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36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包括输送线、龙门架和刮平板,所述输送线的两侧设置有模板,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输送线上方,所述龙门架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臂竖直向下贯穿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所述刮平板为V型结构,且该V型结构的其中一边平行于所述输送线,所述刮平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刮平板两端增减加长板,即可有效避免对刮平板进行更换,从而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设备停机时间;加长板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且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水泥板的表面刮平。

A fully automatic cement board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水泥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水泥板是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加工生产的一种建筑平板,可用于室内隔墙、天花吊顶、地面地板、内墙装饰、楼层隔板、外墙挂板等。水泥板是一种介于石膏板和石材之间、可自由切割、钻孔、雕刻的建筑产品,有预制水泥板和现浇水泥板,预制水泥板采用全自动生产线进行生产,效率高。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在生产水泥时,需要将水泥混凝土摊铺在输送线上,在对摊铺后的混凝土进行烘干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刮平,从而保证成型后的水泥板表面平整。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上的刮平板尺寸固定,在生产不同宽度的水泥板时,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刮平板,不仅工作量大,且花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刮平板更换工作量大,且花费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实现对不同宽度水泥板的刮平,且劳动强度低,花费时间短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包括输送线、龙门架和刮平板,所述输送线的两侧设置有模板,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输送线上方,所述龙门架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臂竖直向下贯穿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所述刮平板为V型结构,且该V型结构的其中一边平行于所述输送线,所述刮平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刮平板通过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臂的下方;所述刮平板的两侧安装有可拆卸的加长板。采用上述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在生产宽度角度的水泥板时,可在所述刮平板两侧加装加长板,从而增加刮平板的刮平宽度,在生产宽度较窄的水泥板时,将所述加长板从所述刮平板上去除,由于所述加长板的尺寸小,因此重量轻,安装拆卸简单方便,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在刮平时,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所述升降臂带动所述刮平板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水泥板进行表面平整,同时还可用于对厚的水泥板进行厚度减薄。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液压缸或电动缸。作为优选,所述刮平板的V型结构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臂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刻度线,且该刻度线沿所述升降臂的升降方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刮平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底为平面,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反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槽,且所述第一插接槽设置在所述刮平板朝向水泥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底面为斜面,从而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底面形成楔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加长板与所述刮平板对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底为平面,且深度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横断面为直角三角形,用于插入插接槽内,实现刮平板与加长板的拼接。作为优选,所述刮平板与所述加长板均采用钢板加工而成,且两者的连接处安装有磁性连接件,所述磁性连接件通过磁性吸合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磁性连接件为V型结构,该V型结构的开口角度与所述刮平板尺寸相同,所述磁性连接件的开口侧设置有把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刮平板两端增减加长板,即可有效避免对刮平板进行更换,从而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设备停机时间;2、加长板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且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水泥板的表面刮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刮平板与加长板连接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刮平板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长板空间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磁性连接件空间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输送线;101、模板;2、龙门架;3、刮平板;301、第一固定槽;302、插接槽;4、磁性连接件;401、把手;5、升降机构;501、升降臂;6、连接座;7、加长板;701、插接部;702、第二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包括输送线1、龙门架2和刮平板3,所述输送线1的两侧设置有模板101,所述龙门架2设置在所述输送线1上方,所述龙门架2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升降臂501竖直向下贯穿所述龙门架2的顶部;所述刮平板3为V型结构,且该V型结构的其中一边平行于所述输送线1,所述刮平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刮平板3通过所述连接座6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臂501的下方;所述刮平板3的两侧安装有可拆卸的加长板7。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5为升降液压缸或电动缸。所述刮平板3的V型结构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所述升降臂50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刻度线,且该刻度线沿所述升降臂501的升降方向设置,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刻度线判断刮平板3底部到输送线1表面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水泥板的刮平。所述刮平板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槽301,所述第一固定槽301的槽底为平面,所述第一固定槽301的反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槽302,且所述第一插接槽302设置在所述刮平板3朝向水泥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插接槽302的底面为斜面,从而与所述第一固定槽301的底面形成楔形结构。所述加长板7与所述刮平板3对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702,所述第二固定槽702的槽底为平面,且深度与所述第一固定槽301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槽702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701,所述插接部701的横断面为直角三角形,用于插入插接槽302内,实现刮平板3与加长板7的拼接,如此设置,便于加长板7与刮平板3对接时,使插接部701贴合在插接槽302的斜面上,从而在对水泥板进行刮平时,水泥板对加长板7的反作用力通过插接部701传递给刮平板3,从而保证刮平板3与加长板7的刮平面始终保持平齐,同时使第一固定槽301与第二固定槽702对接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V型的条状空腔,从而便于对磁性连接件4进行限位。所述刮平板3与所述加长板7均采用钢板加工而成,且两者的连接处安装有磁性连接件4,所述磁性连接件4通过磁性吸合在所述第一固定槽301和所述第二固定槽702内,如此设置,便于使磁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1)、龙门架(2)和刮平板(3),所述输送线(1)的两侧设置有模板(101),所述龙门架(2)设置在所述输送线(1)上方,所述龙门架(2)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升降臂(501)竖直向下贯穿所述龙门架(2)的顶部;/n所述刮平板(3)为V型结构,且该V型结构的其中一边平行于所述输送线(1),所述刮平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刮平板(3)通过所述连接座(6)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臂(501)的下方;/n所述刮平板(3)的两侧安装有可拆卸的加长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1)、龙门架(2)和刮平板(3),所述输送线(1)的两侧设置有模板(101),所述龙门架(2)设置在所述输送线(1)上方,所述龙门架(2)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升降臂(501)竖直向下贯穿所述龙门架(2)的顶部;
所述刮平板(3)为V型结构,且该V型结构的其中一边平行于所述输送线(1),所述刮平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刮平板(3)通过所述连接座(6)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臂(501)的下方;
所述刮平板(3)的两侧安装有可拆卸的加长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为升降液压缸或电动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平板(3)的V型结构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50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刻度线,且该刻度线沿所述升降臂(501)的升降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全自动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新南安牧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