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鳞片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791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鳞片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包括以下步骤:抗生素卡那霉素适宜浓度筛选;菌液的制备;预培养;侵染;共培养;筛选培养;抗性苗获得;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细叶百合无菌小鳞片为转化材料,通过对农杆菌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鳞片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细叶百合,转化率达到16.13%。其优势在于以细叶百合鳞片为转化受体的直接再生途径,再生率高,变异率和假阳性率低,转化周期短,约3.5个月即可获得完整植株,转化率高,为百合的分子育种、种质资源创制及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An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Lily sca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鳞片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的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鳞片为转化受体,建立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细叶百合(Liliumpumilum)又名山丹,原产于中国北方寒冷地区,花瓣向外反卷,花色鲜红,观赏价值极高,可直接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抗盐碱的能力,是百合抗性育种的重要亲本。近几年来,对于细叶百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杂交育种以及分类学上,而关于其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少有报道。采用常规的育种技术来改良植物的品种不仅耗时费力,并且难度大,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向植物中导入外源目的基因,是快速有效改良植物品种的重要途径,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细叶百合新品种,对于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于百合转基因的方法主要是农杆菌介导法与基因枪法,相比于后者,由于农杆菌可以引起植物发生可遗传变异、拷贝数少、插入位点固定、后代遗传简单等优点,农杆菌介导法常被采用。但百合是单子叶植物,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基因转化,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农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鳞片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包括以下步骤:/n(1)抗生素敏感性试验/n将切成0.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细叶百合鳞片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将切成0.5cm2大小的细叶百合小鳞片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Kan(卡那霉素)的培养基(MS+1.5mg/L6-BA+0.5mg/LNAA+400mg/LCef)上进行培养,定期观察小鳞片的生长状态并统计褐化率,确定Kan对小鳞片的最适筛选浓度为120mg/L。
(2)细叶百合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不同转化条件下,经农杆菌侵染并抗性筛选的细叶百合小鳞片,40d后统计抗性芽产生率,比较并确定最适的遗传转化条件: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7,侵染时间为15min,侵染液及共培养基中所加AS(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mg/L。
(3)侵染液的制备
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农杆菌菌液在YEP+50mg/LKan+100mg/LRif的固体培养基上划线,28℃下暗培养48h后,挑取长势较好的单菌落,接种于10mL附加50mg/LKan和100mg/LRif的YEP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震荡培养24h后,从中吸取菌液按1:100的比例加入到50ml含有50mg/LKan和100mg/LRif的YEP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振荡培养至OD600=0.7。将活化后的菌液45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用含有20mg/LAS的1/2MS(不含NH4NO3)液体培养基(PH=5.7)悬浮菌体沉淀,200rpm震荡1.5-2h,即为转化用的侵染液。
(4)预培养
将细叶百合小鳞片切成0.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妮刘彬王营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