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41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0
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用以固定于一车架;自行车后变速器包含一连杆组件、一链条导引构件、一枢接柱、一单向轴承、一连动件及至少一阻力施加件;枢接柱的一端固定于链条导引构件;单向轴承套设于枢接柱;连动件设置于连杆组件并连接于单向轴承,且单向轴承令枢接柱仅可沿一转动方向相对连动件转动;阻力施加件用以沿枢接柱的径向抵压连动件,以提供枢接柱、单向轴承及连动件一同沿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的一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阻力施加件可沿枢接柱的径向抵压连动件,来提供枢接柱、单向轴承及连动件一同沿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的阻力,且此阻力可经由连动件、单向轴承及枢接柱传递至链条导引构件,故可降低链条导引构件因受到晃动而枢转的角度。

Bicycle rea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后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特别是一种具有阻力施加件的自行车后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运动的风气越来越来盛行,目前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骑乘自行车来达到运动及休闲的目的,因此造就了自行车的市场蓬勃发展。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自行车,厂商更加重视使用者对于自行车的需求,且在车体材料及配备功能上亦不断地改善精进。以自行车后变速器来说,自行车后变速器的四连杆结构的活动件与链条导引构件是通过枢接柱枢接,且二者之间设有扭簧。扭簧会提供扭矩给链条导引构件,来让链条导引构件常态绷紧自行车链条。然而,在自行车行经不平整的路面时,链条导引构件可能会被晃动而沿着扭矩的方向的反向枢转,使得自行车链条可能会脱离于自行车后飞轮。因此,目前自行车厂商正致力于降低自行车链条脱离自行车后飞轮发生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藉以解决先前技术中链条导引构件易因晃动而枢转所造成的自行车链条易脱离于自行车后飞轮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用以固定于一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连杆组件;/n一链条导引构件;/n一枢接柱,该枢接柱的一端固定于该链条导引构件;/n一单向轴承,套设于该枢接柱;/n一连动件,设置于该连杆组件并连接于该单向轴承,且该单向轴承令该枢接柱仅可沿一转动方向相对该连动件转动;以及/n至少一阻力施加件,用以沿该枢接柱的径向抵压该连动件,以提供该枢接柱、该单向轴承及该连动件一同沿该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的一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4 TW 1081180701.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用以固定于一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连杆组件;
一链条导引构件;
一枢接柱,该枢接柱的一端固定于该链条导引构件;
一单向轴承,套设于该枢接柱;
一连动件,设置于该连杆组件并连接于该单向轴承,且该单向轴承令该枢接柱仅可沿一转动方向相对该连动件转动;以及
至少一阻力施加件,用以沿该枢接柱的径向抵压该连动件,以提供该枢接柱、该单向轴承及该连动件一同沿该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的一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为套筒,该连动件具有一插槽及形成该插槽的一环形内壁面,该单向轴承被套设于该插槽内并紧密接触于该环形内壁面,且该至少一阻力施加件位于该插槽内并用以抵压该环形内壁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组装件,该组装件包含一柱体部及一凸缘部,该凸缘部自该柱体部的径向凸出于该柱体部,该凸缘部固定于该连杆组件,该柱体部的部分位于该插槽内,该至少一阻力施加件设置于该柱体部位于该插槽内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阻力控制件,该组装件的该柱体部具有一组装槽,该至少一阻力施加件位于该组装槽及该环形内壁面之间,该阻力控制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组装槽内,且该阻力控制件可沿该枢接柱的轴向朝该链条导引构件移动,以推抵该至少一阻力施加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力控制件的外形为锥柱状,该阻力控制件远离该链条导引构件的一侧的外径大于该阻力控制件邻近该链条导引构件的一侧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盖体,该阻力控制件为螺丝,该阻力控制件具有一头部及位于该头部的一工具孔,该盖体装设于该连杆组件并罩覆该组装件的该凸缘部,该盖体具有一通孔,且该通孔的孔径小于该头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