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磁全要素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17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磁全要素传感器,包括:总场传感器、均匀磁场发生器、旋转底座和基座;均匀磁场发生器包括第一球体和第二球;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均内部中空,且同心设置;旋转底座为圆柱形筒体;一端相对的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旋转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插设在第一连接杆上的旋转孔内,另一端沿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直径方向穿过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并插设在第二连接杆上的旋转孔内;总场传感器沿第二球体的直径方向设置于第二球体的圆心位置的转动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地磁全要素传感器能实现连续的高精度的地磁全要素测量。

A geomagnetic all factor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磁全要素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磁场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磁全要素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相对于传统的地磁总场观测和三分量观测,地磁全要素包含更多的磁场信息,能够准确的反映研究对象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的场景选取合适的磁场参量。此外,地磁要素数据可用于地磁图的绘制、古地磁学的研究、空间天气的监测等。因此,高精度的地磁要素数据对探索地质构造及地球起源、建立全球磁场模型和研究宇宙空间至关重要。对于目前来看,地磁传感器按照测量方式可以分为矢量传感器和总场传感器。矢量传感器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磁通门传感器为代表,该类传感器体积较小,可以直接获取地磁三分量信息,但存在正交性误差、温漂和无法进行绝对观测等问题;第二类是磁通门传感器与经纬仪相结合的组合测量方式,该类磁力仪也称为DI仪,通过经纬仪的光学系统直接读取地磁倾角和偏角,但无法进行自动观测。第三类是总场传感器和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均匀发生器)相结合的组合测量方式,主要有FHD、三轴线圈法、ZHD等方法,这类传感器多用于地磁台站的观测,而在进行海洋,航空,以及陆地姿态变化情况下的测量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磁全要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总场传感器(1)、均匀磁场发生器(2)、旋转底座(3)和基座(4);/n所述均匀磁场发生器(2)包括第一球体(21)和第二球体(22);所述第一球体(21)和所述第二球体(22)均内部中空,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球体(2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球体(22)的半径,所述第二球体(22)设置于所述第一球体(21)内部;/n所述旋转底座(3)为圆柱形筒体;一端相对的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上均设有旋转孔;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2)之间设置有转动轴(33);/n所述转动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磁全要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总场传感器(1)、均匀磁场发生器(2)、旋转底座(3)和基座(4);
所述均匀磁场发生器(2)包括第一球体(21)和第二球体(22);所述第一球体(21)和所述第二球体(22)均内部中空,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球体(2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球体(22)的半径,所述第二球体(22)设置于所述第一球体(21)内部;
所述旋转底座(3)为圆柱形筒体;一端相对的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上均设有旋转孔;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2)之间设置有转动轴(33);
所述转动轴(33)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上的旋转孔内,另一端沿所述第一球体(21)和所述第二球体(22)的直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球体(21)和所述第二球体(22)并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上的旋转孔内,所述第二球体(22)与所述转动轴(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体(21)由于重力作用,与所述转动轴(33)相接触;旋转所述转动轴(33),带动所述第二球体(22)一起转动,所述第一球体(21)不转;
所述总场传感器(1)沿所述第二球体(22)的直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球体(22)的圆心位置的转动轴(33)上;
所述基座(4)为长方体形状,且在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旋转底座(3)相适应的圆形凹槽,所述旋转底座(3)的未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健霍治帆董浩斌刘欢王洪鹏王文杰薛励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