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17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包括签座、推签架,所述推签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签座上,所述推签架可在所述签座上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签座上沿所述推签架的运动方向设置有签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签座前端的第一模具本体,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串料槽和第一签槽凸棱,所述第一签槽凸棱上设置有第一签槽;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进刀槽,将所述第一串料槽、所述第一签槽凸棱分割;所述第一签槽与所述第一进刀槽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模具本体上的进刀槽和签槽,可实现穿串的同时将串料切割分离,从而通过一次动作实现了串料的切割与穿串,减小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A new type of cut through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串料切穿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串料切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食品穿串机械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待穿串的串料通过人工摆放在模具上,模具通过传送带传送到穿串工位后,穿串机构将签子推入模具中,从而使签子穿过串料,完成穿串动作。虽然也能够实现穿串功能,但需要提前将串料切割成符合穿串标准大小的块状或条状,因此操作较为繁琐,生产效率较低。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集实现串料切割和穿串功能于一体的串料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包括签座、推签架,所述推签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签座上,所述推签架可在所述签座上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签座上沿所述推签架的运动方向设置有签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签座前端的第一模具本体,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串料槽和第一签槽凸棱,所述第一签槽凸棱上设置有第一签槽;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进刀槽,将所述第一串料槽、所述第一签槽凸棱分割;所述第一签槽与所述第一进刀槽间隔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签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签槽相配合的推签块,所述推签块可在所述签槽内前后往复移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签座下方设置有杆件以及推签架驱动块,所述杆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签座的前后两端连接,所述推签架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杆件上,所述推签架驱动块与所述推签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签槽之间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中设有贯穿所述签座上下两侧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推签架和所述推签架驱动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销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推签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推签架驱动块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一进签口,所述第一进签口与所述第一签槽的位置相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模具本体,所述第二模具本体扣合在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模具本体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二串料槽和第二签槽凸棱,所述第二签槽凸棱上设置有第二签槽;所述第一串料槽与所述第二签槽凸棱相互扣合,所述第一签槽凸棱与所述第二串料槽相互扣合,所述第一签槽与所述所述第二签槽上下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模具本体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二进刀槽,将所述第二串料槽、所述第二签槽凸棱分割,所述第二签槽与所述第二进刀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进刀槽与所述第二进刀槽的位置相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模具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二进签口,所述第二进签口与所述第二签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进签口与所述第二进签口的位置相对应,二者组成进签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前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模具本体前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互扣合,用于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和第二模具本体的准确定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后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模具本体后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凸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相互扣合,用于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和第二模具本体的准确定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件上位于所述推签架驱动块的前方滑动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前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签座的前端;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签架上设置有推签架推拉杆,所述推签架推拉杆设置在所述推签架的上部或后端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模具本体上的进刀槽和签槽,可实现穿串的同时将串料切割分离,从而通过一次动作实现了串料的切割与穿串,减小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签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签座与推签架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模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模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签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签座;11-签槽;12-凸棱;13-滑槽;14-连接板;141-第一连接孔;142-第二连接孔;143-第一销轴;144-第二销轴;20-推签架;21-推签块;30-杆件;40-推签架驱动块;50-第一模具本体;51-第一串料槽;52-第一签槽凸棱;53-第一签槽;54-第一进刀槽;55-第一进签口;56-第一定位凹槽;57-第二定位凹槽;60-第二模具本体;61-第二串料槽;62-第二签槽凸棱;63-第二签槽;64-第二进刀槽;65-第二进签口;66-第一定位凸块;67-第二定位凸块;70-切刀;80-进签口;90-定位滑块;100-定位杆;110-定位孔;120(120’)-推签架推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包括签座10以及推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签座、推签架,所述推签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签座上,所述推签架可在所述签座上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签座上沿所述推签架的运动方向设置有签槽;/n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签座前端的第一模具本体,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串料槽和第一签槽凸棱,所述第一签槽凸棱上设置有第一签槽;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进刀槽,将所述第一串料槽、所述第一签槽凸棱分割;所述第一签槽与所述第一进刀槽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签座、推签架,所述推签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签座上,所述推签架可在所述签座上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签座上沿所述推签架的运动方向设置有签槽;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签座前端的第一模具本体,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串料槽和第一签槽凸棱,所述第一签槽凸棱上设置有第一签槽;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进刀槽,将所述第一串料槽、所述第一签槽凸棱分割;所述第一签槽与所述第一进刀槽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签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签槽相配合的推签块,所述推签块可在所述签槽内前后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座下方设置有杆件以及推签架驱动块,所述杆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签座的前后两端连接,所述推签架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杆件上,所述推签架驱动块与所述推签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签槽之间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中设有贯穿所述签座上下两侧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推签架和所述推签架驱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销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推签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推签架驱动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一进签口,所述第一进签口与所述第一签槽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串料切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模具本体,所述第二模具本体扣合在所述第一模具本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振坤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