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其容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水质恶化。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环保总局及地方政府对污水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城镇污水处理中的氮、磷排放进行严格控制,部分地区要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甚至更严格的地方标准。由于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雨污合流导致污水厂水量、水质随季节波动明显,夏季水量大污染物浓度低,冬季水量少污染物浓度高,对污水厂运行调控提出考验。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池通常按照某种特定的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因而只能够针对某一种水质特性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工艺单一,灵活性差,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污水处理需求,导致污水净化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根据所需净化处理的污水水质灵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污水净化池;/n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水净化池内,将所述污水净化池的池腔隔分为依次相通的厌氧区、缺氧区、缺氧好氧可变区以及好氧区;/n平流式沉淀池,所述平流式沉淀池与所述污水净化池连通;/n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n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缺氧好氧可变区以及所述好氧区连通;及/n管路切换机构,所述管路切换机构分别与所述厌氧区、所述缺氧区、所述缺氧好氧可变区以及所述好氧区连通,并能够通过对不同管路启闭切换而灵活改变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净化池;
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水净化池内,将所述污水净化池的池腔隔分为依次相通的厌氧区、缺氧区、缺氧好氧可变区以及好氧区;
平流式沉淀池,所述平流式沉淀池与所述污水净化池连通;
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
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缺氧好氧可变区以及所述好氧区连通;及
管路切换机构,所述管路切换机构分别与所述厌氧区、所述缺氧区、所述缺氧好氧可变区以及所述好氧区连通,并能够通过对不同管路启闭切换而灵活改变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包括好氧区中段,所述生物填料浮游于所述好氧区中段的污水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与所述鼓风机连通的主气管、与所述主气管连通并伸入所述好氧区内的第一曝气管、与所述主气管连通并伸入所述缺氧好氧可变区内的第二曝气管、与所述第一曝气管连通的第一曝气盘、及与所述第二曝气管连通的第二曝气盘,此时所述好氧区中段形成为MBBR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好氧区的池底和所述缺氧好氧可变区的池底的推流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约束框,所述约束框内通过分隔条隔分形成有多个容置腔,所述生物填料分别装设在所述容置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模式可切换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机构包括第一污泥回流管、内回流管、与所述内回流管接通的第一回流接头、及连通于所述内回流管中的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平流式沉淀池和所述厌氧区的前段连通,所述内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好氧区的前段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回流接头与所述缺氧区的前段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唐霞,申云,叶永鹏,李江鹏,许家文,肖先念,李碧清,黄晓玲,沈韵璇,侯毛宇,赵家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