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品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处理反应装置,无需配备其余专业器具和专业操作人员,用预装的试剂即可完成对样本的预处理、移液定量加样,且操作过程简便,为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场景或现场即时快速检测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样品预处理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传染病及疫情形势逐年加重。对于传染病及疫情的检测,分子检测是金标准,其灵敏性与准确度高于免疫检测方法。然而,目前的核酸检测均需要依托于中心实验室和专业的仪器、人员配套,导致检测周期长,甚至因此耽误治疗或导致传染扩散。如疑似流感的病人,从到达采样点、送样至中心实验室、检测再到获得结果,至少需要1-2天时间,这段时间内疾病可能迅速进展或传染扩散;而今年严重流行的非洲猪瘟疫情,从基层养殖场、屠宰企业送样到得到结果,需要5-7天时间,往往还没有等到检测结果,猪已病发死亡,并且可能在这期间未做好隔离而大规模传播,造成更广泛影响。基于核酸分子诊断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将极大地提高现场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这对于流行病控制、预防、治疗有重大意义。然而基于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目前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仍存在需配备专业性辅助设备,提取过程复杂,易发生交叉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基于核酸分子诊断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对样品预处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造价低、精确定量的预处理反应装置。该预处理反应装置预装有试剂,在完成样本预处理后,还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精确定量、微量移液,直接将处理过的样本液定量加入到后续的检测设备中,从而完成后续检测。该装置可充分混合装置中预装试剂,且保证了精确定量的预处理产物进入下游反应,保证了检测试验的准确性。装置无需配备其余专业器具和专业操作人员,用预装的试剂即可完成对样本的预处理、移液加样,且操作过程简便,为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场景或现场即时快速检测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优选的,密封活动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插嵌连接、橡胶密封圈承插式连接等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反应装置还包括出样机构,所述出样机构包括柱形出样筒、出样口;所述出样筒上部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管下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反应管插嵌密封连接,其下部设有出样口;所述第二反应管下部设有孔,施加外力使得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出样口相对距离缩短挤出所述第二反应管管内容物。优选的,所述出样机构还包括定量塞,所述定量塞位于所述出样筒内侧以及所述孔的正下方,与所述出样筒非密封固定连接连接并与所述出样口形成出样通道,其上部还包括向所述定量塞塞体外侧延伸的密封件,其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孔的孔径,其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孔的孔径;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反应管内部,使处于初始位置的所述第二反应管形成密封容腔。优选的,所述定量塞与所述出样筒螺纹连接,其塞体外侧设有与所述出样口相通的沟道;所述密封件为帽状,与所述定量塞塞体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密封件还包括橡胶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管上部与所述尖端部件齿合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管上部为旋拧管,下部为保护管;所述旋拧管其上部与所述第一反应管上部插嵌活动连接,其中部设有外螺纹,其下部设有内螺纹,其下管口设有所述薄壁;所述尖端部件其中部设有与所述旋拧管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保护管为柱形,其上部设有与所述旋拧管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其上端管壁外部固定连接有一次性断裂限位圈。优选的,出样筒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翻边。优选的,所述限位翻边与所述一次性断裂限位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翻边与所述一次性断裂限位圈卡扣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样机构还包括出样口保护套。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管和所述第二反应管预装有反应试剂。优选的,所述尖端部件为下端设有切削刃或尖刺的管。优选的,所述一次性断裂限位圈与所述保护管上端管壁外部多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薄壁由PP、PE、PVC中的任意一种材质组成。优选的,所述薄壁为薄膜。优选的,所述反应管上部螺纹连接有管盖。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管上部设有条状防滑沟槽。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采用密封活动连接方式,预装有反应试剂,并通过在两个反应管内设置尖端部件和用于隔开第一反应管和第二反应管的薄壁,当施加外力时尖端部件刺破薄壁,使待测样品液体从第一反应管进入第二反应管,完成样品预处理的前后两个反应,操作简单,且保证了第一反应管中试剂和第二反应管中试剂比例,使得预处理反应能顺利完成。可以通过预置不同试剂,满足不同样本前处理需求。预处理环境封闭,避免了交叉污染,同时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临床检验、法医检验、血液制品检验等领域。2、基于气压原理设计反应管与出样机构的结构,可轻松精确定量挤出预处理后的样品,操作简单,适用于对样品量有精度要求的检测方法。3、通过改变定量塞上部的体积,从而很方便的改变挤出的样品量。4、通过在尖端部件、旋拧管、保护管设置相对应的螺纹以及一次性断裂限位圈,使得在完成刺穿薄壁并混合第一第二反应管试剂前,无法先将第二反应管向下运动挤出内容物,避免样品预处理失败,装置报废,该防误操作设置大大降低操作出错性,更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5、保护管上端管壁外部与一次性断裂限位圈采用多点固定连接方式连接,一次性断裂限位圈与限位翻边采用卡扣式固定连接方式,轻轻拧动装置即可断开保护管与一次性断裂限位圈的连接,保证了先拧后压的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难度。6、在第一反应管上部设有条状防滑沟槽,增加摩擦力,便于拧动。7、在定量塞上增加橡胶密封圈,进一步提高反应管与出样筒之间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分解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分解结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RPA反应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qPCR反应图;图中:管盖10,第一反应管上部11,尖端部件13,第一齿柱14,第二齿柱15,切削刃16,第一密封容腔17旋拧管20,保护管21,薄壁22,一次性断裂限位圈23,第二密封容腔24出样筒31,出样口32,定量塞33,限位翻边34,保护套35,密封件36,沟道3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实施例1。本技术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和出样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样机构,所述出样机构包括柱形出样筒、出样口;所述出样筒上部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管下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反应管插嵌密封连接,其下部设有出样口;所述第二反应管下部设有孔,施加外力使得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出样口相对距离缩短,挤出所述第二反应管管内容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样机构还包括定量塞,所述定量塞位于所述出样筒内侧以及所述孔的正下方,与所述出样筒非密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样口形成出样通道,其上部还包括向所述定量塞塞体外侧延伸的密封件,其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孔的孔径,其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孔的孔径;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反应管内部,使处于初始位置的所述第二反应管形成密封容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翀,刘华勇,黄嘉恩,谢婵芳,罗宝花,叶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普世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