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网结张网机,包括机体、张网组件、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端两侧的一对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一对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二传动组件上的对焦放大组件;所述张网组件包括支架、一对压紧装置及操作平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架A、设驱动马达A及丝杆A;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丝杆A螺纹连接的一对立杆、架设在一对立杆上端的安装架B、驱动马达B及丝杆B;所述对焦放大组件包括照射灯、对焦放大镜及与对焦放大镜连接的控制箱及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一次制作多张网纱,由于网纱铺设面积较大,因此可通过对焦放大镜进行移动放大观察,对焦放大镜会将图像投射在显示器上,从而便于对网纱走向进行调整。
A kind of netting machine without ne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网结张网机
本技术涉及张网机
,特别涉及一种无网结张网机。
技术介绍
太阳能以其环保、可在生的优点在全球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国,传统能源占比极大,为了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国家进来一直在大力发展太阳能电力。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印刷是有印刷网版来完成的,因此印刷网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太阳能电池板质量的好坏。太阳能印刷网版的主要制作工艺是张网,按照一定的倾斜角度把网版支架设定好后,用张网机把网布夹紧;其中在张网时先拉径线,后拉纬线并施加所定张力;再升高网版支架,让网布与支架均一的接触后涂上粘合剂;带粘合剂硬化后把网版从网布上切除下来。传统的张网机结构较小,一次只能做一块无网结网纱,此时网纱的直线度也容易控制,但是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从一次做多张网纱入手,因此张网机一次张网面积就必须扩大,此时网纱的直线度不易控制,同时不易调整,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无网结张网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网结张网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张网面积过大时,网纱走向直线度不易控制及调整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网结张网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张网组件、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端两侧的一对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一对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二传动组件上的对焦放大组件;所述张网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一对压紧装置及设置在一对压紧装置之间的操作平台;所述支架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机体内侧;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对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压杆、若干锁紧支撑杆及压杆的夹头;一对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在支架上,上端面均匀分布有刻度值;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一对支撑杆之间,下端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机体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架A、设置在安装架A内的驱动马达A及丝杆A;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丝杆A螺纹连接的一对立杆、架设在一对立杆上端的安装架B、设置在安装架B内的驱动马达B及丝杆B;所述对焦放大组件包括照射灯、对焦放大镜及与对焦放大镜连接的控制箱及显示器。优选的,所述丝杆B上螺纹连接一滑块,所述照射灯固定在滑块上,中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对焦放大镜通过一连接块与照射灯固定连接,中轴线也沿竖直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照射灯及对焦放大镜均插接配合在连接块上,所述对焦放大镜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照射灯通过锁紧螺钉与连接块锁紧固定。优选的,一侧所述支撑杆侧壁上设置一对微调节组件,所述微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杆侧壁上的滑座、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块、驱动滑座相对于固定块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旋转螺杆、锁紧滑座与固定块的锁紧螺杆;所述滑座上端面与固定块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分别均匀分布有刻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可实现一次制作多张网纱,由于网纱铺设面积较大,因此可通过对焦放大镜进行移动放大观察,对焦放大镜会将图像投射在显示器上,从而便于对网纱走向进行调整;(2)照射灯及对焦放大镜均插接配合在连接块上,对焦放大镜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照射灯通过锁紧螺钉与连接块锁紧固定,从而能够实现对焦放大镜的高度调节,保证使用的合理性;(3)装置中还设置了微调节组件,通过转动旋转螺杆,实现滑座相对于固定块的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杆移动,实现网纱走向微量移动,保持其纱线的直线度,保证其呈0°,而非呈倾斜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机体,2、支架,3、支撑杆,4、压杆,5、夹头,6、操作平台,7、安装架A,8、驱动马达A,9、丝杆A,10、立杆,11、安装架B,12、驱动马达B,13、丝杆B,14、对焦放大组件,15、微调节组件,16、控制箱,17、显示器,18、滑块,19、照射灯,20、对焦放大镜,21、连接块,22、锁紧螺钉,23、滑座,24、固定块,25、旋转螺杆,26、锁紧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网结张网机,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内的张网组件、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端两侧的一对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一对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二传动组件上的对焦放大组件14。