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振坤专利>正文

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85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它包括有箱体、连接条、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组成,所述箱体是由端面表面设置有许多凹凸体的数个“匚”形金属薄板框构成,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下一个“匚”形金属薄板框相固连,所述依次两个相邻的“匚”形金属薄板框的开口方向一个为横向设置,一个为纵向设置,两者分别相差90度,所述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横向两侧,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上边缘上;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热量的交换,其热交换面积大,热量提升速度快,火焰和烟气有效的进行分离,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加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使用煤、炭或其它可燃烧物质作为燃料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加热装置主要是使用燃油和燃气作为加热源,虽然具有清洁、热效率高等优点,其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当前石油短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较少,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攀升。而相对价格低廉的煤和炭作为燃料的燃烧加热装置,由于其传统的热效率低的缺点,而较少使用。现有使用煤和炭作为燃料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主要分为两种1、利用燃料燃烧加热室或烟道,再利用其导热加热气体,该方法通常由于热交换面积较小而使热效率降低;2、利用燃料燃烧加热燃烧室或烟道中的管道群,再由其加热空气和其它传热介质。该方法热交换面积较大,热效率较高,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较高、结构却简单,因而成本较低的使用煤和炭作为燃料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它包括有箱体、连接条、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组成,所述箱体是由端面表面设置有许多凹凸体的数个“匚”形金属薄板框构成,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下一个“匚”形金属薄板框相固连,所述依次两个相邻的“匚”形金属薄板框的开口方向一个为横向设置,一个为纵向设置,两者分别相差90度。所述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横向两侧。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上边缘上。所述“匚”形金属薄板上设有的凹凸体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是菱形。所述箱体在固接好后,火焰和烟气能经过纵向的通道加热金属板并流向烟囱,空气从横向的通道经过而被加热,进而加热其它物体。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烟火和被加热的空气相互隔离。所述“匚”形金属薄板上设有的凹凸体的形状的作用是增加烟火或空气与金属板的接触面积,减缓烟火或空气通过金属板的流速,以增加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所述固定在箱体上的连接条可以提供与干燥器的方便连接。所述进风阀门连在横向的通道的进风口,以调节进风量,出风连接板连接横向通道的出风口,以提供与风管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燃烧加热气体装置的优点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热量的交换,其热交换面积大,热量提升速度快,操作简便,火焰和烟气有效的进行分离,热气与一氧化碳地、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完全隔离,其温度上升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匚”形金属薄板框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匚”形金属薄板上凹凸体截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在进风阀门开启状态时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另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进风阀门、3连接条、4凹凸体、5“匚”形金属薄板框、6出风连接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中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它包括有箱体1、连接条3、进风阀门2和出风连接板6组成,所述箱体1是由端面表面设置有许多凹凸体4的数个“匚”形金属薄板框5构成,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5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下一个“匚”形金属薄板框5相固连,所述依次两个相邻的“匚”形金属薄板框5的开口方向一个为横向设置,一个为纵向设置,两者分别相差90度。所述进风阀门2和出风连接板6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横向两侧。所述连接条3固定在所述箱体1两侧的上边缘上。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5上设有的凹凸体4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是菱形。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箱体1中处于最前和最后位置上的“匚”形金属薄板框5的开口方向均为纵向设置,其设置在最后位置的“匚”形金属薄板框5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一个带有凹凸体的金属薄相固连。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在加热工作过程中被加热的热气完全与燃烧中散后出的有害气体相隔离,环保效果明显,本装不但可以用于工业干燥,也可以用于家庭烹饪和取暖。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它包括有箱体、连接条、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是由端面表面设置有许多凹凸体的数个“匚”形金属薄板框构成,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下一个“匚”形金属薄板框相固连,所述依次两个相邻的“匚”形金属薄板框的开口方向一个为横向设置,一个为纵向设置,两者分别相差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横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上边缘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金属薄板上设有的凹凸体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是菱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它包括有箱体、连接条、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组成,所述箱体是由端面表面设置有许多凹凸体的数个“匚”形金属薄板框构成,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下一个“匚”形金属薄板框相固连,所述依次两个相邻的“匚”形金属薄板框的开口方向一个为横向设置,一个为纵向设置,两者分别相差90度,所述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横向两侧,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上边缘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热量的交换,其热交换面积大,热量提升速度快,火焰和烟气有效的进行分离,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和应用。文档编号F24H3/00GK1948851SQ200510112789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蔡振坤 申请人:蔡振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加热气体装置,它包括有箱体、连接条、进风阀门和出风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是由端面表面设置有许多凹凸体的数个“匚”形金属薄板框构成,所述“匚”形金属薄板框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分别与下一个“匚”形金属薄板框相固连,所述依次两个相邻的“匚”形金属薄板框的开口方向一个为横向设置,一个为纵向设置,两者分别相差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蔡振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