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6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束压接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上模具和下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一端指向上模具和下模具,导风管另一端接有气泵,具有能够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的效果。

An ultra quiet terminal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静音端子机
本技术涉及线束压接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超静音端子机。
技术介绍
端子机是线束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种设备,它可以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利用端子机在导线末端装上端子之后,导线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无需经过焊接便能够稳定地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拆分时也只需将端子拔掉即可。公告号为CN2036451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由电动机、主体、上模具、推料器、下模具、绕线器、端子链、支撑架、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台、线束组成,所述的绕线器上安装有端子链,端子链通过支撑架、推料器推送到下模具的模芯中,放入线束,上下模具闭合,完成压入线束、切断、送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模具和下模具不断地对端子链进行塑形和切断,二者与端子链接触的部位产生较多热量,该处温度容易迅速上升,可能会使导线上的漆包线软化甚至融化,对导线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具有能够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上模具和下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一端指向上模具和下模具,导风管另一端接有气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将空气压入导风管内,然后朝向上模具和下模具喷出,上模具和下模具在一定时间内与大量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能够快速地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上缠绕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流通有冷却介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缠绕在导风管上,冷却介质在换热管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换热管和导风管的管壁传热,与导风管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导风管内空气的温度降低,能够更好地吸走下模具和上模具上的热量。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缠绕槽,所述换热管部分嵌于缠绕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部分嵌于缠绕槽内,其与导风管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冷却介质与导风管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导热片,所述导热片沿导风管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导风管平行的导热片,在不影响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增强热量传递,位于导风管轴心区域的空气温度也能有效地降低。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外包覆有隔热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套包覆在换热管外,阻隔换热换内冷却介质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冷却介质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与导风管内的空气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温差,以便更好地将导风管内的空气冷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朝向上模具一端套设有风速调节头,所述风速调节头与导风管螺纹配合,风速调节头朝向上模具一端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导风管的端面正对,调节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导风管的内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速调节头与导风管螺纹配合,拆装时方便快捷;由于通孔的内径小于导风管的内径,在流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通孔处的风速大于导风管内的风速,气流从通孔内喷出后所能覆盖的面积则小于导风管的内截面大小;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不同的风速调节头,使气流集中冲击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达到最佳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背向上模具一侧设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外侧壁与导风管的内壁贴合,导流环的内侧壁倾斜设置,且导流环内侧壁朝向上模具的一端与通孔的内壁齐平,导流环内侧壁背向上模具的一端与导风管的内壁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环的内侧壁一端与导风管的内壁齐平,另一端与通孔的内壁气流,能够引导气流流入通孔,实现平稳过渡,避免气流冲击在调节板上后形成紊流。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朝向上模具一端套设有万向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风管上套设万向管后,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调节导风管末端的朝向,使导风管以合适的角度指向上模具和下模具,并保持在该状态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2.通过设置换热管,能够在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经上模具和下模具之前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使其在经过上模具和下模具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散热效果更好;3.通过设置万向管,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导风管末端的朝向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导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导风管的剖面图;图4是实施例中风速调节头的剖面图。图中,1、机身;2、导风管;3、气泵;4、换热管;5、隔热套;6、风速调节头;7、万向管;11、上模具;12、下模具;13、支撑架;14、推料器;15、驱动电机;16、绕线器;17、导向板;21、缠绕槽;22、导热片;61、调节板;62、通孔;63、导流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机身1上设置有支撑架13、推料器14、导风管2、气泵3、下模具12、上模具11和驱动电机15。支撑架13位于机身1的进料端,其上固接有绕线器16和导向板17,气泵3架设在机身1的顶端端面上,与导风管2一端相连,导风管2背向气泵3一端则指向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如图1和图2所示,靠近气泵3的一段导风管2上缠绕有换热管4,换热管4呈螺旋形缠绕在导风管2上,其内流通有低温冷却油作为冷却介质。导风管2内的空气温度高于低温冷却油,其热量通过导风管2和换热管4的管壁传导至低温冷却油上,自身温度降低。如图3所示,为了促进低温冷却油与导风管2内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在导风管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的缠绕槽21。缠绕槽21的深度小于换热管4外径的一半,换热管4部分嵌于缠绕槽21内,其外侧壁与导风管2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如图3所示,为了使导风管2轴心区域处的空气也能有效地降温,导风管2的内侧壁上固设有四个导热片22。导热片22沿导风管2的轴线方向延伸,其背向导风管2内壁一侧指向导风管2的轴心,且各导热片22环绕导风管2的轴心均匀分布。导风管2轴心区域处的空气通过导热片22、导风管2管壁、换热管4管壁与低温冷却油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如图2和图3所示,隔热套5包覆在缠绕有换热管4的一段导风管2上,同时将换热管4包住,阻隔换热管4内低温冷却油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低温冷却油保持在足够低的温度下。如图1和图2所示,万向管7套设在靠近上模具11的一段导风管2上,其背向上模具11一端与导风管2固接的同时,也固定在机身1上,另一端则与导风管2末端对齐。操作人员弯折万向管7,可以调整导风管2末端的朝向,并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固定。如图2和图4所示,导风管2朝向上模具11(参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有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导风管(2),所述导风管(2)一端指向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导风管(2)另一端接有气泵(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有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导风管(2),所述导风管(2)一端指向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导风管(2)另一端接有气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上缠绕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内流通有冷却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缠绕槽(21),所述换热管(4)部分嵌于缠绕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导热片(22),所述导热片(22)沿导风管(2)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静音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外包覆有隔热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达电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