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上釉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一侧的工作台,壳体为空腔结构,且壳体内的底端设有釉桶,釉桶的顶端设有空气泵,釉桶靠近工作台的底端一侧设有导管,导管的的顶端设有延伸至壳体外且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喷嘴,喷嘴通过活动块与壳体相连接,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活动块相匹配的滑槽,且壳体内设有竖直设置且贯穿活动块的丝杆,丝杆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板与壳体相连接,其中一组支撑板的顶端设有与丝杆相连接的驱动电机。有益效果为:不会影响陶瓷外壁的上釉,从而可以对陶瓷的每一处进行喷漆,达到了能够对陶瓷进行全方位进行上釉、上釉效率高、省时省力,相比于人工喷釉,更加标准统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A semi-automatic glaz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上釉机
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半自动上釉机。
技术介绍
陶瓷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在坯体表面上涂上一层釉料,该釉料经高温煅烧后和坯体牢固结合在一起,釉能增加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釉是陶瓷加工必备的程序之一,然而现有的陶瓷上釉装置无法对陶瓷进行固定,陶瓷在上釉时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使得陶瓷的上釉效果较差,降低了陶瓷加工的效率,提高了陶瓷生产成本。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半自动上釉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上釉机,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工作台,所述壳体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内的底端设有釉桶,所述釉桶的顶端设有空气泵,所述釉桶靠近所述工作台的底端一侧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且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活动块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块相匹配的滑槽,且所述壳体内设有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活动块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与所述丝杆相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顶端且位于所述喷嘴下方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动绕线轮,且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分布且环绕设置的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内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均设有夹杆,所述夹杆靠近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与所述电动绕线轮相连接的拉线。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与所述釉桶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且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所述壳体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脚柱,所述脚柱的底端设有底板。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电动伸缩杆,且所述夹杆为长条形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夹杆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且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大于四组。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的两端均设有缓冲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夹持机构的设置,解决了陶瓷上釉时难以固定的问题,该陶瓷上釉夹持机构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可以在加工陶瓷时固定住陶瓷,提高了陶瓷加工的效率,降低了陶瓷生产成本,且夹持机构固定住陶瓷的内壁,不会影响陶瓷外壁的上釉,从而可以对陶瓷的每一处进行喷漆,达到了能够对陶瓷进行全方位进行上釉、上釉效率高、省时省力,采用自动控制的工作台为陶器喷釉,因为陶器的不同高度的周长不同,所需要喷釉的时间也不相同,可以采用数字化控制,相比于人工喷釉,更加标准统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半自动上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半自动上釉机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工作台;3、釉桶;4、导管;5、喷嘴;6、活动块;7、滑槽;8、丝杆;9、支撑板;10、驱动电机;11、夹持机构;12、箱体;13、电动绕线轮;14、伸缩套筒;15、复位弹簧;16、夹杆;17、拉线;18、电磁阀;19、箱门;20、脚柱;21、电动伸缩杆;22、橡胶垫;23、空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上釉机。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半自动上釉机,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工作台2,所述壳体1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1内的底端设有釉桶3,所述釉桶3的顶端设有空气泵23,所述釉桶3靠近所述工作台2的底端一侧设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且位于所述工作台2上方的喷嘴5,所述喷嘴5通过活动块6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块6相匹配的滑槽7,且所述壳体1内设有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活动块6的丝杆8,所述丝杆8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板9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9的顶端设有与所述丝杆8相连接的驱动电机10,所述工作台2的顶端设有夹持机构11,所述夹持机构11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2顶端且位于所述喷嘴5下方的箱体12,所述箱体12内设有电动绕线轮13,且所述箱体12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分布且环绕设置的伸缩套筒14,所述伸缩套筒14内均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远离所述箱体12的一侧均设有夹杆16,所述夹杆16靠近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与所述电动绕线轮13相连接的拉线17。下面具体说一下通过壳体1、工作台2、釉桶3和喷嘴5以及夹持机构11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1-2所示,使用者将需要上釉的陶瓷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夹持机构11处,电动绕线轮13逆时针转动通过拉动拉线17带动夹杆16挤压复位弹簧15向中间位移,将陶瓷倒放至夹杆16上,若干夹杆16进入到陶瓷的内壁,然后控制电动绕线轮13顺时针转动松开拉线17,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夹杆16相两侧位移与陶瓷的内壁进行抵触,达到固定陶瓷的效果,然后釉桶3内的釉通过导管4从喷嘴5中喷出,对陶瓷进行上釉。借助于上述方案,通过夹持机构11的设置,解决了陶瓷上釉时难以固定的问题,该陶瓷上釉夹持机构11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可以在加工陶瓷时固定住陶瓷,提高了陶瓷加工的效率,降低了陶瓷生产成本,且夹持机构11固定住陶瓷的内壁,不会影响陶瓷外壁的上釉,从而可以对陶瓷的每一处进行喷漆,达到了能够对陶瓷进行全方位进行上釉、上釉效率高、省时省力,采用自动控制的工作台2为陶器喷釉,因为陶器的不同高度的周长不同,所需要喷釉的时间也不相同,可以采用数字化控制,相比于人工喷釉,更加标准统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所述导管4与所述釉桶3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18,且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工作台2的一侧设有箱门19,所述箱门19通过合页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脚柱20,所述脚柱20的底端设有底板。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电磁阀18的设置有助于用户更好的控制上釉速度,而箱门19的设置则便于用户对釉桶3添加釉。如图1-2所示,所述箱体12的底端设有电动伸缩杆21,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上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工作台(2),所述壳体(1)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1)内的底端设有釉桶(3),所述釉桶(3)的顶端设有空气泵(23),所述釉桶(3)靠近所述工作台(2)的底端一侧设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且位于所述工作台(2)上方的喷嘴(5),所述喷嘴(5)通过活动块(6)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块(6)相匹配的滑槽(7),且所述壳体(1)内设有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活动块(6)的丝杆(8),所述丝杆(8)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板(9)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9)的顶端设有与所述丝杆(8)相连接的驱动电机(10),所述工作台(2)的顶端设有夹持机构(11),所述夹持机构(11)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2)顶端且位于所述喷嘴(5)下方的箱体(12),所述箱体(12)内设有电动绕线轮(13),且所述箱体(12)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分布且环绕设置的伸缩套筒(14),所述伸缩套筒(14)内均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远离所述箱体(12)的一侧均设有夹杆(16),所述夹杆(16)靠近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与所述电动绕线轮(13)相连接的拉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上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工作台(2),所述壳体(1)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1)内的底端设有釉桶(3),所述釉桶(3)的顶端设有空气泵(23),所述釉桶(3)靠近所述工作台(2)的底端一侧设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且位于所述工作台(2)上方的喷嘴(5),所述喷嘴(5)通过活动块(6)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块(6)相匹配的滑槽(7),且所述壳体(1)内设有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活动块(6)的丝杆(8),所述丝杆(8)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板(9)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9)的顶端设有与所述丝杆(8)相连接的驱动电机(10),所述工作台(2)的顶端设有夹持机构(11),所述夹持机构(11)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2)顶端且位于所述喷嘴(5)下方的箱体(12),所述箱体(12)内设有电动绕线轮(13),且所述箱体(12)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分布且环绕设置的伸缩套筒(14),所述伸缩套筒(14)内均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远离所述箱体(1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溢茂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