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维孔专利>正文

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36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中空管和电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腔和预热管;加热腔密闭的包在中空管的外壁上;所述的电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内,电极穿过加热腔连接在电源上;预热管包在所述的加热腔的外壁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设置在靠近中空管的出液端的一端;出液口设置在靠近进液端一端,出液口连通进液端;该液体加热装置利用预热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量进行新进入的液体的预热,在需要时增加外层预热管,使扩散的热量被吸收,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的作用,提高了转换效率。另外,在压力允许的范围内,设置搅动装置,使液体充分的接触到中空管的内壁,提高热转换利率和转换速度,达到提高转换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特别涉及液体^氐损井毛电加热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环保的要求,应用电能对液体进 行加热的领域越来越多,比如电热水器、低温下柴油的加热和其他工业 液体加热用途等等,它们都要求在加热的同时,保证加热装置绝缘,加 热的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目前的电加热设备,主要是考虑了电的热转换效率,而没有注意 对于转换得到的热量的流失,或充分利用,以致降低了整体的热能利用 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装置,该液 体加热装置能完成高效的能量转换,充分利用得到的热能,提高整体的 利用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体加热装 置,包括中空管和电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腔和预热管;加热腔密闭的包 在中空管的外壁上;电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内,电极穿过加热腔连接 在电源上;预热管包在加热腔的外壁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 设置在靠近中空管的出液端的一端;出液口设置在靠近进液端一端,出液口连通进液端;中空管、加热腔为耐高压、绝缘材料;中空管、加热腔为耐高压、绝缘材料、耐热胀冷缩材料制成; 中空管、加热腔预热管为水晶、石英和陶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中空管的外壁与加热腔的内壁为一体;预热管的内壁与加热腔的外壁为一体;加热腔为真空腔;加热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液体加热装置设置外层预热管;外层预热管包在预热管的外壁上, 设置进液口 I和出液口 I;进液口 I设置在靠近预热管的出液口的一端; 出液口 I设置在靠近进液口一端,出液口I连通进液口;另外,在需要的 情况下,在外层预热管再增加预热管,可以加一层以上;液体加热装置设置温控装置;所述的温控装置连接在电加热装置与电 源之间,控制电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液体加热装置设置搅动装置;搅动装置设置在中空管内,数量大于等于1个, 一端固定在中空管的内壁上,另一端伸向中空管的中央。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装置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装置是利用预热 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量进行新进入的液体的预热,在需要时增加外层预热 管,使扩散的热量被吸收,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的作用,提高了转换 效率。另外,在压力允许的范围内,设置搅动装置,使液体充分的接触到中 空管的内壁,提高热转换利率和转换速度,达到提高转换率的作用;另夕卜, 在加热腔内抽真空和充惰性气体,可以防止老化,保证加热装的使用寿 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纵剖示意图2:本专利技术增加搅动装置后结构纵剖示意图3:本专利技术增加预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柴油汽车的油泵前应用的液体加热装置 如图1所示由于柴油在低温情况下易凝结,在北方的高寒地区 汽车其应用的柴油需要高的标号或进行预热。本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包括中空管1和电加热装置2,还包括加热腔3和预热管4;中空 管1、预热管4和加热腔3为耐高压、绝缘、耐热胀冷缩的水晶材料制 成,中空管1的外壁与加热腔3的内壁为一体,预热管4的内壁与加热 腔3的外壁为一体;整体长5厘米,壁厚0. 3厘米,中空管内径0. 5 厘米;加热腔3的径差为0. 3厘米,长4. 8厘米;预热管的径差为0. 25 厘米,长4. 5厘米;电加热装置2为碳纤维加热材料制成,设置在加热 腔3内,接汽车电源,温控装置13控制汽车电源的输出电压;加热腔 3密闭地包在中空管1的外壁上,抽真空,充氩气到常压;预热管4包 在加热腔3的外壁上,设置进液口 7和出液口 8;进液口 7设置在靠近 中空管1的出液端5的一端;出液口 8设置在靠近所述的进液端6—端, 出液口 8连通进液端6。