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管道全永磁斥力式悬浮车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管道全永磁斥力式悬浮车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轮轨交通技术的成熟应用,人们对交通技术提出了“更快速、更安全、更节能、更舒适、更环保”的新要求,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技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已有的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常导型电磁磁悬浮(ElectromagneticSuspension,简称EMS)、低温超导型电动磁悬浮(ElectrodynamicsSuspension,简称EDS)、高温超导型磁悬浮、永磁电动型磁悬浮和永磁补偿式磁悬浮。常导型EMS磁悬浮需要主动控制悬浮导向,控制复杂,运行能耗较大,载重比约2吨/米,造价比约3亿元/千米;低温超导型EDS磁悬浮不需要主动控制,控制简单,自稳定性高,配备有低温制冷系统和轮轨系统,运行能耗较大,造价比约12亿元/千米,载重约3.5吨/米;高温超导型磁悬浮不需要主动控制,稳定性高,配备有低温制冷系统、高温超导块材和永磁轨道,造价比较高、运行能耗较大,载重比相对较大;永磁电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管道全永磁斥力式悬浮车轨,其特征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转子(1)和定子(2)、车载悬浮磁体(3)、轨道悬浮磁体(4)、车载导向磁体(5)、轨道导向磁体(6)、磁浮车载客或载货空间(7)、磁浮车体(8)、轨道(9)、轨道导热铝合金板(15)、车载导热铝合金板(16)布置在真空管道(13)内部,管道散热装置(17)位于轨道(9)底部壁中,变流设备(10)和真空泵机组(14)布置在真空管道壁外,磁浮车载客或载货空间(7)位于磁浮车体(8)的中央,四周为磁浮车体(8)的侧壁;/n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两个转子(1)布置在磁浮车体(8)两个侧壁的中央,两个定子(2)布置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管道全永磁斥力式悬浮车轨,其特征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转子(1)和定子(2)、车载悬浮磁体(3)、轨道悬浮磁体(4)、车载导向磁体(5)、轨道导向磁体(6)、磁浮车载客或载货空间(7)、磁浮车体(8)、轨道(9)、轨道导热铝合金板(15)、车载导热铝合金板(16)布置在真空管道(13)内部,管道散热装置(17)位于轨道(9)底部壁中,变流设备(10)和真空泵机组(14)布置在真空管道壁外,磁浮车载客或载货空间(7)位于磁浮车体(8)的中央,四周为磁浮车体(8)的侧壁;
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两个转子(1)布置在磁浮车体(8)两个侧壁的中央,两个定子(2)布置在截面为凹形轨道(9)的两个侧壁的中央,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转子(1)和定子(2)在垂直方向平行、水平方向相对,两者之间的间隙为电机气隙,组成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系统;两组车载悬浮磁体(3)水平布置于磁浮车体(8)的底部,两组轨道悬浮磁体(4)水平布置于凹形的轨道(9)底部上,车载悬浮磁体(3)与轨道悬浮磁体(4)在水平方向平行、垂向方向相对,两者之间的气隙高度为悬浮高度(11);四组车载导向磁体(5)布置于磁浮车体(8)两个侧壁的外侧,每两组车载导向磁体(5)分别位于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转子(1)的上、下;四组轨道导向磁体(6)布置于凹形轨道(9)两个侧壁的内侧,每两组轨道导向磁体(6)分别位于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定子(2)的上、下;车载导向磁体(5)与轨道导向磁体(6)在垂向方向平行、水平方向相对,两者之间的气隙宽度为导向宽度(12);导热铝合金板包括车载导热铝合金板(16)和轨道导热铝合金板(15);车载导热铝合金板(16)的横截面为凹形,沿磁浮车体(8)的内侧面布置,贴合在车载悬浮磁体(3)、车载导向磁体(5)和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转子(1)的内侧面,嵌入磁浮车体(8)的壁面;轨道导热铝合金板(15)的横截面为凹形,沿轨道(9)的外侧面布置,贴合在轨道悬浮磁体(4)、轨道导向磁体(6)和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定子(2)的外侧面,嵌入轨道(9)的壁面;管道散热装置(17)位于真空管道(13)底部壁内,与轨道导热铝合金板(15)贴合;真空泵机组(14)的抽气端布置在真空管道(13)内侧壁上,真空泵组位于真空管道(13)壁外;变流设备(10)分别与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定子(2)、真空泵机组(14)连接供电,驱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并维持真空管道(13)内部的真空状态。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冰,肖立业,韦统振,王铮,史黎明,杨文晖,张东,杜晓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