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预制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结构单一传统,不利于混凝土的快速摊平以及夹心层的放置,预制成型后脱模不便,影响生产效率,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包括侧架、支撑板、混凝土排料管、混凝土搅拌箱、搅拌装置和底板座,所述底板座上安装固定有两个侧架,两个所述侧架之间的上部通过支撑板架设固定有混凝土搅拌箱,所述混凝土搅拌箱上安装有用于对其内混凝土调配混匀的搅拌装置,所述混凝土搅拌箱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排料管;所述混凝土排料管上还设有排料控制阀,所述混凝土排料管的下端通过输料软管与导料管连接,所述导料管的下侧安装固定有摊平组件,所述导料管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导料管和摊平组件构成的整体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板座的上方通过第一弹性伸缩组件架设有外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的内侧配合安装有预制框,且所述摊平组件能够与预制框相配合,摊平组件能够在预制框内左右移动,所述底板座的上方还通过第二弹性伸缩组件架设有底撑板,且底撑板位于预制框的下方,底撑板的下侧还安装有振动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包括侧架(1)、支撑板(2)、混凝土排料管(3)、混凝土搅拌箱(4)、搅拌装置(6)和底板座(19),所述底板座(19)上安装固定有两个侧架(1),两个所述侧架(1)之间的上部通过支撑板(2)架设固定有混凝土搅拌箱(4),所述混凝土搅拌箱(4)上安装有用于对其内混凝土调配混匀的搅拌装置(6),所述混凝土搅拌箱(4)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排料管(3),其特征在于:/n所述混凝土排料管(3)上还设有排料控制阀(7),所述混凝土排料管(3)的下端通过输料软管(8)与导料管(13)连接,所述导料管(13)的下侧安装固定有摊平组件(14),所述导料管(13)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导料管(13)和摊平组件(14)构成的整体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n所述底板座(19)的上方通过第一弹性伸缩组件架设有外固定板(16),所述外固定板(16)的内侧配合安装有预制框(15),且所述摊平组件(14)能够与预制框(15)相配合,摊平组件(14)能够在预制框(15)内左右移动;/n所述底板座(19)的上方还通过第二弹性伸缩组件架设有底撑板(21),且底撑板(21)位于预制框(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包括侧架(1)、支撑板(2)、混凝土排料管(3)、混凝土搅拌箱(4)、搅拌装置(6)和底板座(19),所述底板座(19)上安装固定有两个侧架(1),两个所述侧架(1)之间的上部通过支撑板(2)架设固定有混凝土搅拌箱(4),所述混凝土搅拌箱(4)上安装有用于对其内混凝土调配混匀的搅拌装置(6),所述混凝土搅拌箱(4)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排料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排料管(3)上还设有排料控制阀(7),所述混凝土排料管(3)的下端通过输料软管(8)与导料管(13)连接,所述导料管(13)的下侧安装固定有摊平组件(14),所述导料管(13)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导料管(13)和摊平组件(14)构成的整体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底板座(19)的上方通过第一弹性伸缩组件架设有外固定板(16),所述外固定板(16)的内侧配合安装有预制框(15),且所述摊平组件(14)能够与预制框(15)相配合,摊平组件(14)能够在预制框(15)内左右移动;
所述底板座(19)的上方还通过第二弹性伸缩组件架设有底撑板(21),且底撑板(21)位于预制框(15)的下方,底撑板(21)的下侧还安装有振动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移动座(12)、旋转电机(9)、丝杆(10)和导向杆(11);
所述丝杆(10)和导向杆(11)安装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架(1)之间,且所述丝杆(10)和导向杆(11)均水平设置,丝杆(10)和导向杆(11)互相平行;
所述丝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架(1)对应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10)的一端还连接有旋转电机(9),所述导向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架(1)对应固定连接;
所述丝杆(10)和导向杆(11)上还安装有移动座(12),且所述移动座(12)与丝杆(10)配合螺纹连接,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捷,沈淦,焦国民,蒯力春,彭平,费宁桃,管浩,冯翔,许伟伟,周正军,沈景涛,陈庆,叶荣源,宋燕影,崔恒波,葛峰,郭丹,陈传熙,孙荣,朱志贤,戴超,杨森,邢政,高宝俭,应兆兵,陈二平,赵本超,李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