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皱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35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与上模具配合的下模具;上模具的顶部固定有驱动件;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竖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均布与下模具的四周,支撑轴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具上,支撑轴的上端贯穿上模具;下模具上设置有固定槽,上模具上竖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固定板的气动件,气动件与上模具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汽车顶棚成型时,防止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产生褶皱。

Anti wrinkle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皱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防皱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顶棚,是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汽车顶棚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在干法工艺中,将未成型的汽车顶棚放置于模具中,并通过压机的压力作用,将汽车顶棚挤压成与模具一样的顶棚形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汽车顶棚生产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热塑性材料,在汽车顶棚挤压成型时,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上容易产生褶皱,其主要原因在于,汽车顶棚加热过后会发生一定的软化,汽车顶棚在受到模具挤压时,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未进行限位,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被挤压且产生褶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成型模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防皱成型模具,以改善汽车顶棚成型时,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容易产生褶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与上模具配合的下模具;上模具的顶部固定有驱动件;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竖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均布与下模具的四周,支撑轴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具上,支撑轴的上端贯穿上模具;下模具上设置有固定槽,上模具上竖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固定板的气动件,气动件与上模具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驱动件将上模具朝向下模具推动,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汽车顶棚进行挤压成型,以达到汽车顶棚成型的目的。在汽车顶棚成型过程中,预先将汽车顶棚放置于下模具内,并且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放置于固定槽内,然后启动气动件,气动件推动固定板朝向固定槽运动,将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压紧在固定槽内。在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汽车顶棚进行挤压成型时,固定板和固定槽对汽车顶棚周边的轮廓进行限位,以降低汽车顶棚轮廓发生褶皱的几率。进一步,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固定有限位件。有益效果:通过限位件对上模具进行限位,以避免上模具滑出支撑轴。进一步,所述驱动件与上模具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驱动件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底部与上模具固定连接。有益效果:驱动件无论是采用焊接,还是紧固螺栓的方式固定在上模具上,更换驱动件时均容易再次对上模具造成损坏,通过连接板固定,更换驱动件时,以降低上模具的再次损坏。进一步,所述下模具内固定有加热件。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对模具内的汽车顶棚加热时,均使用外设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每次加热需要将加热装置搬运到模具的位置处,如此会消耗较大的人工,将加热板预设在下模具内,以提高对汽车顶棚加热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任意一根支撑轴为中空,支撑轴上端为开口,支撑轴的侧壁设置有朝向下模具中部的气孔,支撑轴的开口连通有风机或水泵。有益效果:汽车顶棚成型之前,需要进行高温加热,由上模具和下模具挤压成型过后,仍然处于较高的温度,通过风机或水泵向中空的支撑中送入冷空气或水,冷空气或水通过气孔排出到下模具的中部,以对汽车顶棚进行降温。进一步,所述支撑轴的外径与内径的差值为4~8cm。有益效果:支撑轴外径与内径的差值即支撑轴侧壁的厚度,若小于4cm强度不足,若大于8cm则制造成本高。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推动板,气动件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固定板与推动板连接,以便于气动件带动固定板运动,避免气动件与上模具发生干涉。进一步,所述上模具上固定有用于固定气动件的锁环。有益效果:通过锁环将气动件进行固定,与紧固螺栓固定气动件相比,通过锁环固定更便于气动件从上模具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固定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层。有益效果:下模具放置于地面时,容易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通过防滑层来增大下模具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所述加热件至少为三块。有益效果:多块加热件,以保证对汽车顶棚加热的温度足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皱成型模具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皱成型模具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皱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皱成型模具的正向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下模具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防皱成型模具的正向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模具1、上模具2、连接板3、液压缸4、限位块5、支撑轴6、气孔61、电源孔8、固定板9、推动板91、气缸92、锁环93、空腔10、固定槽11、凹腔12、加热板13。实施例一:一种防皱成型模具,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1,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机架,机架的纵截面为倒置的U型,上模具2和下模具1均位于机架的中部(图中未示出)。上模具2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为液压缸4、气缸92或压机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液压缸4,液压缸4的输出轴朝向下方且输出轴焊接在连接板3上,液压缸4的缸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如附图4所示,上模具2为凸模,下模具1为凹模。上模具2的凸起的外周竖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右侧焊接有推动板91,上模具2上设置有供推动板91滑动的空腔10,推动板91上设置有气动件,本实施例气动件优选为气缸92。气缸9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安装孔,且气缸92的输出轴贯穿推动板91,推动板91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销钉贯穿安装孔和固定孔将气缸92固定在推动板91上。气缸92的缸体固定在上模具2上,具体为:上模具2的右侧壁上设置有锁环93,结合附图2所示,锁环93的横截面为“Ω”型,且锁环9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具2上,锁环93将气缸92的缸体夹持固定。下模具1的凹腔12上部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与固定板9配合,具体为:当固定板9在气缸92的作用下,使固定板9伸入到固定槽11内。下模具1内固定有加热件,加热件有四块且位于凹腔12的四周,加热件为螺旋电圈或加热板13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加热件优选为加热板13,加热板13的规格为:100×100×20mm,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300W,如附图2所示,下模具1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源孔8,加热板13的电导线穿过电源孔8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加热板13与电源电连接为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下模具1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层,本实施例中防滑层为砂纸(图中未示出),砂纸以增大地面与下模具1之间的摩擦力。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上模具2与下模具1之间设置有支撑轴6,支撑轴6为四根,下模具1的四周设置有四个固定孔,支撑轴6的下端分别伸入固定孔内且焊接在下模具1上,上模具2也设置有四个固定孔,且上模具2的固定孔与下模具1的固定孔一一对应,支撑轴6的上端伸入固定孔且贯穿上模具2,支撑轴6的上端均固定有限位件,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优选为限位块5,限位块5对上模具2限位,以避免上模具2滑出支撑轴6。具体实施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和与上模具配合的下模具;上模具的顶部固定有驱动件;/n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竖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均布与下模具的四周,支撑轴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具上,支撑轴的上端贯穿上模具;/n下模具上设置有固定槽,上模具上竖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固定板的气动件,气动件与上模具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和与上模具配合的下模具;上模具的顶部固定有驱动件;
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竖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均布与下模具的四周,支撑轴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具上,支撑轴的上端贯穿上模具;
下模具上设置有固定槽,上模具上竖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固定板的气动件,气动件与上模具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固定有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上模具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驱动件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底部与上模具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内固定有加热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佳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