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包括位于上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玻镁板和位于下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二玻镁板和第三玻镁板,第一玻镁板与第二玻镁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四玻镁板,第四玻镁板的顶端与第一玻镁板的底面固定连接,第四玻镁板的底端与第二玻镁板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玻镁板与第三玻镁板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第三玻镁板靠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第三玻镁板靠内的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凹槽线条,还包括灯槽线条,第三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灯槽线条的下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能够降低成本。
A single line arc cei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装饰工程所采用的灯槽式吊顶,都是由专业的木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使用轻钢龙骨、木龙骨制作一个符合实际尺寸的框架;再用木工板装订出灯槽吊顶的基本造型;再对木制材料进行防火防腐处理;然后再包覆一层纸面石膏板基层;再对固定的螺丝进行防锈处理,接着再由油漆人员在表面批嵌一层石膏腻子;如需要装饰线条还要由石膏线安装人员再在需要的部位安装石膏线条,最后再经行表面喷漆作业。整个过程都必须由专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完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而不是产品,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工艺水平要求较高,遇到施工人员工艺水平不高或管理不当时,极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不合格。而且用时较长,费用较高,整体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解决现有灯槽吊顶存在的安装复杂、安装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玻镁板和位于下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二玻镁板和第三玻镁板,所述第一玻镁板与第二玻镁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四玻镁板,所述第四玻镁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玻镁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玻镁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玻镁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与所述第三玻镁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靠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靠内的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凹槽线条,还包括灯槽线条,所述第三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灯槽线条的下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包括第一木块,所述第一木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玻镁板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一木块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木块与所述第一玻镁板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木块与所述第四玻镁板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二木块,所述第二木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玻镁板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二木块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的外侧面贴合并盖住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木块与所述第四玻镁板的所述螺钉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木块与所述第四玻镁板之间通过水平向外的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三木块、第四木块,L型角码和底座,所述第三木块堆叠在所述第四木块的上方,所述第三木块与所述第四木块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木块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三木块和所述第四木块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四木块与所述第四玻镁板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L型角码的竖直部分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的外侧面贴合,所述L型角码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第四玻镁板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的顶面贴合,所述L型角码的水平部分插入所述底座内,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穿过所述L型角码的水平部分和所述底座并拧入所述第二玻镁板来将所述L型角码的水平部分、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玻镁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的顶面之间涂有一层胶。进一步,还包括第五木块,所述第五木块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的顶面以及第三玻镁板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五木块与所述第二玻镁板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木块与所述第三玻镁板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三玻镁板靠内的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二玻镁板靠外的一端的外端面围成所述固定凹槽。进一步,所述灯槽线条为E型结构,所述第三玻镁板靠外的一端填充在所述E型结构的下部凹槽中以将所述灯槽线条与所述第三玻镁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灯槽线条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所述第三玻镁板靠外的一端与所述E型结构的下部凹槽之间涂有免钉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得到,可模块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2)能实现快速装配,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3)颜色多样,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玻镁板;2-第二玻镁板;3-第三玻镁板;4-第四玻镁板;5-凹槽线条;6-灯槽线条;7-第一木块;8-第二木块;9-第三木块;10-第四木块;11-L型角码;12-底座;13-第五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玻镁板1和位于下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二玻镁板2和第三玻镁板3,所述第一玻镁板1与第二玻镁板2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四玻镁板4,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玻镁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2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玻镁板2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2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内的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凹槽线条5,还包括灯槽线条6,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灯槽线条6的下部固定连接。由于玻镁板材质本身的原因,第一玻镁板1与第四玻镁板4不能直接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包括第一木块7,所述第一木块7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一木块7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木块7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木块7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由于第一玻镁板1与第四玻镁板4的连接处属于可视范围,为了美观需要将用于固定第一木块7与第四玻镁板4的螺钉盖住,于是还包括第二木块8,所述第二木块8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二木块8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外侧面贴合并盖住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木块7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所述螺钉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木块8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之间通过水平向外的螺钉固定连接。同理,由于玻镁板材质本身的原因,第二玻镁板2与第四玻镁板4不能直接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还包括第三木块9、第四木块10,L型角码11和底座12,由于现有木块的厚度有限因此设置两块木块,所述第三木块9堆叠在所述第四木块10的上方,所述第三木块9与所述第四木块10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木块10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2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三木块9和所述第四木块10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四木块10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L型角码11的竖直部分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外侧面贴合,所述L型角码11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2的顶面贴合,所述L型角码11的水平部分插入所述底座12内,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穿过所述L型角码11的水平部分和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玻镁板(1)和位于下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二玻镁板(2)和第三玻镁板(3),所述第一玻镁板(1)与第二玻镁板(2)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四玻镁板(4),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玻镁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2)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玻镁板(2)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2)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内的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凹槽线条(5),还包括灯槽线条(6),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灯槽线条(6)的下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玻镁板(1)和位于下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二玻镁板(2)和第三玻镁板(3),所述第一玻镁板(1)与第二玻镁板(2)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四玻镁板(4),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玻镁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2)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玻镁板(2)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镁板(2)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内的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凹槽线条(5),还包括灯槽线条(6),所述第三玻镁板(3)靠外的一端与所述灯槽线条(6)的下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木块(7),所述第一木块(7)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一木块(7)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木块(7)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木块(7)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之间通过水平向内的螺钉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木块(8),所述第二木块(8)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玻镁板(1)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二木块(8)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外侧面贴合并盖住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木块(7)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的所述螺钉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木块(8)与所述第四玻镁板(4)之间通过水平向外的螺钉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条圆弧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木块(9)、第四木块(10),L型角码(11)和底座(12),所述第三木块(9)堆叠在所述第四木块(10)的上方,所述第三木块(9)与所述第四木块(10)之间通过竖直向下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木块(10)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玻镁板(2)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张烁培,步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