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43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品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处理反应装置,无需配备其余专业器具和专业操作人员,用预装的试剂即可完成对样本的预处理、移液定量加样,且操作过程简便,为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场景或现场即时快速检测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样品预处理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传染病及疫情形势逐年加重。对于传染病及疫情的检测,分子检测是金标准,其灵敏性与准确度高于免疫检测方法。然而,目前的核酸检测均需要依托于中心实验室和专业的仪器、人员配套,导致检测周期长,甚至因此耽误治疗或导致传染扩散。如疑似流感的病人,从到达采样点、送样至中心实验室、检测再到获得结果,至少需要1-2天时间,这段时间内疾病可能迅速进展或传染扩散;而今年严重流行的非洲猪瘟疫情,从基层养殖场、屠宰企业送样到得到结果,需要5-7天时间,往往还没有等到检测结果,猪已病发死亡,并且可能在这期间未做好隔离而大规模传播,造成更广泛影响。基于核酸分子诊断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将极大地提高现场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这对于流行病控制、预防、治疗有重大意义。然而基于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目前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仍存在需配备专业性辅助设备,提取过程复杂,易发生交叉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基于核酸分子诊断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对样品预处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其上部为第一反应管、其下部为第二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反应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管内设有薄壁,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一密封容腔,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薄壁形成第二密封容腔;所述第一反应管下部为向所述薄壁方向延伸的尖端部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尖端部件与所述薄壁相对距离缩短并刺破所述薄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样机构,所述出样机构包括柱形出样筒、出样口;所述出样筒上部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管下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反应管插嵌密封连接,其下部设有出样口;所述第二反应管下部设有孔,施加外力使得所述第二反应管与所述出样口相对距离缩短,挤出所述第二反应管管内容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样机构还包括定量塞,所述定量塞位于所述出样筒内侧以及所述孔的正下方,与所述出样筒非密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样口形成出样通道,其上部还包括向所述定量塞塞体外侧延伸的密封件,其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孔的孔径,其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孔的孔径;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反应管内部,使处于初始位置的所述第二反应管形成密封容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翀刘华勇黄嘉恩谢婵芳罗宝花叶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普世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