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394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包括自动路闸,所述自动路闸的表面设置有主杆,所述主杆的端部设置有副杆,所述主杆与副杆之间连接有固定轴,所述主杆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副杆的端部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内置槽与限位块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结构,使得自动路闸的拦路杆被违法司机冲撞时,副杆会在撞击力下通过设计的固定轴在主杆上旋转,避免了副杆被违法司机撞断,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节约了更换拦路杆所产生的费用与浪费的时间。

An access control device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parking 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
本技术属于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区域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与人员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现有的自动路闸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停车场自动路闸的拦路杆时一体式的,如果遇见一些强行开车冲撞拦路杆的司机时,自动路闸的拦路杆会被撞的断裂,导致了自动路闸的拦路杆要进行换新,从而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停车场的自动路闸也需要等待换新完毕后才能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停车场自动路闸的拦路杆时一体式的,如果遇见一些强行开车冲撞拦路杆的司机时,自动路闸的拦路杆会被撞的断裂,导致了自动路闸的拦路杆要进行换新,从而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停车场的自动路闸也需要等待换新完毕后才能继续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包括自动路闸,所述自动路闸的表面设置有主杆,所述主杆的端部设置有副杆,所述主杆与副杆之间连接有固定轴,所述主杆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副杆的端部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内置槽与限位块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优选的,所述自动路闸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摄像头,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滑槽卡合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开设有旋槽,所述连接件的底端与旋槽卡合连接,所述旋槽的内壁等距离固定有固定齿,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表面等距离固定有卡齿,所述卡齿与固定齿卡合连接,所述滑槽的内壁对称固定有滑块,所述连接件的顶端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滑块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滑块与限位槽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所述卡齿的前端为圆形结构,所述卡齿的前端与固定齿的前端贴合。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端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限位块的长度为三厘米。优选的,所述卡块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卡块与凹槽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所述自动路闸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有LED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结构,使得自动路闸的拦路杆被违法司机冲撞时,副杆会在撞击力下通过设计的固定轴在主杆上旋转,避免了副杆被违法司机撞断,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节约了更换拦路杆所产生的费用与浪费的时间。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结构,使得车牌识别摄像头在需要调节角度时,可以通过设计的滑槽、连接件、固定件、旋槽、卡齿、固定齿、滑块和限位槽方便快捷的调节车牌识别摄像头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凹槽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旋槽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路闸;2、主杆;3、副杆;4、固定轴;5、凹槽;6、卡块;7、内置槽;8、限位块;9、内置弹簧;10、车牌识别摄像头;11、滑槽;12、连接件;13、固定件;14、旋槽;15、卡齿;16、固定齿;17、滑块;18、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包括自动路闸1,自动路闸1的表面设置有主杆2,主杆2的端部设置有副杆3,主杆2与副杆3之间连接有固定轴4,主杆2的端部开设有凹槽5,副杆3的端部固定有卡块6,卡块6与凹槽5卡合连接,凹槽5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内置槽7,内置槽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内置槽7与限位块8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9,本技术通过设计的结构,使得自动路闸1的拦路杆被违法司机冲撞时,副杆3会在撞击力下通过设计的固定轴4在主杆2上旋转,避免了副杆3被违法司机撞断,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节约了更换拦路杆所产生的费用与浪费的时间。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包括自动路闸1,自动路闸1的表面设置有主杆2,主杆2的端部设置有副杆3,主杆2与副杆3之间连接有固定轴4,主杆2的端部开设有凹槽5,副杆3的端部固定有卡块6,卡块6与凹槽5卡合连接,凹槽5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内置槽7,内置槽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内置槽7与限位块8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9,本技术通过设计的结构,使得自动路闸1的拦路杆被违法司机冲撞时,副杆3会在撞击力下通过设计的固定轴4在主杆2上旋转,避免了副杆3被违法司机撞断,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节约了更换拦路杆所产生的费用与浪费的时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自动路闸1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摄像头10,车牌识别摄像头10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顶端与滑槽11卡合连接,连接件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13,固定件13的表面开设有旋槽14,连接件12的底端与旋槽14卡合连接,旋槽14的内壁等距离固定有固定齿16,连接件12的底端表面等距离固定有卡齿15,卡齿15与固定齿16卡合连接,滑槽11的内壁对称固定有滑块17,连接件12的顶端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8,限位槽18与滑块17卡合连接,本技术通过设计的结构,使得车牌识别摄像头10在需要调节角度时,可以通过设计的滑槽11、连接件12、固定件13、旋槽14、卡齿15、固定齿16、滑块17和限位槽18方便快捷的调节车牌识别摄像头角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块17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滑块17与限位槽18的内壁贴合,便于滑块17与限位槽18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齿15的前端为圆形结构,卡齿15的前端与固定齿16的前端贴合,便于卡齿15与固定齿16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块8的端面为弧形结构,限位块8的长度为三厘米,便于限位块8对卡块6限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块6为金属材质构件,卡块6与凹槽5的内壁贴合,便于卡块6与凹槽5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自动路闸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有LED灯,通过显示屏显示车辆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包括自动路闸(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路闸(1)的表面设置有主杆(2),所述主杆(2)的端部设置有副杆(3),所述主杆(2)与副杆(3)之间连接有固定轴(4),所述主杆(2)的端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副杆(3)的端部固定有卡块(6),所述卡块(6)与凹槽(5)卡合连接,所述凹槽(5)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内置槽(7),所述内置槽(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内置槽(7)与限位块(8)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包括自动路闸(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路闸(1)的表面设置有主杆(2),所述主杆(2)的端部设置有副杆(3),所述主杆(2)与副杆(3)之间连接有固定轴(4),所述主杆(2)的端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副杆(3)的端部固定有卡块(6),所述卡块(6)与凹槽(5)卡合连接,所述凹槽(5)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内置槽(7),所述内置槽(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内置槽(7)与限位块(8)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用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路闸(1)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摄像头(10),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10)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的顶端与滑槽(11)卡合连接,所述连接件(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的表面开设有旋槽(14),所述连接件(12)的底端与旋槽(14)卡合连接,所述旋槽(14)的内壁等距离固定有固定齿(16),所述连接件(12)的底端表面等距离固定有卡齿(15),所述卡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希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西力特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