张网组件包括支架2、设置在支架2上的一对压紧装置及设置在一对压紧装置之间的操作平台6;支架2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机体1内侧;压紧装置包括一对支撑杆3、设置在支撑杆3上的压杆4、若干用于锁紧支撑杆3及压杆4的夹头5;一对支撑杆3平行设置在支架2上,上端面均匀分布有刻度值;操作平台6设置在一对支撑杆3之间的下方,下端连接有液压缸(图中未画出),液压缸固定在机体内壁上。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架A7、设置在安装架A7内的驱动马达A8及丝杆A9。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丝杆A9螺纹连接的一对立杆10、架设在一对立杆10上端的安装架B11、设置在安装架B11内的驱动马达B12及丝杆B13。对焦放大组件14包括照射灯19、对焦放大镜20及与对焦放大镜20连接的控制箱16及显示器17;丝杆B13上螺纹连接一滑块18,照射灯19固定在滑块28上,中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对焦放大镜20通过一连接块21与照射灯19固定连接,中轴线也沿竖直方向设置;照射灯19及对焦放大镜20均插接配合在连接块21上,对焦放大镜20与连接块21固定连接,照射灯19通过锁紧螺钉22与连接块21锁紧固定,从而能够实现对焦放大镜20的高度调节;同时本技术中对焦放大镜20的最大放大倍数为400倍。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侧支撑杆3侧壁上设置一对微调节组件15,微调节组件15包括固定在支撑杆3侧壁上的滑座23、固定在支架2上的固定块24、驱动滑座23相对于固定块24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旋转螺杆25、锁紧滑座23与固定块24的锁紧螺杆26;滑座23上端面与固定块24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分别均匀分布有刻度值。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1)初始状态下,压杆4不固定在支撑杆3上,此时将网纱两端分别放置在支撑杆3上,通过支撑杆3上的刻度值调整其具体放置位置,放置完整后将压杆4压在网纱端部,并通过夹头5锁紧;(2)通过对焦放大镜20的移动,依次观察网纱的走向,若网纱走向呈倾斜状,此时通过转动旋转螺杆25,实现滑座23相对于固定块24的移动,从而带动一侧支撑杆3移动,实现网纱走向微量移动,保持其纱线的直线度,保证其呈0°,而非呈倾斜状;调整完成后通过锁紧螺杆26固定滑座23与固定块24,即实现了网纱位置的固定;(3)网纱摆正后,通过液压缸驱动操作平台6向上移动,使操作平台6上端面与网纱贴合,便于后续的覆膜操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网结张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张网组件、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端两侧的一对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一对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二传动组件上的对焦放大组件;所述张网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一对压紧装置及设置在一对压紧装置之间的操作平台;所述支架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机体内侧;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对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压杆、若干锁紧支撑杆及压杆的夹头;一对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在支架上,上端面均匀分布有刻度值;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一对支撑杆之间,下端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机体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架A、设置在安装架A内的驱动马达A及丝杆A;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丝杆A螺纹连接的一对立杆、架设在一对立杆上端的安装架B、设置在安装架B内的驱动马达B及丝杆B;所述对焦放大组件包括照射灯、对焦放大镜及与对焦放大镜连接的控制箱及显示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网结张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张网组件、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端两侧的一对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一对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二传动组件上的对焦放大组件;所述张网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一对压紧装置及设置在一对压紧装置之间的操作平台;所述支架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机体内侧;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对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压杆、若干锁紧支撑杆及压杆的夹头;一对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在支架上,上端面均匀分布有刻度值;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一对支撑杆之间,下端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机体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架A、设置在安装架A内的驱动马达A及丝杆A;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丝杆A螺纹连接的一对立杆、架设在一对立杆上端的安装架B、设置在安装架B内的驱动马达B及丝杆B;所述对焦放大组件包括照射灯、对焦放大镜及与对焦放大镜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超伟,刘兆华,刘水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美尚品精密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