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包括包括内筒、外框和滚动轴承,内筒由轴承内轴套和轴承内轴盖可拆卸螺接成一体,轴承内轴套和轴承内轴盖夹紧限位滚动轴承的内圈,外框由轴承座和轴承端盖通过螺栓可拆卸组成,轴承座和轴承端盖夹紧限位滚动轴承的外圈,内筒中部通过滚动轴承和外框内侧壁转动连接,内筒两端通过转环和所述外框内侧壁液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动轴承用于转轴的固定,承受转轴的剪切力和扭力,使得其寿命大大增加。滚动轴承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使用寿命;该增强结构与侧壁无需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刀片组的需求自适应调整安装高度,亦能自适应补偿间隙。
A kind of self-adaptiv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of extended crushing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在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需要粉碎型格栅对污水所含有的悬浮物或固体废物进行粉碎处理,其原理是利用刀片组互相剪切从而进行破碎。在一些大尺寸的粉碎型格栅中,需要刀片组的数量较多,因而刀片组中的转轴长度较长,继而导致转轴在剪切过程中容易弯曲变形。故需要在转轴中增加增强结构体。但常规的方法使用滑动轴承构成的增强结构体,在运转过程中,其整个增强结构体是浸泡在污当中,其缺乏有效结构密封,致其密封油膜被破坏,故其运转寿命非常短,容易磨损报废。其次该增强结构体需要与侧板固定连接,因刀片组是由许多刀片和垫片组成,在装配过程中造成的累计误差较大,导致安装精度和加工进度要求非常高。在刀片组使用运转后,其刀片组会产生磨损间隙,产生运转噪音。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增强结构体是浸泡在污当中,其缺乏有效结构密封,致其密封油膜被破坏,故其运转寿命非常短,容易磨损报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包括增强结构体,所述增强结构体包括内筒、外框和滚动轴承,所述内筒可贯穿所述外框,所述内筒由轴承内轴套和轴承内轴盖可拆卸螺接成一体,所述轴承内轴套和轴承内轴盖夹紧限位滚动轴承的内圈,所述外框由轴承座和轴承端盖通过螺栓可拆卸组成,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端盖夹紧限位滚动轴承的外圈,所述内筒中部通过滚动轴承和所述外框内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内筒两端通过转环和所述外框内侧壁液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转环包括同轴的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和静环侧壁之间液密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动环与轴承内轴套或轴承内轴盖外侧壁液密封固接,所述静环与轴承座或轴承端盖内侧壁液密封固接。优选的,所述轴承内轴套和轴承端盖自由端外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对动环和静环进行限位的限位环。优选的,所述内筒有两组平行贯穿所述外框。优选的,还包括有顶盖、右侧板、底板和左侧板依次两两相互垂直固接成矩形框,粉碎型格栅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相互平行连接在顶盖和底板之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贯穿增强结构体,所述增强结构体可沿主动轴和从动轴轴线方向移动。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滚动轴承用于转轴的固定,承受转轴的剪切力和扭力,由于滚动轴承特性,使得其寿命大大增加。在滚动轴承通过轴承内轴套、轴承内轴盖、轴承座、轴承端盖、静环和动环组成机械密封和外部隔离,确保了滚动轴承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使用寿命;该增强结构与侧壁无需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刀片组的需求自适应调整安装高度,从而降低降低刀片组的加工精度与安装精度。当刀片组磨损时,该增强结构亦能自适应补偿间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增强结构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的半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轴承座、轴承端盖夹紧限位滚动轴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轴承内轴套、轴承内轴盖与动环、静环、滚动轴承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框架内粉碎格栅和增强结构体配合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方向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轴承内轴套;2、轴承内轴盖;3、轴承座;4、动环;5、静环;6、滚动轴承;9、轴承端盖;12、从动轴;13、主动轴;14、增强结构体;15、顶盖;16、右侧板;17、底板;18、左侧板;19、转环;20、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包括增强结构体14,增强结构体14包括内筒、外框和滚动轴承6,内筒可贯穿外框,内筒由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内轴盖2可拆卸螺接成一体,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内轴盖2夹紧限位滚动轴承6的内圈,外框由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通过螺栓可拆卸组成,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夹紧限位滚动轴承6的外圈,内筒中部通过滚动轴承6和外框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内筒两端通过转环19和外框内侧壁液密封连接。