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711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系统,用于对输入系统的输入操作是否有效进行检测,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多个按键单元,每一所述按键单元包括按压体和相对间隔耦合设置的两个电极,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检测模组和控制器,所述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按键单元、检测模组和控制器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压信号发生电路用于将恒压信号转变成非恒压模拟信号输出给所述电极,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按压体在设定行程内上下移动过程中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变化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变化得到电流变化曲线并利用所述电流变化曲线判断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是否有效和两个所述电极之间是否接触良好。

detec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械按键式输入系统的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各类电子产品,如电话机、手机、笔记本电脑、遥控器等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上述电子产品的输入系统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目前业界广泛使用的输入系统主要有机械键盘,其按键通常采用接触原理,依靠两个电极片接触导通来让主控芯片获取到按键触摸,进而产生输入信号。由于用于导通的电极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出现氧化,每次按压按键两个电极片的相互接触也会给电极片带来磨损,而磨损和氧化会使电极片在按压时接触不良,当按键的电极片出现磨损或氧化时,按键被按下后主控芯片无法识别出来,通常判定该次按压属于无效输入,实际上按键已经被按压下去了,影响用户体验,这种情况只能更换整个键盘或单个按键,导致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系统来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按键式输入系统由于电极片接触不良而无法识别出按键单元是否被按下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电极片接触不良的情况下能够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系统,用于对输入系统的输入操作是否有效进行检测,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多个按键单元,每一所述按键单元包括按压体和相对间隔耦合设置的两个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检测模组和控制器,所述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按键单元、检测模组和控制器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压信号发生电路用于将恒压信号转变成非恒压模拟信号输出给所述电极,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按压体在设定行程内上下移动过程中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变化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变化得到电流变化曲线并利用所述电流变化曲线判断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是否有效和两个所述电极之间是否接触良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系统,用于对输入系统的输入操作是否有效进行检测,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多个按键单元,每一所述按键单元包括按压体和相对间隔耦合设置的两个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检测模组和控制器,所述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按键单元、检测模组和控制器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压信号发生电路用于将恒压信号转变成非恒压模拟信号输出给所述电极,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按压体在设定行程内上下移动过程中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变化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变化得到电流变化曲线并利用所述电流变化曲线判断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是否有效和两个所述电极之间是否接触良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包括相对间隔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非恒压模拟信号的驱动下进行充放电,所述按压体在设定行程内上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的间距或正对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空间耦合电容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放电电流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按压体被按压直至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相接触后释放过程中,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变化为:
当所述按压体被按压至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相接触之前,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逐渐增大至最大值;
当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相接触时,若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接触良好,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从最大值瞬间降至0,若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接触不良,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保持在最大值不变;
当所述按压体被释放至回复原位时,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从最大值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按压体被按压但按下不多直至释放过程中,即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未接触,所述电极上的放电电流变化为:
当所述按压体被按压时,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逐渐增大至最大值;
当所述按压体被释放至回复原位时,所述电极的放电电流从最大值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侃黄俭安叶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驰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