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建式二沉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叠建式二沉池。
技术介绍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然而,目前主流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基本上都是采用分建式,即二沉池是单独修建的,包括有辐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及斜管(板)式沉淀池等,这种分建式的二沉池占地面积比较大,而对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而言,就存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对地下空间的占用面积较大的问题,制约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同时,修建这种大面积的二沉池,其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箱体的土建费用也比较高,这是制约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又一重要不利因素。因此,设计一种叠建式二沉池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日趋增多的形式,本技术提出一种叠建式二沉池来解决现有分建式二沉池占地面积大及土建费用高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叠建式二沉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建式二沉池,包括好氧区(1)、沉淀池(2)、缺氧区(3)及集泥区(4),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与缺氧区(3)按水流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沉淀池(2)设置在所述缺氧区(3)中,且设置在所述缺氧区(3)的首端上部,所述沉淀池(2)的首端与好氧区(1)末端相通,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与缺氧区(3)相通,所述集泥区(4)设置在所述缺氧区(3)的底部,且位于沉淀池(2)的下方,所述集泥区(4)中还设有排泥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建式二沉池,包括好氧区(1)、沉淀池(2)、缺氧区(3)及集泥区(4),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与缺氧区(3)按水流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沉淀池(2)设置在所述缺氧区(3)中,且设置在所述缺氧区(3)的首端上部,所述沉淀池(2)的首端与好氧区(1)末端相通,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与缺氧区(3)相通,所述集泥区(4)设置在所述缺氧区(3)的底部,且位于沉淀池(2)的下方,所述集泥区(4)中还设有排泥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建式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3)划分为三个区,即设置在前段与好氧区(1)末端连接的前端缺氧区(3a)、设置在所述沉淀池(2)下方的中部缺氧区(3b)以及设置在后段的后端缺氧区(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建式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远离好氧区(1)的一端设置出水廊道(6),所述出水廊道(6)的出水至下一级深度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