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37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包含有传输用轨道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轨道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传输轨道组件包含有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接触端形成有一俯视呈箭头型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与弹性针的移动方向一致。通过在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和第二轨道的端部形成一呈箭头的凹槽,实现弹性针在两个传输轨道上传送,达到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和保证弹性针传输质量的目的。

Flexible needle transfer track for injection mold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
本技术涉及注塑生产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
技术介绍
在由圆环和两引脚组成的弹性针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对轨道的震动来实现弹性针的传输。而收到传输距离以及工位位置的限制,需要将多个轨道拼接才能完成,而多个轨道的交界处不可避免会出现一条直缝,使得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掉落,影响了弹性针的传输质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以达到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和保证弹性针传输质量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包含有传输用轨道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轨道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传输轨道组件包含有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接触端形成有一俯视呈箭头型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与弹性针的移动方向一致。本技术通过在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和第二轨道的端部形成一呈箭头的凹槽,实现弹性针在两个传输轨道上传送,达到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和保证弹性针传输质量的目的。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均包含有上方的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下方呈三棱柱型的卧式安装柱。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有设置在第一传输轨道下方中部的第一安装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下方中部的第二安装块。利用卧式安装柱、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实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工作状态下的平稳。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和第二轨道的端部形成一呈箭头的凹槽,实现弹性针在两个传输轨道上传送,达到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和保证弹性针传输质量的目的。2.本技术利用卧式安装柱、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实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工作状态下的平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1.第一传输轨道12.第二传输轨道13.凹槽121.三角凸起21.第一安装块22.第二安装块3.弹性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和第二轨道的端部形成一呈箭头的凹槽,实现弹性针在两个传输轨道上传送,达到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和保证弹性针传输质量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包含有传输用轨道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轨道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传输轨道组件包含有第一传输轨道11和第二传输轨道12,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均包含有上方的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下方呈三棱柱型的卧式安装柱。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接触端形成有一俯视呈箭头型的凹槽13,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与弹性针的移动方向一致,且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设有三角凹槽,且三角凹槽自第一传输轨道的圆柱体延伸至卧式安装柱的底部,所述第二传输轨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三角凹槽配合的三角凸起121,所述三角凸起自所述第二传输轨道的圆柱体延伸至卧式安装柱。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有设置在第一传输轨道下方中部的第一安装块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下方中部的第二安装块22。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端部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工位处,其中第二传输轨道的端部与前工位连接,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与后工位连接,弹性针3从前工位上移动到第二传输轨道上之后,第二传输轨道和第一传输轨道都做直线震动送料(具体可参考直线震动送料器),弹性针由第二传输轨道12过渡到第一传输轨道11时,由于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之间为凹槽13(该凹槽俯视图方向呈箭头型),使得弹性针处于第二传输轨道12端部时直接被第一轨道的端部三角凹槽处的两边缘接引,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掉落,同时凹槽13的存在,也降低了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在震动过程中发生碰撞的概率,延长了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将第一传输轨道的一端按照实施例中的三角凹槽结构,另一端按照第二传输轨道端部的三角凸起进行设计,便于传输轨道的延长。也可以将第一传输轨道的两端均设计成三角凹槽结构,并分别匹配一个第二传输轨道来进行弹性针的传输。通过以上的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通过在第一传输轨道的端部和第二轨道的端部形成一呈箭头的凹槽,实现弹性针在两个传输轨道上传送,达到避免弹性针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和保证弹性针传输质量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所公开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传输用轨道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轨道组件的支撑组件;/n所述传输轨道组件包含有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接触端形成有一俯视呈箭头型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与弹性针的移动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传输轨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传输用轨道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轨道组件的支撑组件;
所述传输轨道组件包含有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的接触端形成有一俯视呈箭头型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与弹性针的移动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吴强唐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威銤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