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1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水锅炉的构造分为排气罩(20)、具有火管(38)和热交换螺旋管(60)的热交换单元(30)、以及燃烧室(50),从而使锅炉容易被包装和运输。此外,上水室和下水室相分离地分别设置在热交换单元(30)和燃烧室(50)中,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被构造为使得用水压力被施加到能够承受水压的上水室,但不施加到不耐水压的下水室,从而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锅炉下部被水压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热水锅炉,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 锅炉,其中,绕燃烧室侧壁设置的且不抗用水高压的水室不受用水压力的影响, 从而防止锅炉主体下部被用水高压损坏,并且其中排气罩、热交换单元和燃烧 室是分开制造的,以使其可以彼此分离,从而其易于包装和运输,并且其易于 现场组装在一起。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通过在水和热火炉之间交换热量而产生热水的装置。 一般来 说,按照预期目的,这种锅炉分为供暖锅炉、热水锅炉和供暖及热水组合锅炉。热水锅炉主要用于使用大量热水的场合,例如,公共浴室、桑拿室、工厂 等。图l为示出了传统的热水锅炉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热水锅炉中,主体l形成为单一体,水室2限定在主体1中,火管6插入在该水室中。此外,燃 烧室5设置在主体1中的下部位置,排气罩9设置在主体1的上端。与设置在主体1中以在其中容纳水的水室2相连通的入口3和出口4形成在 主体1中,以便使自来水(running water)通过入口3流入并在经过热交换处理 后通过出口4流出。火管6穿过水室2垂直设置,使得火炉10的燃烧气体在经过 火管6时向围绕火管6的水室2中的水传递热量。在具有上述构造的传统热水锅炉中,其中具有火管的水室2延伸到主体1 的下端并围绕设置在主体1下部位置的燃烧室5。水室与燃烧室5的接合处的表 面7具有波纹形。此外,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下支撑板8连接到水室的下端。火炉10安装在穿过主体2的下部的预定位置。火炉10的燃烧气体经燃烧室5 流到火管6,然后在聚集到设置在主体上端的排气罩9后,通过排气管排到外界。至于制造过程,具有上述构造的传统热水锅炉与供暖锅炉具有以下不同。供暖锅炉使用被燃烧气体加热的水作为供暖水。术语供暖水指在管道中循 环以给房间供暖的被加热了的水。另一方面,热水锅炉使用被燃烧气体加热的水作为热水。术语热水指通过例如水龙头流出的以用于沐浴或类似用途的被加 热了的水。因此,供暖锅炉的供暖水不必是干净的,但是必须保持热水锅炉的热水的 清洁度,以使其能用于沐浴或类似用途中。为此,传统供暖锅炉的主体可以由 便宜且具有良好强度的铁材料制成。然而,在热水锅炉的情况中,因为如果其 主体由铁材料制成很有可能发生锈蚀,所以传统的热水锅炉的主体必须由如铜 或不锈钢的金属制成,或者必须利用镀锌铁材料制造。此外,在连接到自来水管道的热水螺旋管设置在供暖锅炉中以有可能利用 热水的情况中,热水螺旋管由铜制成,与供暖锅炉的主体材料不同。同时,传统热水锅炉的主体形成为单一结构。其中容纳有用于热水供应的 水的水室延伸到燃烧室侧壁的下端。构造水室,使其能承受用水压力、置于房 顶的水箱压力或供水泵压力,以及产生热水时其自身的水膨胀压力。然而,被 来自于火炉的热量直接作用的,围绕主体下部燃烧室的水室部分以及围绕火炉 座孔的水室部分,直接受到火炉火焰和要供应的自来水压力的影响。因此,这 些部分结构脆弱,因而不能承受加热水的膨胀压力和外部供水的压力,从而容 易被自来水的过高压力和其内外之间的压力差破坏。为了防止这些问题,使用了调节器或安全销。然而,调节器对大量热水在 短时间内流出的大量供水有不利影响。安全销在热水锅炉未使用时通过排放热 水控制锅炉的压力而浪费能源。此外,需要大量材料确保锅炉主体的侧壁有足够的厚度,并且围绕燃烧室 的侧壁的水室表面为波纹形以形成耐压结构。因此,现有热水锅炉的缺点在于 其可使用性的降低和制造成本的增加。另外,与家用供暖锅炉不同,几乎所有的大容量热水锅炉都安装在建筑物的地下室中,该大容量热水锅炉具有50,000千卡至500,000千卡的容量,用于需要大量热水的公共浴室、桑拿室和工厂。