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8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和覆盖于剪力墙本体外表面的外挂板;所述外挂板包括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沿剪力墙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相对的侧面,以及剪力墙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围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外挂板和剪力墙本体连接形成整体。由此,可先采用大型整体模板支剪力墙模,浇筑完现浇剪力墙后,再采用上述方式在现浇剪力墙和相邻外挂板单元之间形成后浇墙垛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后即可将预制外挂板并与现浇剪力墙相连,从而成功解决外挂板处现浇剪力墙支模难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A kind of she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
技术介绍
在现浇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挂墙板进行临时固定。由于支模前外墙板临空,无法在外侧设置支撑组件。现有的做法一般都是通过爪式斜支撑将外挂墙板和楼板进行固定相连,再搭建模板体系。由于斜支撑需穿过浇筑空间,会干涉模板体系的搭建,因而无法使用大型模板支模,只能用散拼模板支模,且支模难度大,严重影响支模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大幅提高支模和施工进度,且防水效果好的剪力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和覆盖于剪力墙本体外表面的外挂板;所述外挂板包括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沿剪力墙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相对的侧面,以及剪力墙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围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外挂板和剪力墙本体连接形成整体。由此,可先采用大型整体模板支剪力墙模,浇筑完现浇剪力墙后,再采用上述方式在现浇剪力墙和相邻外挂板单元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7)和覆盖于剪力墙本体(7)外表面的外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板包括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1),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1)沿剪力墙本体(7)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1)相对的侧面,以及剪力墙本体(7)的外表面之间围合形成浇筑空间(8),所述浇筑空间(8)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外挂板和剪力墙本体(7)连接形成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7)和覆盖于剪力墙本体(7)外表面的外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板包括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1),至少两个外挂板单元(1)沿剪力墙本体(7)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1)相对的侧面,以及剪力墙本体(7)的外表面之间围合形成浇筑空间(8),所述浇筑空间(8)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外挂板和剪力墙本体(7)连接形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空间(8)内设有加固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钢筋(5)和多个锚环(4),多个锚环(4)分设于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1)相对的侧面上,所述锚环(4)伸入所述浇筑空间(8)中;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1)相对的侧面上的锚环(4)沿外挂板单元(1)高度方向交替布置且形成通道,所述钢筋(5)竖向贯穿于所述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箍筋(16)和多组沿外挂板单元(1)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锚环组,所述箍筋(16)与锚环组一一对应;所述锚环组包括两个锚环(4),两个锚环(4)分设于相邻两个外挂板单元(1)相对的侧面上,所述锚环(4)伸入所述浇筑空间(8)中;所述箍筋(16)设于相应的两个锚环(4)之间,所述箍筋(16)与相应的两个锚环(4)均扣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杨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