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6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具体涉及换向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安装架,所述主安装架上壁的中部镶嵌有下模具体,所述下模具体的外侧壁与主安装架的上壁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体的中部开设有型腔,所述下模具体侧壁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倒U形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下模具体、型腔、倒U形冷却通道、卡槽、配流盘、卡块、出水孔、出水环腔、连接块、进水孔、进水环腔、进水管、出水管、固定环和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对下模具体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冷却均匀,使下模具体不易发生变形和出现裂纹等缺陷,保证了下模具体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press mould for commu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
技术介绍
换向器是为了能够让电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由塑料壳体、铜质换向片、云母片间绝缘及金属衬套组成,换向器需要经过压塑成型并从压塑模具中脱出需经很多道工序,压塑中使用的压模是将塑料原料直接加在敞开的模具型腔内,将模具闭合,塑料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成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型腔,然后经化学交联或物理冷却使制品硬化定型。现有的换向器压塑模具在冷却时,冷却效果不好,对模具的冷却不均匀,使模具易发生变形和出现裂纹,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且冷却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通过设有下模具体、型腔、倒U形冷却通道、卡槽、配流盘、卡块、出水孔、出水环腔、连接块、进水孔、进水环腔、进水管、出水管、固定环和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对下模具体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冷却均匀,使下模具体不易发生变形和出现裂纹等缺陷,保证了下模具体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包括主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架(1)上壁的中部镶嵌有下模具体(2),所述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与主安装架(1)的上壁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体(2)的中部开设有型腔(21),所述下模具体(2)侧壁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倒U形冷却通道(22),若干个所述倒U形冷却通道(22)均匀分布,所述下模具体(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3),若干个所述倒U形冷却通道(22)的出水口分别位于若干个卡槽(23)的内侧;/n所述下模具体(2)的下方设有配流盘(3),所述配流盘(3)内侧壁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卡块(31),所述卡块(31)的一侧与配流盘(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包括主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架(1)上壁的中部镶嵌有下模具体(2),所述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与主安装架(1)的上壁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体(2)的中部开设有型腔(21),所述下模具体(2)侧壁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倒U形冷却通道(22),若干个所述倒U形冷却通道(22)均匀分布,所述下模具体(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3),若干个所述倒U形冷却通道(22)的出水口分别位于若干个卡槽(23)的内侧;
所述下模具体(2)的下方设有配流盘(3),所述配流盘(3)内侧壁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卡块(31),所述卡块(31)的一侧与配流盘(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卡块(31)的上端均开设有出水孔(32),所述配流盘(3)的内部开设有出水环腔(33),若干个所述出水孔(32)均与出水环腔(33)连通,所述配流盘(3)内侧壁的下侧设有若干个位于相邻卡块(31)之间的连接块(34),所述连接块(34)的一侧与配流盘(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连接块(34)的上端均开设有进水孔(35),所述配流盘(3)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出水环腔(33)下方的进水环腔(36),若干个所述出水孔(32)均与进水环腔(36)连通,若干个所述卡块(31)的外侧壁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卡槽(23)的内侧壁卡合固定,所述倒U形冷却通道(22)的出水口与出水孔(32)连通,所述倒U形冷却通道(22)的进水口与进水孔(35)连通,所述配流盘(3)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37)和出水管(38),所述进水管(37)与出水管(38)分别与进水环腔(36)和出水环腔(3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的压塑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军平余星贺鑫华江庆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铭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