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6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框架、外层镜片和内层镜片,所述外层镜片与内层镜片之间形成封闭的前气流腔,所述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眼罩框架上设置有充气通道和微型气瓶,所述充气通道与前气流腔连通,所述微型气瓶的气流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充气通道连通,微型气瓶内填充有干燥气体,微型气瓶的气流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采用本申请的医用防护眼罩,当外层镜片的内侧起雾时,只需要打开充气阀门,通过微型气瓶往前气流腔内充入干燥气体即可将水雾去除,亦可外接使用医用氧气等气体除雾,整个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因镜片起雾而影响视线和佩戴效果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悬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微粒、烟雾、放射性气溶胶、毒性气溶胶、流感病毒、肺炎病毒等随着增多,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应对各种病毒、毒性气溶胶等的传染,以确保广大人民、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护眼罩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保护装备,尤其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救治病患时,为了防止自己被病毒等感染,需要佩戴防护眼罩,一般与口罩、防护服等配合使用,从而对医生从头到脚起到全面的防护。为提高防护效果以及镜片部位的强度,防护眼罩通常包括两层镜片,内外两层镜片之间形成前气流腔,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使用者在佩戴防护眼罩时,由于镜片部位与面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常久使用时,呼吸产生的水蒸气会穿过透气孔进入前气流腔,由于受体温影响,尤其外界环境低温时,内层镜片温度高,外层镜片温度低,会导致水汽凝结在外层镜片的内侧而形成水雾,不仅影响视线,而且影响佩戴的舒适度,而现有技术的眼罩均不具备防水雾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使其具备防水雾功能的优点,以便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框架、外层镜片和内层镜片,所述外层镜片与内层镜片之间形成封闭的前气流腔,所述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眼罩框架上设置有充气通道和微型气瓶,所述充气通道与前气流腔连通,所述微型气瓶或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充气通道连通,微型气瓶或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进一步,所述充气通道包括开设在眼罩框架顶部的主通道以及多条支通道,所述支通道的一端与主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前气流腔连通。进一步,所述支通道的出口朝向外层镜片。进一步,所述眼罩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带排气阀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前气流腔连通。进一步,所述主通道的侧壁沿主通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包括相互连通的螺纹孔和锥形孔,所述连接管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管道的端部通过支杆设置有顶杆,所述锥形孔内设置有与锥形孔的小径端匹配堵塞的球状阀芯,锥形孔的大径端设置有支板,所述球状阀芯与支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框架、外层镜片和内层镜片,所述外层镜片与内层镜片之间形成封闭的前气流腔,所述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眼罩框架上设置有充气通道和微型气瓶,所述充气通道与前气流腔连通,所述微型气瓶或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充气通道连通,微型气瓶内填充有干燥气体,医用氧气本身为干燥气体,微型气瓶或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采用本申请的医用防护眼罩,当外层镜片的内侧起雾时,只需要打开充气阀门,通过微型气瓶往前气流腔内充入干燥气体即可将水雾去除,也可连接医用氧气气源进行除雾,整个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因镜片起雾又无法除雾,而影响视线和佩戴效果的弊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内层镜片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框架1、外层镜片2和内层镜片3,所述外层镜片2与内层镜片3之间形成封闭的前气流腔4,外层镜片起到防护和雾气凝结作用,内层镜片的作用是:1、形成相对封闭的前气流腔,2、保证前气流腔内的温度较低,在使用时低于内层镜片和人体面部形成的后侧腔温度明显高于前气流腔,水汽只会在前气流腔内的外层镜片内侧壁凝结,3、内层镜片可以保护干燥气体不直接冲击眼部。所述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5,水汽通过透气孔,从眼部前的腔流到前气流腔内,由于外层镜片所处环境要比内层镜片温度低,水汽会凝结在外层镜片上。所述眼罩框架1上设置有固定用的镜腿或绑带,眼罩框架1上设置有充气通道和微型气瓶7,所述充气通道与前气流腔4连通,所述微型气瓶7的气流口通过连接管道12与充气通道的气流入口连通,微型气瓶7的气流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8,微型气瓶7内填充有干燥气体。采用本申请的医用防护眼罩,当外层镜片的内侧起雾时,只需要打开充气阀门8,通过微型气瓶7往前气流腔4内充入干燥气体(如医用氧气)即可将水雾去除,整个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因镜片起雾而影响视线和佩戴效果的弊端。优选地,当充气通道的气流入口不连接微型气瓶时,有保护性橡胶盖盖好,以保持无菌状态,使用时用消毒剂对橡胶盖及周围进行消毒。优选地,也可利用医用氧气气源往前气流腔内充入干燥气体,同样可起到除雾的效果。干燥气体除雾的具体原理为:微型气瓶内充满干燥气体,不含水分,微型气瓶释放出来的气体,水蒸气分压接近为0mmHg;医用氧气使用未经过湿化的氧气,水蒸气分压接近为0mmHg。当水蒸气分压极低的干燥气体通过前气流腔时,由于干燥气体水蒸气分压和外层镜片上露水的蒸气压之间的差值很大,所以外层镜片上的雾气和露水珠可以在短时间内蒸发完,产生良好的除雾效果。除雾以后的废气,水蒸气分压上升,含水量大,从底部排气阀排出,避免了水汽再次在外层镜片上凝结。可以保证外层镜片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不起雾。优选地,为提高充气除雾的效果,在充气过程中,可以对微型气瓶加热,具体来说,在微型气瓶外侧设置电加热片,电加热片的能量来源可以是便携式电源。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通道包括开设在眼罩框架1顶部的主通道601以及多条支通道602,所述主通道601沿眼罩框架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多条支通道602沿主通道60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支通道602的一端与主通道601连通,另一端与前气流腔4连通。在主通道601的中部水平延伸出与微型气瓶7连通的分支通道。采用该种结构形式,可以使除雾气流相对一致的吹送至两侧的镜片,确保两侧镜片都能及时、可靠的除雾。优选地,所述支通道的出口朝向外层镜片,支通道可以倾斜45度布置,这样除雾气流直接吹向外层镜片,有利于提高除雾的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眼罩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带排气阀9的出气口10,所述出气口与前气流腔连通。除雾过程中,打开出气口的排气阀,可及时将水雾排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6所示,所述主通道601的顶部沿主通道60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包括相互连通的螺纹孔1102和锥形孔1101,所述连接管道12与螺纹孔1102螺纹连接,连接管道12的端部通过支杆14设置有顶杆13。所述锥形孔110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框架、外层镜片和内层镜片,所述外层镜片与内层镜片之间形成封闭的前气流腔,所述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框架上设置有充气通道和微型气瓶,所述充气通道与前气流腔连通,所述微型气瓶或者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充气通道连通,微型气瓶或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框架、外层镜片和内层镜片,所述外层镜片与内层镜片之间形成封闭的前气流腔,所述内层镜片上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框架上设置有充气通道和微型气瓶,所述充气通道与前气流腔连通,所述微型气瓶或者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充气通道连通,微型气瓶或医用氧气气源的气流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雾结构的医用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通道包括开设在眼罩框架顶部的主通道以及多条支通道,所述支通道的一端与主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前气流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欣崔宇龙曹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