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蒸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57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蒸炼机,包括机架、蒸炼桶、驱动电机、蒸汽进气管及搅拌机构,所述蒸炼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蒸炼桶的底部,另一端伸出蒸炼桶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蒸炼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蒸汽进气口,所述蒸汽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蒸炼桶的下部或者中部,所述蒸汽进气管连接所述蒸汽进气口,所述蒸炼桶的上端设有排气口,蒸炼桶的下端设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设置有放料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蒸炼机通过在高温下使得原料组织结构变性,产品口感更佳,保质期更长,高压蒸汽由底部及中部进入蒸炼桶内,保证了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提高了产品的弹性,需要取出物料时,将放料阀打开,产品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由放料口排出。

Vertical ste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蒸炼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蒸炼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作水晶饼、麻薯、汤圆、青团等食品时,一般采用冷加工的生产方法,将粉料放置在和面机里混合均匀后在进行后续制作,成型的糕点在蒸炉中蒸熟,即得到成品。现有的工艺需要和将和面机、打蛋机、乳化机、蒸炉几种设备反复使用,入锅与出锅的过程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及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糕点在成型后再用蒸炉中蒸熟,其由表及里的加热过程使得表皮与内部受热不均匀,导致糕点的表皮与内部成熟度部不一致,进而导致糕点容易出现老化、开裂及弹性不足等缺陷。为了克服以上缺陷,许多工厂采用蒸炼机对粉料进行预加工,将粉料及水放入蒸练机中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通入高温蒸汽,边搅拌边对粉料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当混合物料变成熟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现有的蒸炼机多为卧式蒸炼机,卧式蒸炼机虽然使用简单,但是其在乳化效果差,需要人工将蒸炼机内的物料取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蒸炼机,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炼机乳化效果差、物料取出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蒸炼机,包括机架、蒸炼桶、驱动电机、蒸汽进气管及搅拌机构,所述蒸炼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蒸炼桶的底部,另一端伸出蒸炼桶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蒸炼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蒸汽进气口,所述蒸汽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蒸炼桶的下部或者中部,所述蒸汽进气管连接所述蒸汽进气口,所述蒸炼桶的上端设有排气口,蒸炼桶的下端设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设置有放料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炼桶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蒸炼桶之间倾斜设置,所述进料斗的上端设有密封上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炼桶包括圆柱形桶体及倒锥形桶体,所述圆柱形桶体设置于倒锥形桶体的上端,所述圆柱形桶体与所述倒锥形桶体为一体式设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第一搅拌辊、第二搅拌辊、第三搅拌辊,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蒸炼桶内,另一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搅拌辊、第二搅拌辊、第三搅拌辊沿着所述搅拌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辊设置于所述圆柱形桶体与所述倒锥形桶体的连接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辊垂直连接所述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辊与所述第三搅拌辊跟别平行所述倒锥形桶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搅拌辊与第三搅拌辊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相对的两侧。搅拌轴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搅拌辊与第三搅拌辊在搅拌轴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第二搅拌辊与第三搅拌辊将蒸炼桶内的物料上翻;搅拌轴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搅拌辊与第三搅拌辊在搅拌轴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第二搅拌辊与第三搅拌辊将蒸炼桶内的物料下翻。通过反复的上翻与下翻,提高了搅拌速度,同时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炼桶的底部设有第一蒸汽进气口,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蒸汽进气口、第三蒸汽进气口,所述蒸汽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连接所述第一蒸汽进气口、第二蒸汽进气口、第三蒸汽进气口。将蒸汽进气口设置于蒸炼桶的中部及底部,通过蒸汽的对流使得蒸汽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时间增长,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口感。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气阀、第二蒸汽进气阀、第三蒸汽进气阀,所述蒸汽进气管上设有压力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炼桶上设有设备检修口。