因此,在具有单一结构的现有热水锅 炉的情况中,很难将其运送至地下室,因此可能需要雇用专业运输安装公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 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其中构成主体的排气罩、热交换单元和燃烧室分开制造以使其彼此分离,从而其包装和携带过程容易,并且从而其易于现场组装 在一起,并且其中限定在燃烧室中的水室不会被水压破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该锅炉包 括热交换单元,具有限定在圆柱形外壳中且其中容纳有热水的热水室、多个 穿过热水室形成的火管、以及穿过外壳形成的使热水室和外界连通的入口和出 口;燃烧室,连接到热交换单元的下端且具有限定在圆柱形外壳中的热交换水 室,具有穿过炉座孔而安装到燃烧室的火炉,该炉座孔在预定位置穿过燃烧室 的侧壁而形成;排气罩,连接到热交换单元的上端且具有排气管,来自火管的 燃烧气体通过该排气管排到外界;以及,热交换螺旋管,安装在热交换单元的热水室中,该热交换螺旋管具有通过循环管道分别连接到燃烧室的热交换水室 的出口和入口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籍此当热交换水在热交换螺旋管中循环时, 热量在热交换水和热水室中的热水之间传递。优选地,排气罩、热交换单元和燃烧室可以被分开制造以被运输,并利用支架组装在一起。该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还可以包括循环泵,设置在 使燃烧室的热交换水室与热交换螺旋管相连接的循环管道上,籍此强制循环热 交换水;以及,膨胀水箱,通过自来水管道连接到热交换水室。优选地,可以在热交换单元的热水室中安装多个热交换螺旋管,该多个热 交换螺旋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通过多个循环管道连接到形成在热交换水 室中的出口和入口,多个循环泵分别设置在该多个循环管道上,使得热交换水 在形成多个水流的同时从热交换水室向热水室传递热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水锅炉中,构成主体的排气罩、热交换单元和燃烧室被 分开制造以使其彼此分离。具体来说,由于分开提供具有相对较大尺寸的热交 换单元和燃烧室,它们的包装和携带过程变得容易,从而使得它们容易被运送 至热水锅炉主要被安装的地下室。此外,热水锅炉的元件可以容易地在现场组 装到一起。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易于运输和安装的优点。另外,当需要修理时, 可能仅从主体上分离相关的元件以进行修理或者将其用新元件代替。因此,简 化了售后服务。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燃烧室不接触热水,可以由铁材料制造燃烧室, 铁材料便宜且具有良好的强度,但由于可能发生锈蚀被限制地应用。铁材料具 有良好的耐压特性和良好的可使用性,例如,良好的焊接工艺。因此,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并简化了结构。此外,本专利技术被构造为使得燃烧室的水室 不取决于用水压力。因此,与锅炉下部结构脆弱的现有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具有 使得锅炉主体下部不会受到用水压力影响的结构,从而防止主体下部被损坏。 此外,由于燃烧室不需要耐高压以及燃烧室被损坏的可能性降低,简化了锅炉 的加工制造过程。并且,本专利技术具有即使在无安全销或调节器的情况下也能保 证锅炉主体可靠性的优点。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热水同时被在火管中流动的燃烧气体和在邻近火焰的 位置被迅速加热的热交换水所加热。因此,热水既可以被迅速加热又可以保持 清洁状态,从而使得锅炉的热交换效率和性能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l是示出了传统热水锅炉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的主体 的分解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组装后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立双重热交换式热水锅炉,包括:热交换单元(30),具有限定在圆柱形外壳(32)中且其中容纳有热水的热水室(35)、多个穿过该热水室(35)形成的火管(38)、以及穿过该外壳(32)形成的使该热水室(35)和外界相连通的入口(42)和出口(44);燃烧室(50),连接到该热交换单元(30)的下端,且具有限定在圆柱形外壳(52)中的热交换水室(55),具有穿过炉座孔(11)而安装到燃烧室(50)的火炉(10),该炉座孔(11)在预定位置穿过该燃烧室(50)的侧壁而形成;排气罩(20),连接到该热交换单元(30)的上端且具有排气管(22),来自该火管(38)的燃烧气体通过该排气管排到外界;以及热交换螺旋管(60),安装在该热交换单元(30)的热水室(35)中,并具有通过循环管道(65)分别连接到该燃烧室(50)的热交换水室(55)的出口(58)和入口(57)的入口端(62)和出口端(64),籍此当热交换水在该热交换螺旋管(60)中循环时,热量在热交换水和该热水室(35)中的热水之间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桓
申请(专利权)人:瑰都啦味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