进一步的,转环19包括同轴的动环4和静环5,动环4和静环5侧壁之间液密封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动环4与轴承内轴套1或轴承内轴盖2外侧壁液密封固接,静环5与轴承座3或轴承端盖9内侧壁液密封固接。进一步的,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端盖9自由端外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对动环4和静环5进行限位的限位环20。进一步的,内筒有两组平行贯穿外框。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顶盖15、右侧板16、底板17和左侧板18依次两两相互垂直固接成矩形框,粉碎型格栅中的主动轴13和从动轴12相互平行连接在顶盖15和底板17之间,所述主动轴13和从动轴12贯穿增强结构体14,所述增强结构体14可沿主动轴13和从动轴12轴线方向移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增强结构体14以轴承内轴套1为基础,在轴承内轴套1内依次安装动环4、静环5、轴承6、静环5、动环4,然后将上述部件装配于轴承座3内,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而后再使用轴承内轴盖2进行最后密封连接。滚动轴承6用于承受从动轴12和主动轴13的剪切力和扭力,由于滚动轴承特性,使得其寿命大大增加。在滚动轴承6两侧对称添加两个静环5和两个动环4组成机械密封,确保了滚动轴承6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使用寿命。轴承内轴套1、轴承内轴盖2组成内筒,轴承座3、轴承端盖9组成外框,内筒通过滚动轴承6在外框内部转动,动环4液密封固接在轴承内轴套1、轴承内轴盖2组成的内筒两端外壁,静环5液密封固接在轴承座3、轴承端盖9组成的外框内壁两端,动环4和静环5侧壁之间液密封连接,动环4和静环5之间同轴转动,静环5相对动环4更靠近滚动轴承6,主动轴13和从动轴12平行贯穿两组轴承内轴套1、轴承内轴盖2组成的内筒,主动轴13和从动轴12可带动轴承内轴套1、轴承内轴盖2组成的内筒旋转,轴承内轴套1、轴承内轴盖2组成内筒带动动环4相对静环5旋转,轴承座3、轴承端盖9组成外框相对主动轴13、从动轴12固定。轴承座3、轴承端盖9组成外框位于右侧板16和左侧板18之间,轴承座3、轴承端盖9组成的外框相对右侧板16和左侧板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包括增强结构体(14),所述增强结构体(14)包括内筒、外框和滚动轴承(6),所述内筒可贯穿所述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由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内轴盖(2)可拆卸螺接成一体,所述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内轴盖(2)夹紧限位滚动轴承(6)的内圈,所述外框由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通过螺栓可拆卸组成,所述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夹紧限位滚动轴承(6)的外圈,所述内筒中部通过滚动轴承(6)和所述外框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筒两端通过转环(19)和所述外框内侧壁液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包括增强结构体(14),所述增强结构体(14)包括内筒、外框和滚动轴承(6),所述内筒可贯穿所述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由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内轴盖(2)可拆卸螺接成一体,所述轴承内轴套(1)和轴承内轴盖(2)夹紧限位滚动轴承(6)的内圈,所述外框由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通过螺栓可拆卸组成,所述轴承座(3)和轴承端盖(9)夹紧限位滚动轴承(6)的外圈,所述内筒中部通过滚动轴承(6)和所述外框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筒两端通过转环(19)和所述外框内侧壁液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19)包括同轴的动环(4)和静环(5),所述动环(4)和静环(5)侧壁之间液密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加长粉碎格栅的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4)与轴承内轴套(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禹红,王桂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