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包括底座,转轴和支架组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架组件的第一轴槽;转轴包括转轴柱,转轴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至第四转轴;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和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一轴槽内并与支架组件连接;第三和第四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并与支架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架组件通过四个转轴第一轴槽以及第二轴槽连接,增加了调节的角度,同时支架组件转动到与底座及外壳底部同一平面并隐藏在底座与外壳底部之间进行收纳,便于收藏与携带。
A folding structure of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
本技术涉及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座的微型投影仪的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和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中国投影机产品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等大中型城市。教育、商务、政府、家庭娱乐是支撑中国投影机行业的四大主要消费群体。纵观中国投影机市场,无论是从产品的数量、质量还是品种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产品的普及应用使投影机在用户的心理定位从较为专业的显示设备向大众产品转变,行业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投影机市场销售量为110万台,相比2009年增长37.5%。从这十年中国投影机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投影机市场规模增长18倍,其年均增长率为39.14%,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虽然现有的投影仪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是仍然存在有不足,例如,现有的投影仪体积较大,一般是在专业的会议室配备有投影仪,这种投影仪不便于移动及携带。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微型投影仪应运而生。为了实现更好的投影效果,微型投影仪的底座支架设置为可以折叠及调节的,但是目前的微型投影仪的底座支架的调节的角度有限,并且在使用结束后不能将支架完全收纳和隐藏。因此有待设计一种可以折叠,调节角度大,并且可收纳隐藏的支座折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一种可以折叠,调节角度大,并且可收纳隐藏的支座折叠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包括底座,转轴和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架组件的第一轴槽;所述转轴包括转轴柱,转轴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转轴数目为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转轴;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轴槽和第二轴槽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与第二支架的两端连接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和第四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二轴槽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四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另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底座的其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架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四边形或圆形底座,所述支架组件的形状与底座的形状一致且支架转动到与所述底座同一平面时,所述支架组件嵌于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为“U”形,二者通过转轴连接后形成“口”或者“O”字型支架组件。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两端连接端子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转轴两端的连接端子通过螺丝分别与轴槽以及支架安装孔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槽上覆盖有转轴盖,所述转轴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轴槽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槽上固定连接有电子器件的外壳,所述电子器件为微型投影仪。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槽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边缘处。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支架组件通过四个转轴第一轴槽以及第二轴槽连接,第一轴槽设置在底座上,第一轴槽处,支架组件可实现90度转动;第二轴槽设置在外壳上,外壳在第二轴槽处可实现180度旋转;大大地增加了调节的角度,同时支架组件转动到与底座及外壳底部同一平面并隐藏在底座与外壳底部之间进行收纳,便于收藏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折叠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折叠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收纳隐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的爆照图。各部件名称对应标号:底座-1,第一轴槽-11,卡槽-12,转轴盖-13;转轴-2,转轴柱-21,连接端子-22,螺孔-23;支架组件-3,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安装孔-33;第二轴槽-4;外壳-5,螺丝6,外壳底座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为微型投影仪支座上的折叠结构,包括底座1,转轴2和支架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3通过转轴2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其中底座用于支撑整个微型投影仪,支架组件3与微型投影仪的外壳5连接,外壳5内安装有微型投影仪,支架组件可3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微型投影仪转动,调节微型投影仪的投影角度。本实施例的支座的折叠结构中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架组件3的第一轴槽11,本实施例的底座1为四边形或圆形底座,第一轴槽11设置在底座1的一个侧壁的内壁上,其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架的卡槽12。所述支架组件3的形状与底座的形状一致且支架组件3转动到与所述底座1同一平面时,所述支架组件3嵌于所述卡槽12内与底座1形成为一个整体,具有收纳及隐藏的效果,便于收藏和携带。具体地,所述转轴2包括转轴柱21,转轴柱2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子22,所述转轴数目为4,4个转轴分别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转轴2的转轴柱21采用圆柱形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转轴柱21的外部与第一及第二卡槽的所述转轴紧密接触,使得转轴柱21可以转动但不松动。两端连接端子22为扁平的矩形条块,连接端子22上开设有螺孔23,用于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支架组件3包括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为“U”形,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通过第一轴槽11和第二轴槽4配合连接在一起,二者通过配合连接后形成“口”或者“O”字型支架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采圆柱状的金属制成,金属材质使用寿命更长且转动效果更好。所述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与转轴的具体连接配合关系如下:所述第一与第二支架的两端连接端均设置有安装孔33。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1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11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1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33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11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32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33内。具体地,所述第一轴槽11的中部设置有两个螺孔,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转轴的连接端子螺孔对应,并通过螺丝6将第一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轴和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n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架组件的第一轴槽;/n所述转轴包括转轴柱,转轴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转轴数目为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转轴;/n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轴槽和第二轴槽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与第二支架的两端连接端均设置有安装孔;/n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n所述第三和第四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二轴槽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四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另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轴和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架组件的第一轴槽;
所述转轴包括转轴柱,转轴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转轴数目为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转轴;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轴槽和第二轴槽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与第二支架的两端连接端均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
所述第三和第四转轴并排卡设在所述第二轴槽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四转轴的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槽上,另外一个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另一个连接端的安装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座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底座的其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攻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讯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