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239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具体涉及电源开关领域,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电性相连,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和用于调控功率的限功率环路,所述限功率环路包括用于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主控芯片的FB管脚连接,正极接地,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利用率高、可靠性强的优点。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driv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很多要用电机驱动,而电机都是在朝着小电压大电流的趋势发展,尤其是有启动瞬间对电流要求更大,大到额定电流的2~3倍,很多电源只能提供1.2~1.8倍额定的瞬间电流,无法满足电机启动瞬间大电流的需求,随着各种家用电器产品越来越多,这中电机驱动电源需求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可以满足电机启动时所需的大电流需求,通过增加限功率环路,避免功率消耗达到瞬间大电流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电性相连,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和用于调控功率的限功率环路,所述限功率环路包括用于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主控芯片的FB管脚连接,正极接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入电路包括EMI滤波器电路和整流器BD1,所述EMI滤波器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F1-1、共模电感LF1-2、端子CN1、热敏电阻NTC1以及保险丝F1,所述共模电感LF1-1输入端正极和负极均连接端子CN1,所述热敏电阻NTC1和保险丝串联在共模电感LF1-1的输入端正极和端子CN1之间,所述共模电感LF1-1的输出端的正极与共模电感LF1-2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F1-1的输出端的负极与共模电感LF1-2的输入端负极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F1-2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整流器BD1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1-1,所述电容C1-1的负极接地;所述EMI滤波器电路还包括可变电阻MOV1、电容CX1以及电容CX2,所述可变电阻MOV1连接在共模电感LF1-1的输入端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CX1连接在共模电感LF1-1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CX2连接在共模电感LF1-2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EMI滤波器电路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串联,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X1的两端,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X1的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OB5269,主控芯片的HV管脚串联有电阻R16和电阻R17,所述电阻R17连接有电容C1-1的阳极,所述主控芯片的CS管脚连接有电容C5和光电耦合器U1-A,所述电容C5和光电耦合器还并联在稳压管ZD2的两端,所述电容C6一端、光电耦合器U1-A的负极以及主控芯片的GND管脚还接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直流转换成直流的DC-DC转换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电路包括变压器T1和场效应晶体管Q1,所述变压器T1第一初级线圈一端连接在电容C1-1的正极,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1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1栅极连接有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3连接电阻R12,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在电阻R12和电阻R13之间,所述电阻R12还与主控芯片的GATE管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初级线圈一端连接有电阻R26,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串联的电容CY1和电容CY2,所述电容CY1与第二初级线圈连接处还接地,所述电容CY2另一端连接地,电阻R26连接有二极管D9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主控芯片的VDD管脚,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有电容C2-1的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初级线圈电路,初级线圈电路包括电容C3、二极管D5以及电阻R8,所述电容C3一端连接在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另一端与电阻R8连接,所述电阻R8还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在第一初级线圈另一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9以及电阻R10,所述电阻R6和电阻R9串联在第一初级线圈两端之间,所述电阻R7和电阻R10也串联在第一初级线圈的两端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流环路,所述电流环路包括电容C11、电阻R11、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以及电阻R36,所述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以及电阻R36四个电阻并联,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场效应晶体管Q1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11一端与场效应晶体管Q1源极连接,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CS管脚,所述电容C11一端与电阻R11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一端与电容C11连接,另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变压器T1连接有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包括输出环路,所述输出环路包括电容C3-1、电容C3-2以及共模电感LF2-1,所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F2-1的输入端正极,另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F2-1的输入端负极,所述电容C3-1、C3-2的正极连接共模电感LF2-1的输入正极,电容C3-1、C3-2的负极连接共模电感LF2-1的输入端负极,所述电容C3-1的负极还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F2-1的输出端正极连接有外部电路的输出端正极,所述共模电感LF2-1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有外部电路的输出端负极,所述共模电感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有电阻R22和发光二极管LED1,该电阻R22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F2-1的输出端正极,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极连接共模电感LF2-1的输出端负极;所述输出电路还包括电阻R30、电容C9以及二极管Q7,所述二极管Q7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所述二极管Q7的负极与电容C3-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30和电容C9串联,所述电阻R30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Q7的正极,所述电容C9连接在二极管Q7的负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出电路还包括电压环路,电压环路包括稳压管ZD1、电阻R23、电阻R24、稳压器U3以及光电耦合器U1-B,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与电容C3-1的正极连接,稳压管ZD1的正极连接电阻R23一端,所述电阻R23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B正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B负极连接稳压器U3的输入电压参考端,所述稳压器U3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3的输出电压端连接电阻R24,所述电阻24另一端连接电容C3-2的正极;所述电压环路还包括电容C8、电阻R25、电阻29、电阻R27以及电阻R28,所述电容C8一端连接在稳压管U3的输入电压参考端与光电耦合器的负极之间,另一端与电阻R29连接,所述电阻R29还连接电阻R24,所述电阻R25串联在光电耦合器U1-B的两端,所述电阻R27和电阻R28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29和电阻R24之间,并联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电性相连,/n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和用于调控功率的限功率环路,所述限功率环路包括用于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主控芯片的FB管脚连接,正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电性相连,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和用于调控功率的限功率环路,所述限功率环路包括用于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主控芯片的FB管脚连接,正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包括EMI滤波器电路和整流器BD1,所述EMI滤波器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F1-1、共模电感LF1-2、端子CN1、热敏电阻NTC1以及保险丝F1,所述共模电感LF1-1输入端正极和负极均连接端子CN1,所述热敏电阻NTC1和保险丝串联在共模电感LF1-1的输入端正极和端子CN1之间,所述共模电感LF1-1的输出端的正极与共模电感LF1-2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F1-1的输出端的负极与共模电感LF1-2的输入端负极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F1-2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整流器BD1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1-1,所述电容C1-1的负极接地;
所述EMI滤波器电路还包括可变电阻MOV1、电容CX1以及电容CX2,所述可变电阻MOV1连接在共模电感LF1-1的输入端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CX1连接在共模电感LF1-1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CX2连接在共模电感LF1-2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所述EMI滤波器电路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串联,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X1的两端,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串联后也并联在电容CX1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OB5269,主控芯片的HV管脚串联有电阻R16和电阻R17,所述电阻R17连接有电容C1-1的阳极,所述主控芯片的CS管脚连接有电容C5和光电耦合器U1-A,所述电容C5和光电耦合器还并联在稳压管ZD2的两端,所述电容C6一端、光电耦合器U1-A的负极以及主控芯片的GND管脚还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固定直流电压转换成可变直流电压的DC-DC转换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电路包括变压器T1和场效应晶体管Q1,所述变压器T1第一初级线圈一端连接在电容C1-1的正极,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1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1栅极连接有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3连接电阻R12,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在电阻R12和电阻R13之间,所述电阻R12还与主控芯片的GATE管脚连接;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初级线圈一端连接有电阻R26,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串联的电容CY1和电容CY2,所述电容CY1与第二初级线圈连接处还接地,所述电容CY2另一端连接地,电阻R26连接有二极管D9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主控芯片的VDD管脚,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有电容C2-1的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仁周古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辉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