开一间隙,且有机配向层可为位于间隙中而与框胶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框胶以及显示介质层。第二基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配置。第二基板可包括硅基板与配置于硅基板上的保护层。第二基板于第一区域具有凹槽,且凹槽可形成于保护层中。框胶可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框胶可容纳于凹槽中。显示介质层可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显示介质层可由框胶包围。框胶的厚度可大于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可还包括形成于硅基板中的主动元件层,且主动元件层由保护层覆盖,以及保护层可为夹于框胶与主动元件层的一部分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保护层可包括第一绝缘层以及堆叠于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绝缘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可为不足以穿过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包括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第一配向层配置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一基板之间,以及第二配向层配置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无机配向层与有机配向层,无机配向层与框胶隔开一间隙,且有机配向层为位于间隙中以与框胶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具有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可配置于第三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且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可不存在于第三区域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的厚度小于2μm。基于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具有第一区域包围第二区域,且显示面板于第一区域中具有凹槽,凹槽可形成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中的一者或两者上。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的距离小于框胶的厚度。因此,即便在显示面板中要求显示介质层具有小的厚度,也可使用低压缩性的框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包括具有凹槽的基板以及容纳于凹槽中的框胶,而可使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层厚度设计富有弹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图。图2A至图2D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一部分步骤中,第一基板的横截面图。图3A至图3D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图。图4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图。图4B与图4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的横截面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图。【符号说明】100A、100B、100C、100D、100E、200、300:显示面板102:第一区域104:第二区域106:第三区域110、210:第一基板110a、210a:第一表面110b、210b:第二表面114:抗反射层116:遮光层116i:内侧116o:外侧118、218:导电层120、220:第二基板122、222:底板124、224:主动元件层124a、126a、226a、154a、164a、222a:表面126、226:保护层130:显示介质层130a:显示介质材料140、140A:框胶142、142a:密封材料144:多个填充物150、150A、150B、150C:第一配向层152、152A:第一有机配向层154:第一无机配向层156:第一疏水层160、160A、160B、160C:第二配向层162、162A:第二有机配向层164:第二无机配向层166:第二疏水层170:彩色滤光片2261:第一绝缘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第一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n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n框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框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中;/n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导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框胶之间;以及/n显示介质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显示介质层由所述框胶包围;/n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0 US 16/195,872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包围的第二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槽;
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
框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框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导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框胶之间;以及
显示介质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显示介质层由所述框胶包围;
其中,所述框胶的厚度大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框胶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导电层自所述第二区域连续延伸,横越所述第一区域且到达所述第三区域,并以共形方式覆盖所述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厚度以及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第三厚度,且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或所述第三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侧表面为倾斜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显示介质层的外侧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垂直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层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基板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的一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介质层的厚度小于2μ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底板和配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保护层,且所述第二基板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于所述保护层中,而所述框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由所述保护层覆盖的主动元件层,且所述保护层夹于所述框胶与所述主动元件层的一部分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底板为硅基板,且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柏宏陈亚柔王兴龙范姜冠旭
申请(专利权)人: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