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调节功能的换热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7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换热器及空调,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总管,所述第一总管具有第一冷媒口,所述第一总管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口;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总管内,并将所述第一总管内部分隔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一液压腔;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所述液压装置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冷媒压力;所述第一活塞通过移动,改变与所述第一工作腔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的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一总管内设置第一活塞,并将液压装置与第一液压腔连通,改变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的数量,使部分换热管可以不工作,从而起到调节制冷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调节功能的换热器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当前表冷器作为一种换热装置,具有固定的结构,生产完成后,其结构无法调节,因此表冷器的制冷能力固定,无法调节。影响表冷器制冷能力的主要参数有表冷器的排数,每排管数、翅片片距及类型等,如果表冷器可调节以上参数,则表冷器的制冷能力在生产完成后仍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换热器及空调,解决了现有换热器的制冷能力在生产完成后不可调节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总管,所述第一总管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一冷媒口,所述第一总管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总管内,并将所述第一总管内部分隔为与所述第一冷媒口连通的第一工作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媒口隔离的第一液压腔;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所述液压装置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冷媒压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移动;所述第一活塞通过移动,改变与所述第一工作腔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的数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腔内流通用于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流通非换热的冷媒。进一步地,还包括多组并联的换热管,每组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通过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总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总管,所述第二总管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二冷媒口,所述第二总管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换热管连接的第二接口;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总管内,并将所述第二总管内部分隔为与所述第二冷媒口连通的第二工作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媒口隔离的第二液压腔;所述液压装置还连通所述第二液压腔,所述液压装置通过改变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冷媒压力,以驱动所述第二活塞移动;所述第二活塞通过移动,改变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的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腔内流通用于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二液压腔内流通非换热的冷媒。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通过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总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腔内流通用于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流通非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二工作腔内流通用于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二液压腔内流通非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一工作腔通过处于换热状态的换热管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通过处于非换热状态的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同步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换热器。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液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液压装置增驱动所述第一活塞移动,以改变与所述第一工作腔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一总管内设置第一活塞,并将液压装置与第一液压腔连通,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液压装置改变第一液压腔内的冷媒压力,从而驱动第一活塞移动,在第一活塞移动过程中,第一工作腔的范围与第一液压腔的范围相应改变,使第一接口所在位置进入第一工作腔范围内或进入第一液压腔范围内,达到改变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的数量的目的,通过改变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的数量,使部分换热管可以不工作,从而起到调节制冷效果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侧视图;图例:10、第一总管;11、第一冷媒口;12、第一工作腔;13、第一液压腔;14、第一接口;20、第一活塞;30、液压装置;40、换热管;50、第二总管;51、第二冷媒口;52、第二工作腔;53、第二液压腔;54、第二接口;60、第二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总管10、第一活塞20和液压装置30,第一总管10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一冷媒口11,第一总管10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40连接的第一接口14;第一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总管10内,并将第一总管10内部分隔为与第一冷媒口11连通的第一工作腔12,以及与第一冷媒口11隔离的第一液压腔13;液压装置30连通第一液压腔13,液压装置30通过改变第一液压腔13内的冷媒压力,以驱动第一活塞20移动;第一活塞20通过移动,改变与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第一接口14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一总管10内设置第一活塞20,并将液压装置30与第一液压腔13连通,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液压装置30改变第一液压腔13内的冷媒压力,从而驱动第一活塞20移动,在第一活塞20移动过程中,第一工作腔12的范围与第一液压腔13的范围相应改变,使第一接口14所在位置进入第一工作腔12范围内或进入第一液压腔13范围内,达到改变与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第一接口14的数量的目的,通过改变与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第一接口14的数量,使部分换热管40可以不工作,从而起到调节制冷效果的作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工作腔12内流通用于换热的冷媒,第一液压腔13内流通非换热的冷媒。以表冷器为例,正常工作时,当第一总管10为进液管时,通过安装液压装置30,并在第一总管10内设置第一活塞20,换热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口11进入第一总管10,再流入通过第一接口14进入换热管40;在调节时,受第一活塞20的阻隔,第一总管10流入的换热冷媒无法流入第一活塞20上方的第一液压腔13,换热冷媒经与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第一接口14进入对应的换热管40,再与空气换热,而换热冷媒无法进入第一液压腔13,因此也无法进入与第一液压腔13连通的第一接口14,从而使换热冷媒只能进入部分换热管40与空气换热,达到调节的目的。而液压装置30通过向第一液压腔13内泵入非换热冷媒,非换热冷媒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一致,既可以防止与第一液压腔13连通的换热管40与空气换热,同时,由于冷媒种类相同,无用担心冷媒掺入杂质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活塞厚度需大于第一接口14的内径。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多组并联的换热管40,每组换热管40的第一端通过一个对应的第一接口14与第一总管10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40与第一接口14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改变与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第一接口14的数量,使部分换热管40可以不工作,从而起到调节制冷效果的作用。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二总管50和第二活塞60,第二总管50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二冷媒口51,第二总管50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40连接的第二接口54;第二活塞6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总管50内,并将第二总管50内部分隔为与第二冷媒口51连通的第二工作腔52,以及与第二冷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总管(10),所述第一总管(10)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一冷媒口(11),所述第一总管(10)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40)连接的第一接口(14);/n第一活塞(20),所述第一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总管(10)内,并将所述第一总管(10)内部分隔为与所述第一冷媒口(11)连通的第一工作腔(12),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媒口(11)隔离的第一液压腔(13);/n液压装置(30),所述液压装置(30)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13),所述液压装置(30)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液压腔(13)内的冷媒压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20)移动;/n所述第一活塞(20)通过移动,改变与所述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14)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总管(10),所述第一总管(10)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一冷媒口(11),所述第一总管(10)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换热管(40)连接的第一接口(14);
第一活塞(20),所述第一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总管(10)内,并将所述第一总管(10)内部分隔为与所述第一冷媒口(11)连通的第一工作腔(12),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媒口(11)隔离的第一液压腔(13);
液压装置(30),所述液压装置(30)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13),所述液压装置(30)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液压腔(13)内的冷媒压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20)移动;
所述第一活塞(20)通过移动,改变与所述第一工作腔(12)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14)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作腔(12)内流通用于换热的冷媒,所述第一液压腔(13)内流通非换热的冷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并联的换热管(40),每组所述换热管(40)的第一端通过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14)与所述第一总管(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第二总管(50),所述第二总管(50)具有用于连通至冷媒循环管路的第二冷媒口(51),所述第二总管(50)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换热管(40)连接的第二接口(54);
第二活塞(60),所述第二活塞(6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总管(50)内,并将所述第二总管(50)内部分隔为与所述第二冷媒口(51)连通的第二工作腔(52),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媒口(51)隔离的第二液压腔(53);
所述液压装置(30)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镜明何伟光梅进忠林增权郭改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