本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利用预热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量进行新 进入的柴油的预热,使扩散的热量被吸收,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 的作用,提高了转换效率;利用温控装置1 3可控制油温在3 - 5 0度之间,热效率98%以上;又在加热腔3内充氩气,使用寿命可以达到7000小时。实施例2在柴油汽车的油泵前应用的液体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总体与实施例l相同,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在于中空管l为耐高压、绝缘、耐热胀冷缩的石英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利用预热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量进行新进入的柴油的预热,使扩散的热量被吸收,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的作用,提高了转换效率;利用温控装置13可控制油温在3-50度之间,热效率98%以上;使用寿命可以达到7000小时。实施例3在家用热水器上应用的液体加热装置 如图1、 2所示总体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中空管l、预热管4和加热腔3为耐高压、绝缘、耐热胀冷缩的陶瓷材 料制成,整体长30厘米,壁厚O. 3厘米,中空管内径l厘米;加热腔 3的径差为0. 5厘米,长29厘米;预热管的径差为0. 5厘米,长28厘 米;电加热装置2为电阻丝制成,设置在加热腔3内,接市电;设置搅 动装置12;设置在中空管1内,呈扇叶状,数量大3个, 一端固定在 中空管l中段的内壁上,靠近进液端6,另一端伸向中空管1的中央, 长O. 6厘米,最大宽度O. 2厘米,之间距离5厘米。本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利用预热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量进行新 进入的水的预热,使扩散的热量被吸收,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的 作用,提高了转换效率;通过设置搅动装置12提高水的吸热速度,利用温控装置13可控制水温在5-80度之间,热效率98°/。以上。另外,若 本实施例用于煤油的加热,可控制煤油温在5-8 0度之间,热效率98% 以上,使用寿命可以达到6000小时。实施例4:在大型工业设备上的液体加热装置如图1、 2、 3所示总体与实施例l相同,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 在于中空管l、预热管4和加热腔3为耐高压、绝缘、耐热胀冷缩的 陶瓷材料制成,整体长l米,壁厚3厘米,中空管内径O. 4米;加热腔 3的径差为5厘米,长0. 98米;预热管的径差为0. 25米,长0. 975米; 电加热装置2为碳纤维组成的电热膜制成,设置在加热腔3内,接380 伏动力电,或3600伏以下高压电;设置搅动装置12;数量大5个,长 0. 25米,最大宽度0. 2米,之间距离0. 1米;设置外层预热管9;外层 预热管9包在预热管4的外壁上,长0. 95米,径差0. 2米,设置进液 口 IIO和出液口 Ill;进液口 IIO设置在靠近预热管4的出液口 8的一端; 出液口 111设置在靠近进液口 7—端,出液口 I 11连通进液口 7;利用 温控装置13可控制水温在50-90度之间。本实施例的液体加热装置利用预热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量进行新 进入的液体的预热,在需要时增加外层预热管,使扩散的热量被吸收, 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的作用,提高了转换效率。另外,在压力允 许的范围内,设置搅动装置,使液体充分的接触到中空管的内壁,提高 热转换利率和转换速度,达到提高转换率的作用;另外,设置了外层预 热进一步吸收热量,使热效率达到98%;使用寿命可以达到6000小时。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装置利用预热管将中空管扩散的热 量进行新进入的液体的预热,在需要时增加外层预热管,使扩散的热量 被吸收,这样,达到了充分利用能量的作用,提高了转换效率。另夕卜, 在压力允许的范围内,设置搅动装置,使液体充分的接触到中空管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中空管(1)和电加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腔(3)和预热管(4);所述的加热腔(3)密闭地包在中空管(1)的外壁上;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的加热腔(3)内,电极穿过加热腔(3)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预热管(4)包在所述的加热腔(3)的外壁上,设置进液口(7)和出液口(8);所述的进液口(7)设置在靠近所述的中空管(1)的出液端(5)的一端;所述的出液口(8)设置在靠近所述的进液端(6)一端,所述的出液口(8)连通所述的进液端(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孔
申请(专利权)人:刘维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