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6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用于解决表冷器在温度低于介质冰点而撑破换热管的问题,表冷器用在中央空调的终端系统中,通常还会与除尘网袋、增湿模块、加热模块组装到同一台终端联合使用,在对空气冷却的同时对空气加湿,保证流出的空气更加洁净,表冷器包括:外壳、冷却架、气动减损机构,外壳与前一模块的出风口连通,通过外壳中的冷却架进行冷却,冷却架与中央空调的冷却水系统连通,使冷却介质温度始终较低,气动减损机构中的充气条放入冷却管中,在冷却介质凝固膨胀的时候,充气条中的气体被挤出,将原本充气条占据的空间用于放置冷却介质膨胀后增加的部分,因此能够在不需要排空冷却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冻损。

An antifreeze surface cooler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
技术介绍
在中央空调中,表冷器安装在空调的终端内,利用表冷器换热管内的液体介质把换热管外的空气冷却或加热,然后通过风机吹出,达到调节空气温度的作用,目前已公开的表冷器结构为逆交叉流的管程布置,即液体介质流和气流大体呈逆流换热形式,提高热交换效率,且多是采用水作为介质,但是在环境温度低于介质冰点的时候,表冷器内的液体介质就会固化并膨胀,表冷器的换热管就会被撑破或是损坏,为避免这种情况,现有技术采用的措施就是在冬歇期时将表冷器中的液体介质彻底排空,但是由于换热管管路布置复杂且管径较小,整体的粘滞阻力较大,使得液体排空困难,因此需要借助高压空气吹扫等方法进行强制排液,这会提高设备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以解决表冷器在温度低于介质冰点而撑破换热管的问题,从而减小表冷器在冬歇期的冻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包括设置有进风管、出风管的外壳以及冷却架,所述冷却架包括: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冷却杆,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平行设置,且均为空心结构,上、下冷却板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冷却杆,冷却杆将两个冷却板的中空部分连通形成通路,上冷却板将外壳内部分成上、下两部分,进风管位于上冷却板下的部分,出风管位于上冷却板上的部分,上冷却板远离进风管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于连通上、下两部分,该开口内设置有网格,上冷却板的上表面靠近出风管的位置还设置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的进风口在进入外壳内部以后分成多个支管。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动减损机构,所述气动减损机构不止一个,分别安装在上冷却板、下冷却板上,气动减损机构包括充气条、储气桩,所述充气条充气后为长条状结构,充气条的充气口与储气桩连通,通过储气桩向其中充气,充气条不止一条,充满气后设置在冷却杆以及上下冷却板中,所述储气桩是两端开口的圆管,且不止一个,所述储气桩内设置有隔片、压块,隔片将储气桩分隔成两个部分,其中储气腔靠近固定面的部分为闭合的气腔,该气腔与充气条连通,且隔片上放置有压块。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条自由端设置固定有磁铁,且外壳底面也安装有磁铁,二者相互吸引而将充气条的自由端固定。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冷却板将表冷器内部分成上下两层,增加空气在表冷器中的流动距离以及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2)充气条设置在冷却杆内,当冷却介质低温膨胀时,充气条会被压缩,充气条原本占据的空间容纳膨胀后的冷却介质,从而避免了冷却杆的冻损,在介质融化以后,充气条中重新充满气体,恢复之前状态,因此不需要提前排空冷却介质,使用更加方便。(3)充气条与储气桩被隔片分割出来的密闭空腔连通,隔片受到压块的重力将隔片下压,将储气桩中的气体压入充气条中,保证充气条在介质为液态时,始终是撑开的,介质凝固以后体积膨胀的压力大于充气条的气压,会将气体压回储气桩中。(4)上冷切板上还设置有风机,避免进入表冷器中的空气因受到冷却架阻碍而流速减慢的情况。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外壳,11-进风管,12-出风管,13-支管,21-上冷却板,22-冷却杆,23-下冷却板,24-网格,25-风机,31-充气条,32-磁铁,33-储气桩,34-隔片,35-压块。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是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用于解决表冷器在温度低于介质冰点而撑破换热管的问题,表冷器用在中央空调的终端系统中,通常还会与除尘网袋、增湿模块、加热模块共同组装到同一台终端联合使用,在对空气冷却的同时对空气加湿,保证流出的空气更加洁净,表冷器包括:外壳1、冷却架、气动减损机构,外壳1与前一模块的出风口连通进风,通过外壳1中的冷却架进行冷却,冷却架与中央空调的冷却水系统连通,使冷却介质温度始终较低,气动减损机构中的充气条31放入冷却管中,在冷却介质凝固膨胀的时候,充气条31中的气体被挤出,将原本充气条31占据的空间用于放置冷却介质膨胀后增加的部分,因此能够在不需要排空冷却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冻损。外壳1形状与现有技术相同,方便直接用在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并且同样设置有进风管11、出风管12,将上一级处理后的空气通入外壳1中,将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出风管12排出,不同之处在于:进风管11在进入外壳1内部以后分成多个支管13,如图1所示,使得流出的气流不会集中于一处,而是被分成多股气流均匀流过冷却架,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噪音更小。冷却架包括上冷却板21、下冷却板23、冷却杆22,如图2所示,上冷却板21与下冷却板23平行设置,且均为空心结构,上、下冷却板23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冷却杆22,冷却杆22将两个冷却板的中空部分连通形成通路,上冷却板21、下冷却板23的中空部分分别与外界的冷却水系统的进、出水管连通,使得冷却水能在该通路中流动,将冷却架上接收到的热量带走,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上冷却板21的底面面积与外壳1的底面面积相同,将外壳1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冷却板21远离进风管11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于连通上、下两部分,该开口内设置有网格24,网格24是铜网,导热性能良好,热空气在上冷却板21下部空间向上部空间流动的过程中,会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包括设置有进风管、出风管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架,所述冷却架包括: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冷却杆,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平行设置,且均为空心结构,上、下冷却板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冷却杆,冷却杆将两个冷却板的中空部分连通形成通路,上冷却板将外壳内部分成上、下两部分,进风管位于上冷却板下的部分,出风管位于上冷却板上的部分,上冷却板远离进风管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于连通上、下两部分,该开口内设置有网格,上冷却板的上表面靠近出风管的位置还设置有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包括设置有进风管、出风管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架,所述冷却架包括: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冷却杆,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平行设置,且均为空心结构,上、下冷却板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冷却杆,冷却杆将两个冷却板的中空部分连通形成通路,上冷却板将外壳内部分成上、下两部分,进风管位于上冷却板下的部分,出风管位于上冷却板上的部分,上冷却板远离进风管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于连通上、下两部分,该开口内设置有网格,上冷却板的上表面靠近出风管的位置还设置有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用防冻损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的进风口在进入外壳内部以后分成多个支管。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净康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