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金隔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00 阅读:5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镍金隔电加热器,该加热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加热丝流道,该加热丝流道内容置有加热丝,另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加热丝流道的进出水口;所述加热丝流道的上游及下游与进、出水口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具有一定长度的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这种加热器采用流道式加热方式,水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加热,因此不会结水垢,也提高了抗腐蚀能力;而加长了的进、出水流道,可利用水电阻保证加热丝的漏电电流在水流出加热器后不会对人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尤指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镍金隔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电热水器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其基本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是将加热器r安装在水箱内,对水箱r内的水进行加热,这种结构虽然有效,但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结水垢的问题,由于加热器长时间加热使用,水中的钙镁离 子会在加热器表面集结形成水垢,影响加热效率,严重时会破裂导致漏电造成电击伤人的事故;二是腐蚀问题,目前虽然加热器的表面材料普遍使用了不锈钢和 英格莱800,含镍量为16%,比黄铜和一般钢材的抗腐蚀能力较强, 但经过几年使用后仍会被腐蚀穿孔;三是加热器漏电问题,由于加热器表面结垢或腐蚀,以及本身的 加工工艺问题,加热器漏电目前无法避免,虽然海尔集团在其专利第 ZL01135300.7号中提出了一种防触电式电热水器,但其设计结构是从 热水器的结构方面考虑的,并未涉及到加热器,也就是说一但漏电, 整个热水器内部的水还是有电,但是,如果直接基于加热器防漏电设 计,则可避免热水器内部的水有电,从而更确保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金隔电加热器,其可保证加热 器不结水垢,提高其抗腐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保证加热器不会 漏电,因此流入到热水器内胆内的水就不会带电,从而更确保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镍金隔电加热 器,它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加热丝流道,该加热丝流道内容 置有加热丝,另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加热丝流道的进出水口;所述加 热丝流道的上游及下游与进、出水口之间分别设置有进水流道及出水 流道》所述加热丝流道或进、出水流道由若干流道相互串通构成。 所述本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间主体内为流道结构,上下部分 即上下端盖为将中间流道联通的架构,且三部分之间紧固和密封,而所述进、出水口分别设置于上下端盖上。所述加热丝流道及进、出水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加热丝流道内设置可防止加热丝偏移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为 一体成型于加热丝流道周围的凸起,或为设置于加热丝周围的凸块。所述加热器本体上安装有一用以控制水温的温控装置。 所述加热丝为棵露式,其加热丝直接连接到一金属接线柱上,该金属接线柱通过密封材料和紧固装置紧固到本体上。所述加热丝为凯装式加热管,其凯装式加热管的外壁连接一个固定装置,通过该固定装置,并以密封材料及紧固装置同本体密封和紧固,而该凯装式加热管内部加热丝所连接的金属接线柱再同外部电源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作一比较,当可知其具有下述优点1、 可保证热水器不漏电,由于本专利技术在加热丝流道的上下游分 别设置了具有一定长度的进、出水流道,这样即使加热丝漏电,也可 利用水电阻保证加热丝的漏电电流在水流出加热器后不带电,也就是 说,其可保证加热器不会漏电,因此流入到热水器内胆内的水就不会 带电,从而更确保安全,绝不会对人产生伤害。2、 不会结水垢,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丝或加热管祐:设置于一流道 内,水在流动过程中进行加热,因此水中的4丐镁离子不易在加热丝表 面集结,从而不会形成水垢,由于不会形成水垢,也就不会影响加热 效率,更可防止漏电。3、 抗腐蚀能力强,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丝不会集结水垢,因此不 易腐蚀加热丝,同时,本专利技术使用镍金加热材料制造加热丝,其含镍 量为80%,是目前不锈钢含镍量的5倍,从而大大提高该加热器的抗 腐蚀能力。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热器去掉上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一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二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三示意图6A是图6的俯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四示意图7A是图7的俯3见图8是本专利技术棵露式加热丝与加热器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凯装式加热管与加热器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IO是本专利技术温控装置处的流道及水流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 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是电热水器用加热器,该加热 器包括以耐热水温度和压力的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1,该本体l内设 置有圓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的加热丝流道11,该加热丝流道 11可由若干流道相互串通构成以增加加热丝流道11的长度,而为使 该若干流道相互串通,所述本体1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间主体 12内为流道结构,上下部分即上、下端盖13、 14为将中间流道联通 的架构,且上、下端盖13、 14上分别设置进水口 15及出水口 16, 三部分之间使用螺钉和密封圏或其它类似结构紧固和密封。在所述加热丝流道11内容置有加热丝2,为防止该加热丝2偏 移,本专利技术在加热丝流道11内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可如图 4、 5所示,为一体成型于加热丝流道11周围的凸起111,也可以如 图6、 6A及图7、 7A所示,为设置于加热丝2周围的凸块21。另外,在所述加热丝流道11的上游及下游与进、出水口 15、 16 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进水流道17及出水流道18,该进水流道17及出 水流道18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圓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且其 同样也可由若干流道串通而成以增加长度。由于该进、出水流道17、 18被加长,这样即可利用水电阻来屏蔽加热丝的漏电电流,使从加 热器流出的水不带电,从而保证安全。而上述进、出水流道17、 18 的截面积和总长度之间的关系应符合下列关系式S/L<PI/U 其中S为流道的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L为从进水口/出水口到加热丝流道的总长度,单位厘米;P为使用该加热器标明的水的电阻率,但最大不应超过 1300欧姆厘米,单位是欧姆厘米。I为和加热丝功率相关的泄漏电流,数值是0.75mA/Kw, 但最大不允许超过5mA,单位安培。U为该加热器使用的额定电压,单位伏特。 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水从加热器的进水口 15进入加热器,依序流 经进水流道17、加热丝流道11及出水流道18,最后从出水口 16流 出加热器,并流入热水器的内胆内。该加热器采用流道式加热方式, 水在流动过程中进行加热,因此水中的4丐镁离子不易在加热丝2表面集结,从而不会形成水垢。此外,该加热器在同加热丝2相连的流道ii前后分别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进、出水流道n、 18,这样即使加热丝2漏电,也可利用水电阻保证加热丝2的漏电电流在水流出加热 器后不带电,也就是说,其可保证加热器不会漏电,因此流入到热水 器内胆内的水就不会带电,从而更确保安全,绝不会对人产生伤害。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热丝2,其材料使用镍金加热材 料,含镍量为80%,是目前不锈钢含镍量的5倍,从而大大提高该加 热器的抗腐蚀能力。再者,本专利技术加热丝2与加热器本体1的连接,根据加热丝的不 同可采用不同结构。如图8所示,对于棵露式加热丝来说,其加热丝 2直接连接到一金属接线柱3上,该金属接线柱3通过密封材料4和 紧固装置5 (如螺母)紧固到加热器本体l上,这样即可以金属接线 柱3实现和外部电源的连接。再如图9所示,对于凯装式加热管2A 来说,其凯装式加热管2A的外壁连接一个固定装置6,通过该固定 装置6,并以密封材料4及紧固装置5实现同加热器本体1的密封和 紧固,而该凯装式加热管2A内部加热丝所连接的金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金隔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加热丝流道,该加热丝流道内容置有加热丝,另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加热丝流道的进出水口;所述加热丝流道的上游及下游与进、出水口之间分别设置有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松侯全舵张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坤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