本专利技术的立式蒸炼机通过在高温下使得原料组织结构变性,产品的口感更佳,保质期更长,高压蒸汽由底部及中部进入蒸炼桶内,保证了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弹性,当需要取出物料时,将放料阀打开,产品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由放料口排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式蒸炼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式蒸炼机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式蒸炼机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机架1、蒸炼桶2、圆柱形桶体3、倒锥形桶体4、放料口5、第一蒸汽进气口6、第一蒸汽进气阀7、第二蒸汽进气口8、第二蒸汽进气阀9、第三蒸汽进气口10、第三蒸汽进气阀11、进料斗12、密封上盖13、驱动电机14、减速器15、搅拌机构16、压力表17、电控箱18、排气口19、设备检修口20、蒸汽进气管21、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放料阀24、搅拌轴25、第一搅拌辊26、第三搅拌辊27、第二搅拌辊28、第一支管2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立式蒸炼机,包括机架1、蒸炼桶2、驱动电机14、电控箱18蒸汽进气管21及搅拌机构16,蒸炼桶2设置于机架1上,蒸炼桶2连接进料斗12,进料斗12与蒸炼桶2之间倾斜设置,进料斗12的上端设有密封上盖13。蒸炼桶2包括圆柱形桶体3及倒锥形桶体4,圆柱形桶体3设置于倒锥形桶体4的上端,圆柱形桶体3与倒锥形桶体4为一体式设计。蒸炼桶2上设有设备检修口20。搅拌机构16的一端伸入蒸炼桶2的底部,另一端伸出蒸炼桶2并连接驱动电机14,电控箱18连接驱动电机14。蒸炼桶2的底部设有第一蒸汽进气口6,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蒸汽进气口8、第三蒸汽进气口10,蒸汽进气管21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9、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连接第一蒸汽进气口6、第二蒸汽进气口8、第三蒸汽进气口10。蒸炼桶2的上端设有排气口19,蒸炼桶2的下端设有放料口5,放料口5设置有放料阀24。第一支管29、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上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气阀7、第二蒸汽进气阀9、第三蒸汽进气阀11,蒸汽进气管21上设有压力表17。将蒸汽进气口设置于蒸炼桶2的中部及底部,通过蒸汽的对流使得蒸汽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时间增长,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口感。如图3所示,搅拌机构16包括搅拌轴25、第一搅拌辊26、第二搅拌辊28、第三搅拌辊27,搅拌轴25的一端设置于蒸炼桶2内,另一端通过减速器15连接驱动电机14,第一搅拌辊26、第二搅拌辊28、第三搅拌辊27沿着搅拌轴2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搅拌辊26设置于圆柱形桶体3与倒锥形桶体4的连接处。第一搅拌辊26垂直连接搅拌轴25,第二搅拌辊28与第三搅拌辊27跟别平行倒锥形桶体4的内侧壁,第二搅拌辊28与第三搅拌辊27分别设置于搅拌轴25相对的两侧。搅拌轴25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搅拌辊28与第三搅拌辊27在搅拌轴25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第二搅拌辊28与第三搅拌辊27将蒸炼桶2内的物料上翻;搅拌轴25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搅拌辊28与第三搅拌辊27在搅拌轴25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第二搅拌辊28与第三搅拌辊27将蒸炼桶2内的物料下翻。通过反复的上翻与下翻,提高了搅拌速度,同时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的立式蒸炼机通过在高温下使得原料组织结构变性,产品的口感更佳,保质期更长,高压蒸汽由底部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蒸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蒸炼桶、驱动电机、蒸汽进气管及搅拌机构,所述蒸炼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蒸炼桶的底部,另一端伸出蒸炼桶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蒸炼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蒸汽进气口,所述蒸汽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蒸炼桶的下部或者中部,所述蒸汽进气管连接所述蒸汽进气口,所述蒸炼桶的上端设有排气口,蒸炼桶的下端设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设置有放料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蒸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蒸炼桶、驱动电机、蒸汽进气管及搅拌机构,所述蒸炼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蒸炼桶的底部,另一端伸出蒸炼桶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蒸炼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蒸汽进气口,所述蒸汽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蒸炼桶的下部或者中部,所述蒸汽进气管连接所述蒸汽进气口,所述蒸炼桶的上端设有排气口,蒸炼桶的下端设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设置有放料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蒸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炼桶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蒸炼桶之间倾斜设置,所述进料斗的上端设有密封上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蒸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炼桶包括圆柱形桶体及倒锥形桶体,所述圆柱形桶体设置于倒锥形桶体的上端,所述圆柱形桶体与所述倒锥形桶体为一体式设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蒸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第一搅拌辊、第二搅拌辊、第三搅拌辊,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蒸炼桶内,另一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驰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