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6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束压接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身和底座,所述机身上设有上模具和下模具,还包括开设在上模具内的上冷却流道、开设在下模具内的下冷却流道、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输送泵,所述上冷却流道两端均与上模具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上引流管和上回流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下冷却流道两端均与下模具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下引流管和下回流管与储液箱连通,具有能够主动地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的效果。

An ultra quiet terminal machine with active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
本技术涉及线束压接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
技术介绍
端子机是线束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种设备,它可以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利用端子机在导线末端装上端子之后,导线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无需经过焊接便能够稳定地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拆分时也只需将端子拔掉即可。公告号为CN2036451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由电动机、主体、上模具、推料器、下模具、绕线器、端子链、支撑架、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台、线束组成,所述的绕线器上安装有端子链,端子链通过支撑架、推料器推送到下模具的模芯中,放入线束,上下模具闭合,完成压入线束、切断、送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模具和下模具不断地对端子链进行塑形和切断,二者与端子链接触的部位产生较多热量。部分热量会自然地散发至上模具和下模具周围的空气中,但速度较慢,下模具和上模具的温度容易迅速上升,可能会使导线上的漆包线软化甚至融化,对导线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具有能够主动地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包括机身和底座,所述机身上设有上模具和下模具,还包括开设在上模具内的上冷却流道、开设在下模具内的下冷却流道、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输送泵,所述上冷却流道两端均与上模具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上引流管和上回流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下冷却流道两端均与下模具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下引流管和下回流管与储液箱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内,分别流入上冷却流道和下冷却流道,冷却液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上的热量带走后通过上回流管和下回流管流回储液箱内;能够主动地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上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上引流管上,第一弹簧顶端随上引流管固定设置在机身上,第一弹簧底端随上引流管固定设置在上模具上,所述第二弹簧和上回流管参照第一弹簧和上引流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引流管上套设第一弹簧,并将弹簧顶端和上引流管上对应的部位与机身固定连接,将弹簧底端和上引流管末端与上模具固定连接,当上模具上移时,弹簧中部拱起,对上引流管形成支撑,阻止上引流管自然下垂,保证上引流管的高度始终高于上模具的最低点,从而防止上引流管在上模具升降过程中卡入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上回流管同此设置,在此不作赘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原长大于第一弹簧顶端与上引流管朝向上模具一端之间的最大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的原长大于其顶端与上流管末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其中部始终拱起,当上模具向上移动时,第一弹簧的弯曲幅度变大,能够始终保持弯曲状态,而不是被压缩。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和底座上设有若干限位环,所述上引流管、上回流管、下引流管和下回流管分别穿设于各限位环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环对上引流管、上回流管、下引流管和下回流管进行约束,防止其卡入各结构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泵一端与储液箱直接连接,输送泵另一端设有第一三通管与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三通管后,只需一个输送泵即可完成冷却液的输送,节约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通管上设有两个流量调节阀,两个所述流量调节阀分别与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流量调节阀,可以分别调节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内的冷却液流量,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具有足够且适量的冷却液流动,保障冷却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额外损耗。进一步的,所述上回流管和下回流管与储液箱之间设有散热板相连,所述散热板一端与储液箱直接连接,散热板内开设有扁平空腔,散热板另一端设有第二三通管与上回流管和下回流管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回流管和下回流管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三通管合流入散热板内,在扁平空腔内流动,由于散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较大,能够加快冷却液散热,使冷却液在回流入储液箱内之前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温度,以便循环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若干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片可以进一步增加散热板的外表面积,加快冷却液散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主动地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与端子链接触部位的热量散去,防止该处温度过高,避免导线受损;2.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当上模具上升时,上引流管和上回流管随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拱起,不会自然悬垂至上模具下方,避免卡入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与储液箱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上引流管、上模具、上回流管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下引流管、下模具、下回流管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上回流管和下回流管与储液箱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机身;2、底座;3、上模具;4、下模具;5、储液箱;6、输送泵;7、限位环;8、第一三通管;9、流量调节阀;10、散热板;11、第二三通管;12、散热片;13、绕线器;14、导料板;15、推料器;16、驱动电机;31、上冷却流道;32、上引流管;33、上回流管;34、第一弹簧;35、第二弹簧;41、下冷却流道;42、下引流管;43、下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如图1所示,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底座2,底座2上架设有机身1、输送泵6和储液箱5。机身1上设置有绕线器13、导料板14、推料器15、下模具4、上模具3和驱动电机16,储液箱5与上模具3之间通过上引流管32和上回流管33相连,储液箱5与下模具4之间通过下引流管42和下回流管43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泵6一端与储液箱5底部直接连接,另一端接有第一三通管8。第一三通管8的另外两个管口处均接有流量调节阀9,分别与上引流管32和下引流管42相接。输送泵6同时向上引流管32和下引流管42内泵入冷却液,上引流管32和下引流管42内的冷却液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9来调节。如图1所示,机身1和底座2上均固接有多个限位环7,上引流管32从限位环7内穿过,沿机身1和底座2表面延伸,直至与上模具3固接,下引流管42也从限位环7内穿过,沿底座2表面延伸,直至与下模具4固接。如图1和图3所示,上模具3内开设有上冷却流道31,上冷却流道31两端均与上模具3的表面连通,上引流管32与其中一端相接,上回流管33则与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包括机身(1)和底座(2),所述机身(1)上设有上模具(3)和下模具(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上模具(3)内的上冷却流道(31)、开设在下模具(4)内的下冷却流道(41)、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5)、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输送泵(6),所述上冷却流道(31)两端均与上模具(3)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上引流管(32)和上回流管(33)与储液箱(5)连通,所述下冷却流道(41)两端均与下模具(4)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下引流管(42)和下回流管(43)与储液箱(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包括机身(1)和底座(2),所述机身(1)上设有上模具(3)和下模具(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上模具(3)内的上冷却流道(31)、开设在下模具(4)内的下冷却流道(41)、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5)、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输送泵(6),所述上冷却流道(31)两端均与上模具(3)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上引流管(32)和上回流管(33)与储液箱(5)连通,所述下冷却流道(41)两端均与下模具(4)的表面连通,并分别设有下引流管(42)和下回流管(43)与储液箱(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有第一弹簧(34)和第二弹簧(35),所述第一弹簧(34)套设在上引流管(32)上,第一弹簧(34)顶端随上引流管(32)固定设置在机身(1)上,第一弹簧(34)底端随上引流管(32)固定设置在上模具(3)上,所述第二弹簧(35)和上回流管(33)参照第一弹簧(34)和上引流管(3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主动冷却降温的超静音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4)的原长大于第一弹簧(34)顶端与上引流管(32)朝向上模具(3)一端之间的最大距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达电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